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工會 wrote:
不是花幾百幾千就能要...(恕刪)
我不是說花大錢就一定要怎樣怎樣,我說我的經驗, 認為台灣的技職教育沒有培養起來, 導致人才銜接不上, 一大堆用一招半是闖江湖, 沒有進步
一個電視櫃, 花3萬也做的起來, 花10萬也做的起來, 如果3萬用釘槍和國產滑軌, 抽屜拉出來看到3個小釘孔, 10萬也一樣, 因為現在台灣沒人願做筍接+Blum 木抽滑軌, 那我們一直在說的產業升級, 提高附加價值都是空談
為什麼有這種需求? 因為很多國外知名品牌家具抽屜都是用筍接, 並不是像你說的被淘汰了, 以美國來說 Stickly,Century, EA, 等, 都是這種做法, 今天她買一件, 想找木工做個轉角櫃搭配, 慘了, 木工開個比那個櫃子3倍價格, 還找一堆借口
你說耐用一樣, 沒錯, 我相信, 但是耐用只能稱斤論兩賣錢, 好看, 有美感才能有附加價值
真的很難做嗎? 倒也未必, 我看他們有一台機器, 一邊做凸邊, 一邊做凹邊, 放上一個固定台一夾就好了, 我決不是要找別人麻煩
說來說去, 我估計都是狗吠火車吧
榫接是傳統工法,有人說強度比使用釘槍+膠來的高~
榫接在施工時,要達到應有的品質,是很要求精度的,因此施工時間勢必比釘槍來的長,再者,所需的機具及工具也要增購,工時長加上機具成本增加,結果當然就反應在"價格"上~
舉一個其他行業的例子~
現在流行百元剪髮,原意是由真的設計師來操刀,以速度、價格為號召,不抓龍、不洗頭,省下時間,減一顆頭只要十分鐘,只收100元,市場為之瘋狂。
原本洗頭+剪髮約莫要花50分鐘,只能收3~4百元,高檔一點可以收5~6百,要請洗頭小妹,要買洗頭椅及其他洗頭所需的設備、器具,還得騰出洗頭區的空間;但百元剪髮,每個座位每一小時能收益600元,不用洗頭器具設備,不用洗頭小妹,店面也不必如此大,因此房租也省下不少(空調的電費也因空間小而節省)!!
滿街都是的百元剪髮,哪來那麼多設計師!?因為只需順順剪髮,所以根本不需真正設計能力,因此店家就直接找來素人,給予2~3週的"快訓",就上陣了,薪水也比真正的髮型設計師便宜多了,而技術卻在此時也打折了,這些佰元剪髮出身的設計師,已經不是真正的髮型設計師了~
這樣的做法讓"效益"提升了!!消費者接受,店家也賺錢!!
好的工藝及作品必須靠市場來撐持才能永續,如同您如此要求工法品質的客層。
準接工法需要更花時間去學習養成,而進入職場、市場就一定需要有此技藝嗎!?結果是不然的,因為在室內裝修的市場,多數喜歡比價且要求趕工,面對這些,用釘槍+膠就能到解決了!而當你所接觸的市場、客層都一直接受時,榫接就成了非必要的骨董工藝了~
Antus wrote:
我不是說花大錢就一定...(恕刪)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Antus wrote:
我沒要求那種很難很神...(恕刪)
其實大大已經要求了很難的榫接。
不管是接還是繼的工法,都是用在實木工藝上,在合板上作,最常發生的就是合板最外層面材經不起施作,被打飛掉。
所以保險起見,還必須先在合板面上刻刀預防,才能避開額外的損料,但又會增加工。
抽牆榫接,修邊機、榫刀、榫盤、架具買就有,但抽牆是合板材質時,我一樣是報天價跟一句我不會~~
要先解釋我們的氣候對原木料的反應,所以才普遍使用合板材的歷史。再敘述工法在實木與合板上的成果差異,還要說到業主能理解才有結論... ... ...丟一句我不會比較快~
我能理解非業界人士的質疑,也不會想對非同業去爭什麼,因為沒意義。
但這篇短短數十字,相信謙哥哥與木工工會兩位會閃過超過這些文字量才能敘述的影像與畫面,這就是職業上的差異。
會想發文,是我能理解非業界人士的質疑,但不能認同不明就理的抨擊。台灣與美國有天候上的差異、是否產木料的差異來演進適用工法,不是全球木工技術都只有一種模式與規範可循。要是如此,那日本開始大量使用合板與集成材是不是也如大大所說的技藝與工法不傳承,或是技職教育出了問題??
比價心態與不明就理的抨擊,才是技職工作一直存在劣幣驅除良幣的主因!
我們對於專業領域的尊重,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