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設計師真的都有在設計?

freemandesigner wrote:
我從大的方向來說:
十幾年前我在台北市設計公司任職時,待過一些知名的設計公司,我只能說負責人的價值觀與公司的獎金制度決定了這家公司的文化,而公司文化便決定了這家設計師的設計模式...我舉兩家為例:
...(恕刪)


freemandesigner 大大落落長的文章說出了台灣設計業的悲哀阿!不只是室內設計產業,相信在所有設計產業工作的設計師們都能感同身受。

所以為了在市場上求生存,設計師們也學會了不收設計費,但是將其費用加在各種項目之上。

一般人當看見報價單時(舉例)


B報價單
設計費:200,000
AAA:5,000
BBB:8,500
CCC: 3,800
......
....
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價:2500,000

B報價單
AAA: 6,000
BBB: 11,000
ccc: 5,000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價:2500,000


雖然總價一樣,業主也知道B在各項項目估的都比廠商貴個10%以上不只,
但是較能接受B的報價,還會自圓其說的安慰自己要不然設計師要吃什麼。但是要是真的看見A的設計費,可是會抓狂。瞎米,根本沒有什麼設計也要花20萬?



you_sucker:
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要解決業主的需求跟問題,試問又有多少設計師能讓業主真正的放心,業主又能信任設計師,雙方雙贏。希望下個世代的台灣設計產業能有新銳來改變台灣的設計生態!期待著

我認為最大問題是出在設計師的認證制度,假若室內設計師是經過國家考試,像律師,建築師,醫師...,沒有執照是不能執業,情況應該會好很多......

2010-04-15 01:01 by yisn2jzw
至於外商會比較有良心會賺比較少,個人是存疑啦
如果外商福利好薪水高
價格如果不比人家貴,福利何來薪水怎高
所以外國的月亮不會比較圓

當然啦!不是每家外商都如此,但是我待過的那一家確實如是,我還在那家外商時,公司的規定是利潤不要超過35%,最低15%(設計監管費除外),我離開後公司政策有無改變,那我就不知道了...

protege5 wrote:
一般人當看見報價單時(舉例)


B報價單
設計費:200,000
AAA:5,000
BBB:8,500
CCC: 3,800
......
....
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價:2500,000

B報價單
AAA: 6,000
BBB: 11,000
ccc: 5,000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價:2500,000


雖然總價一樣,業主也知道B在各項項目估的都比廠商貴個10%以上不只,
但是較能接受B的報價,還會自圓其說的安慰自己要不然設計師要吃什麼。但是要是真的看見A的設計費,可是會抓狂。瞎米,根本沒有什麼設計也要花20萬?
freemand...(恕刪)


目前生態確實是如此,這也是市場機制所形成的現況,所以當有些業主認為設計師在報價單都有載明[設計監管費10%],為何工程還要灌水?難道各位真的認為一家設計公司10%的利潤活的下去嗎?再說接工程是有風險性的,若只做設計監管,不用擔心工程施作的風險以及被扣款的風險,我舉我的2個實際案例:
1.我之前在新竹接一個約300多萬的辦公室案,報價單載明設計費15萬,簽呈送到最後一關董事長問:工程都給你做了為何還要設計費?我台中的家櫃子都用系統櫃,花了100多萬裝潢,當時也不用設計費?後來砍了10萬,只給5萬設計費

2.新竹一個透天住家,業主要新古典風格,預算約4萬/坪,到現場拍照,丈量,到舊家丈量原有家具,到平配,大立面,建材表,已經到第三次提案,業主還是無法定案,我向業主說明,既然您喜歡我的設計,只是無法判斷我的報價是否合理,那乾脆這樣,我只跟你做設計,工程您可以找別家做,業主便問:那設計費多少?我回答4000元/坪,業主說為何別家設計費只要1000元或2000元/坪?我回答說您要古典風,總造價亦高,設計方面投入的精力與時間當然較多,然後別家向你報的設計費一定有承攬工程,不然您回去問,若工程不給他們做單做設計,看1000,2000元設計費,他們願不願意,然後設計出來的東西你能否接受!
後來這個案子,撥電話追蹤,業主電話不接,人間消失....
設計師也要有照阿 叫做"室內裝修技術人員"
而且還有分"設計"和"施工"
只拿到設計資格的是不能發包施工的
同樣的只拿到施工資格 不能做設計的建議
(應該對吧..)

