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油價下跌,不知道營造單價會不會再回穩點.(不要繼續飆漲才好^^)
之前跟3.4家談過,營造在評估到底該不該承接案子,不外乎幾個因素.
1.工地地點
道路面寬(是否好出入),周遭環境(是否容易引起周遭住戶反彈.好停車)
如果大車無法進入,會造成挖土機,混泥土車,吊車等等施工車輛的施工困難,和風險.
很多營造廠腳路(台語)不好,寧可不作.
2.施工規模
當然單價,或面積越大,營造獲利就越高(營造廠意願相對提高)
3.建物本體施工難度,營造金額
若想用RC蓋出像有點特色,如日式風格的斜屋頂等(成本會增加)(日後維修成本相度提高)
營造廠也是有分甲.乙.丙級,大概是找乙.丙級的,RC台灣比較長施作的工法
,基本以現在的營造廠品質.單價上,RC不會相差太多
,報價單內容要仔細了解,含含糊糊寧可找下一家,除非你真的遇到地雷,不然大同小異.
4.對談的印象
在請營造報價時,就要仔細觀察營造商的談吐,是否誇大,本身的專業知識是否充足,
能否替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預先設想(相反的人家也是用同等條件在打量你)
(綜合上述幾項,你應該就知道你有多少籌碼了.)
另外營造廠真的要多比較
我之前的營造估價單小則差100W,多則差到400W(已經剔除內容物的差別),不見得報的越細會比較便宜.
但是一定要做功課,了解裡面的內容物和範圍,自己換算單位成本(是否合理).
因為營造管理利潤,是額外加上去的,當你有好幾份報價單時,妳就可以去歸類,不清楚就問到底.
畢竟人一生可以蓋幾次房子,你說是不是呢.
版主建議你可以多少幾家營造廠談(最少3家),營造廠真的很多,要花時間過濾.
網路上就可以查詢到全台灣的營造場了,找乙,丙級的應該會比較符合你的需求.
如果基地真的在狹小巷子內,只能說營造費增加是難免的.
祝你順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