• 8

為什麼台灣的消費者對付設計費這件事這麼排斥?


gn01162135 wrote:
畢竟我們的職業是設計...(恕刪)


gn 大大您這樣說就怪了。若是業主已經確定要由您施作的話,您大可訂出一個符合自己人力時間成本的管理、監工或是設計費,但在材料價格上灌水,常常都會讓業主覺得心有不甘啊。

現在材料費用已經非常透明了,甚至業主也不是不行拿到比設計師便宜的價格。
問設計師說,為什麼他的報價反而更貴,大部份的設計師可能也只能用一些保固啊、耗損等話來「唬弄」不懂的業主。

保固這種東西和施工比較有關 -- 可以直接加到管理費用中嗎?
耗損這就更tricky了,因為只要知道設計師估的損耗的坪數,常常也可以知道哪些數字太不合理…

我覺得若total cost一樣,我寧願選明細清楚合理的。大家都知道設計師也要吃飯活口,若是把工時/每個task相對應的unit cost列清楚,讓業主有一個評估和比較的依據,而且日後若有糾紛或需要追加也很好處理(比方說設計師說監工有100hr,但只出現50hr...、或是施作很麻煩所以監工150hr之類的),這樣大家才會有一個議價的憑據,而不是都是依設計師的感覺或是依業主的感覺,大家再大吵一架,業主覺得設計師太黑心而設計師感嘆自己的命賤之後決定灌水要更厲害點,導致一個惡性循環。

只要是出錢的人應該不喜歡那種資訊不公開好像被當凱子削的感覺。所以也希望設計師們可以將心比心啦…
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
十幾年前買個房子或蓋房子,最多只會找幾個木工師傅稍微將樑柱作修飾,再買組沙發、櫃子、床擺一擺,住起來就很舒服了,沒想過需要設計師,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設計師這種行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或許是股票大漲那時候吧,大家都變成有錢人,不管是聽朋友說或者來自媒體的放送:哪位知名的設計師一坪設計費要多少、很有品味、那個名人就是找他設計…..,感覺設計師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房子更顯高貴、品味而出現的職業,所以似乎除了買房子要花筆錢以外,也得同時準備另一筆設計費,不然房子彷彿不能住一樣,也不能出去跟朋友「比拼」,最怕朋友第一句話說:你找哪位設計師?花了多少設計費?然而設計師的價值到底在哪裡?是在房子整體的設計?還是設計的執行面?或者只是找張圖稍做修改,再找個工班施工就好?還是就是消費者為了買個名氣而需要有設計師掛名?我當初買了房子也曾經為了要不要找設計師而煩惱過,結果沒時間去找,先入住看看吧,找個木工師傅把冷氣管封一封,之後邊住邊買了一些鄉村風家俱擺一擺,倒也住得很舒適,對我來說,設計師存在的價值就不高。
看那麼多人下載盜版軟體 還不懂媽
ku兄,你說的沒錯,只要是出錢的人應該不喜歡那種資訊不公開好像被當凱子削的感覺,其實凡事有光必有影,友好的設計師當然也有xx(xx等於消音,請自行想像)的設計師,但是許多設計師會走到xx的地步也是客戶磨出來的,我現在要說另一個論點,看不順眼的請就此打住.........,只要是人都喜歡比價,賣的人想賣好價(價格高),買的人喜歡買個好價(價格壓低),正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許多客戶比較方法都是一句話,別人不收設計費,為什麼你要收,設計師遇到的客戶如果只是一個這麼說也許沒啥,但是如果10個客戶有八個這麼說,設計師又該怎麼做,客戶遇到不收設計費的"設計師"真的不收設計費嗎,道理大家懂,但是大家都喜歡聽好聽話,看好價格,原本檯面上公開透明作業方式不被接受,設計師也只能有樣學樣,用工程款灌水方式競爭,我遇到過客戶(不只一次),整份資料包含圖面都不看直接就翻到報價單,看到設計費,工程管理費,二話不說拿比直接槓掉,............其實說那麼多最重要還是表達,買與賣其實是種互動,有互動就應該互相尊重,消費者不喜歡當凱子,設計師當然也不喜歡被當笨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