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看過設計師最好的作品都是自宅
因為毋須與業主妥協
有些人擔心清潔,有些人擔心隱私,有些人擔心風水,有些人擔心小朋友安全
在我來看都多慮了
今天,車板上有人開箱法拉利、林寶堅尼
會有人說:
嘿、你的車只能坐兩個人、小朋友怎麼辦!
或是:你要去costco採買怎麼辦?
或是:底盤那麼低,你怎麼跑中橫!
沒有!因為每個人需求不同
樓主自己出的錢,他自己會想清楚
因為他家的情況他最清楚!
要論開放,我家比樓主還開放
要論安全,我家邊邊角角比樓主家還多
要論難清潔,我家肯定須要很多打掃
但我們一家四口住的很開心
這就夠了
樓主家不只考慮風格,很多細節也都注意到了
例如衣櫃,用便宜的衣櫃搭配滑門節省做系統櫃的費用
而且風格更整體統一
用布簾取代隔間換得更大的開放性
有人擔心隱私,我老實講
一般人家裡一年會來幾次客人?
客人在家的時候主人會躺在床上的機會有多少?
就算有人躺床上,客廳裡有客人,那通常也是親密的親友,那布簾拉起來隱私還不夠嗎?
難不成大家考慮的隱私都是客廳裡有不熟的客人然後我要在隔壁房愛愛這種嗎?
我反而覺得,大部分人在考慮居家的時候都把"約定俗成"的說法作法看得太重
反而不去思考自己真實的使用情況,或是大部分的使用情況
例如:客廳弄得富麗堂皇好像要招待國賓,但根本沒時間看電視
或是客廳變成全家吃飯配電視的地方
如果那麼需要電視,那應該把餐桌放客廳,讓大家能夠安心吃飯,又能夠一邊開心看電視,至少不用跑來跑去夾菜
或是把客廳變成一間真正舒適放鬆的視聽空間
也才不浪費大家一坪花幾十萬房價買的空間
又或者主臥室裡一定要弄個臥榻區,沙發區
美其名閒暇午后可以靠在窗邊喝下午茶
但有多少真的有在用還是只是拿來堆衣服?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這種浪費在習以為常,但其實自己根本沒有的"虛擬生活需求"的空間究竟有多少?
大家說講話有多餘的贅字叫"語言癌"
那這種為了不存在、不確定存在、或是大家都這麼說或這麼作、所以我只好追隨而存在的空間我認為更是"空間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