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裝潢在作房屋買賣時通常是不計價的
裝潢的美觀以及適用與否,不同的人有其各自的主觀看法,以至於裝潢在作房屋買賣時一般是不予不計價的,甚至於還有可能是負分(因為下任屋主還要多花一筆拆除費用)....ps:::這非絕對(好的裝潢有時也能加正分)
南部的裝潢費用雖比北部便宜一些些,但若以整體房價和裝潢費用的比例而言,相同的裝潢失血費用,在南部的比例相對來說是偏高的,在未來換屋時,這筆形同打水飄的錢,是不得不考慮的
所以,可以請業者先就您的想法提供一份詳實的估價單,再併入考慮未來小孩的養育費,再來權衡是否真要做這筆經費投資
如過過得了這關,再來談其他
(二)裝潢的實用性與時尚性有其一定年限
16年前全新而且也可能極讓前屋主滿意的裝潢,到了樓主您手中以及眼裡,隨著時代的變遷,或許就變成老土並且俗不可耐(這種情景,在未來您轉手給下一任屋主時,恐怕又會重演一次)
就實用面而言,16年也真的該是汰舊換新的界線,倘若您現在不作,在過幾年或許會變得更難以忍受
這樣的想法,不僅在您眼中會是如此,且在您同輩友朋眼中,應也會如此.......而購屋成家,這項人生大事,若只光買一個舊屋殼,卻搭配老土裝潢和家具而沒有美輪美奐的全新內裝,不僅自身會有些許遺憾,周邊友朋親戚在入厝誌慶時的稱羨口吻勢必也會打折或言不由衷
ps:::拿面子問題來和長輩換個角度談,也許會有不同的軟化效果
(三)善意的謊言
大多數的消費者其實並不清楚裝潢的實際費用為何
相信不僅您是如此,府上長輩應也不例外
殷鑑於此........所以,請估價業者在正式估價單之外,另開立一份縮水減價的估價單來上呈親長(施作項目縮少一些,施作單價打折一下)或許也是一種緩衝長輩節儉成性慣習的權宜之計
(四)心理準備
舊屋翻新,尤其是全面的砍掉重練,裝潢過程那種百廢待舉的場景是很折騰人的
所以您在長輩不支持或是勉強默認的情形下進行重新裝潢,小弟必須提醒您一定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如果長輩能夠盡量置身事外不參予監工就能免則免吧
有些時候還是要革命一下
一次順從、兩次順從
第三次以後呢?
越不爭取、越晚爭取
只會引爆更大的衝突
經濟獨立之後
遲早要找個機會跟父母表態『自己可以並且想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人生有幾個十年可以過?
什麼都有錢再說或以後再說
誰能保證以後會怎麼樣?
最近看到的一段話
年輕的時候用健康換金錢
年紀大了用金錢換健康
年紀輕的時候錢存著捨不得花
年老了之後有錢不知道怎麼花
以前我媽都會跟我說要存錢、要存錢
但現在我媽都跟我說:錢賺了就是要花的
我媽的轉變有部分是因為很早就有發動一些小小的革命
但我也展現了足夠的實力讓他看見
讓他知道我有能力好好照顧自己跟家人
我岳母則是一再鼓勵我們多多出國去玩
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不要像他們辛苦賺錢忙了一輩子
年紀大了想出去玩卻沒那個體力
想吃好吃的也要考慮很多身體因素
抗議Mobile01站方黑白不分亂停權,即日起關閉帳號不再參與討論
其實你也不必太翻修,你不喜歡的木作打一打,地板重鋪個超耐磨即可,其他非要的就少數系統櫃或現成家具買一買,就可以煥然一新了!
不然就跟長輩說,你們要翻修衛浴重鋪地板,之後再一邊偷偷作,(因為你列出的項目連我看了都覺得好多xd)
我們當初買現在的家,一部分原因也是它原本是毛胚屋,想說可以照自己意思裝修又不必敲掉舊裝潢(就算沒特別裝潢,按一般建商附的拋光石英磚加基本廚具衛浴的配套,感覺就是不討厭也不喜歡也不怎麼好用,但想也知道新的就敲掉一定會被長輩念)

所以我們可以用毛胚屋順理成章的打造自己的夢想屋,哈哈
長輩的觀念其實都差不多,像我爸媽住了十幾年的房子,就是完全沒什麼木作連系統櫃電器櫃什麼也沒有,電視櫃也買現成的擺著,地板就基本的瓷磚,牆壁就粉刷這樣,每個房間就是擺個床擺個衣櫃擺個桌子這樣,他們也過的很習慣,而且我每個親戚家也差不多都這樣xd ,他們聽到誰要花錢裝潢都是異口同聲說浪費錢

但有些地方設計過的便利性跟現成家具湊合用還是差很多,這點是沒用過的人無法體會,因為他們沒用過所以無法體會你的點在哪,個人覺得差最多的是衣櫃,現成的大衣櫃都很難擺,花很多心思整理衣服還是塞成一團,買一堆整理箱什麼都沒用,我現在用的系統衣櫃方便度跟整齊度真的差很多,其他還有廚具電器櫃也是,像書櫃我就覺得買現成的也一樣好用,我是覺得,你先考量一下最不能忍受的,非要做的,你就偷偷加作,
板上有人說,裝潢會舊,但買現成的家具也一樣會舊會壞呀!現在買的家具以後也不見得喜歡或需要,捨不得丟以後換房擺舊家具也礙眼,房子是用來生活的,不是單純累積人生總資產的工具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