雖然說市面上大部分都屬"黑設計師"
但是也是被大眾所姑息養著
既然都是"黑設計師"
不被舉發就不錯了
還想和人家拿設計費 難道不好笑嗎

也是有合法的設計公司
我同學他上班的公司就是比較守法的
所有的設計案都只能由取得證照人(應該是老闆)出
其他員工只能就他的手稿去繪圖
然後再給老闆校對...

這樣一來他們接的案子就不能太多
要養那些人 設計費當然也高

當然他也是常常抱怨都是老闆在做決定
不像設計人員
倒像在做工廠生產線或家庭代工
設計師之所以有"風格",就是他在設計時,都一再的使用同一種元素,
日子久了,不就是他的風格了嗎?
而我們消費者,就是看了他的風格,所以才找他設計的吧,
若自已都沒什麼主見,一味的只相信設計師,那就不該在事後才抱怨的..

不過,我當初在找設計師設計時,也是很混的,看到裝潢雜誌上的某個場景,
就會跟設計師說,我要跟這個一樣,所以....完工過後當然和別人的一樣啊!

所以...自已住的舒服最重要,買到需要更重要....
我覺得一桿子要打翻一船人好像也有問題耶...至少我的設計師是有認真在設計的.
搞得好像日本的住宅改造電視節目一樣... 除了想要做成什麼樣的風格, 預算大概多
少, 還問一下生活習慣, 先去看有多少衣物要放來決定衣櫃怎麼設計, 男主人的衣物區
要多大, 女主人的衣物區要多大. 有什麼東西要擺,例如我跟我女朋友各有一台電腦,
我自己有一張訂做的書桌/電腦桌,我女朋友有一個訂做的內嵌式的電腦桌放她的iMac.

而我家偏現代風格的設計, 也是我的設計師(一個五十幾歲很有趣的媽媽)從來沒做過的
風格,她都偏向做中式風格的設計. 客廳的layout也畫了三張圖出來給我看,我選了其中
最"特別"的一張圖. 還幫忙去選傢俱(以我們喜歡的為主,再以選出來的傢俱來調整設計).
連我客廳喇叭什麼用顏色, 電視機大小等都有再搭配過.

我當然相信一定有設計師只是把一些樣板拿出來套一套交差了事, 但是也是會有很用心
聽業主需求量身訂做,但又有自己sense的設計師.只是看有沒有遇到而已....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贊成freemandesigner 大大
心有戚戚焉

台灣目前市場''主流''就是如此
設計師就是繪圖員
真心做設計就準備餓死(許多有志設計師心聲)
其實好的設計師遇到真的想搞設計的業主
是會充滿熱情的
前陣子一個剛結案的業主即是如此
感受到他對家的熱情
而非只是一再比價
許多細節設計也是反覆溝通(雖然許多意見後來他都後悔沒聽我的)但也無致於損及整體設計
後來未了達成我們彼此都想要的設計
業主咬牙拉高預算
小弟也在範圍內盡量減少利潤
總價落在160左右
小地表面獲利大約剩一成(被罵到臭頭)
但是當施工後期廠商(配合好幾年,專接設計師案)進場時
他問了小弟:這場你應該作了220吧
小弟就絕得值得了
後續業主長打電話來聊天
他說以前她女兒從不進廚房
但是現在會要求一起打果汁做餅乾
全家人原本吃完飯都窩在電視前
現再都多在餐桌聊天.做作業
生活習慣都不同了
設計是可以改變生活的!!!


freemandesigner大大的無奈小弟也正在體驗(soho未滿3年,努力拉高層次中)
至於設計費的問題只能說無解!!
最近有機緣在談一個破1000的案子
業主就認為是理所當然(業主是營造商)
但是套在預算40的案子上
聽到設計費 應該拔腿就跑(親身體驗)

至於電視上某些大大牌設計師
設計內容,則不予置評
真的top設計師根本沒再打廣告
連雜誌邀稿都不太想上
案子已經都作不完了

長篇大論斯乎太長了一點
但是小弟對於證照的看法
小蒂本身有建築物裝修室內設計證照
但是對於証照層級也不滿意
建築師公會對於室內設計升等為國家級考試或是高考級考試是不可能放行的
(放了就打到自己)
在者內定名單似乎也不少啊
但長久來看是一定得建立
對消費者.設計者雙方更有保障及尊重

也希望有心的設計師們
雖然這條路真是他x的難走(不斷進修充實自己.連插花都想去學啦)
但不要忘記對設計的那股熱情及堅持
相信多少是會有回報




台灣其實有法規啦
室內裝修設計要有排的才能作
室內裝修要申請~~

如果要有牌照的設計師來設計的話~~
可以呀
有聽過室內裝修審查吧
什麼都不用作
就給建築師+消防技師+政府抽走好幾十萬.....
是好幾十萬喔...
有人會願意嗎????~~

附帶一提
室裝審查立意是好的
但是最後被建築師那邊給擺了一道.
因為太多建築師沒案子作
所以來吃這一塊..
很多辦公大樓都有規定要作
舉例101來說...聽說..一層樓送審整個費用聽說要破百萬....
還不含因為要符合法規..
要一堆很貴的東西~~
我不太認同有位大大說的因為價格取向 才造成設計師在作品千篇一律的結果

小弟最近也在找設計師打算裝潢老屋

我們找過統包和設計師 比較之後

發現空間規劃和平面設計基本上都大同小異 讓我們不禁要想

那我為什麼要找設計師呢?

和設計師討論下來 讓我覺得

設計師並沒有為了我們生活機能 和日後家族成員增加或成長的規劃來設計

這部分讓我很不能接受

前兩天翻了日本出的裝潢雜誌 發現日本設計公司還設想到小孩嬰兒期 成長期 獨立期的規劃

嬰兒期可能與父母睡 也許不太需要特別隔出明顯的房間

成長期開始 可以靈活將現有空間隔出一間獨立臥房

最後獨立期 開始注重個人隱私後 又能靈活地調整房間配置符合需要

看到這個內容後 我深刻地感受到: 對阿 這才叫設計阿

要能依照屋子特性 屋主需求 生活機能 和日後規劃來設計

心中常常在想 若設計師能有這樣用心地在設計 我真的很願意付出設計費用 那怕我是貸款我都可以接受

但是目前我所看到的設計師 作品都幾乎千篇一律地和電視或雜誌上相同 讓我覺得很失望

每次看完像全能住宅王的節目 我都和女友說 若設計師能這樣為我設計 我掏多點錢都願意...

看到日本設計師 都能有國家考試的證照 而且針對屋子優缺點 住戶生活需要 和日後擴充性去設計

我在想 若設計師真的有用心在規劃和設計 我相信委託人也會願意付出較多的設計費給設計師

不會像前面大大說的 是因為委託人價格取向 才造成今天設計師作品千篇一律的結果....
pangfu wrote:
因為新家裝潢希望自己...(恕刪)

模組化了~所以一般CASE都很像
講真的對的設計師

比較重要

能溝通 了解屋主要什麼

再下去做不一樣的變化

感覺上越多的不同 花的錢越多

因為好像想用些自己喜歡的材質或樣式

結果一比發現...怪怪的...要馬進口的....要馬就是做工太複雜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

(以上純屬個人觀感ˊ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