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價格問題,削價競爭的是設計師本身,對民眾來說,以更少的價格做同樣的事當然更好。可是自認為水準較高的設計師有對民眾詳細說明嗎?有簽定詳細的合約嗎?做到的沒幾個吧?不同的設計師,估價單上除了價格外,其餘幾乎一模一樣,加上又沒和這位設計師合作過,想當然耳,許多不肖之徒就有上下其手的機會。那為何不制定一分制式合約,詳細的列出材料、數量、單價,交由公會推行呢?資訊透明才能讓好設計師講話大聲。
其次品質方面,可能靠口耳相傳,"甲賀倒相報"。但許多設計師每天忙著接工程,連自己的生活品質都顧不好了,真的能讓人安心交付一個家給他嗎?小弟現在基本上對會遲到,爽約的設計師敬謝不敏,就是因為這種設計師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控制,能控制工班?其次會看設計師公司的布置,要有一定的品味才可以使業主的生活進步,再來才是看工地(未完工和已完工都要),然後才決定設計師人選。
說真的,經過這幾個步驟,合意的設計師鳳毛麟角,我找了很久才找到,雖然貴一些,但我相信他可以幫我設計一個二十年的家。但大約八成的設計師,實在應該叫裝修師,沒資格拿設計費。
coffeepig wrote:
台灣是賺錢比人家少,...(恕刪)
我是壓根沒想說你是在對室內裝潢辯護
只是覺得你的回言前後有點矛盾而點出來罷了
"一般等級的客人找,蓋五層水泥房子,總
共75坪要價5500萬日幣,以0.3來算,每坪差不多25萬台幣。"
以上為你的留言...我相信應該沒有看錯
所以我並不認為這是裝潢價而是建造價格
如果是裝潢價...對日本人來說也算是很高的
一般家庭是負擔不起花5500萬日幣去裝潢房子
另外, 台灣與日本因為不產石油, 石油進口價格是依照所定契約價格購入
現在日本premium汽油1l大概130日幣左右...名目上比台灣貴
如果台灣解除中油管制...石油價格會是多少? 這倒不清楚了
至於其他成衣材料與建材方面...日本卻是有自己生產品而非均由大陸進口
日本人傻傻...一定會標明建材與衣料是哪裡生產出貨的
就像你所說, 是一分錢一分貨...在台灣,就還真的不一定了
vic1010 wrote:
我是壓根沒想說你是在..75坪5500萬日幣
在你的麥當當工資與先前網友的佐證下
5500萬日幣實質上相當於550萬台幣
因此, 在台灣的感受來說, 一坪大概7.5萬台幣
..(恕刪)
.(恕刪)
你的文章說日本花5500萬日幣,只相當於臺灣人花550萬台幣的所得,
所以在台灣應該用一坪7.5萬台幣就該做出日本75萬日幣的裝潢水準囉~~~
你的意思不是這樣嗎?
所以日本一台賓士一千萬日幣,台灣人也該用一百萬就應該買到同樣一台的賓士囉。
所以你去買買看阿,買得到嗎?
問題在哪裡?問題在建材沒有因為賣到台灣就應該是日本售價的三分之一,是一樣的售價,甚
至會更貴,因為日本建材賣給個人住宅維修的數量很大,而台灣是建商蓋整區的大樓才能壓低
成本,個人住宅裝修的搞不好進批貨要賣兩三年。
這邊的三成原物料成本已經一樣甚至更高了。
人工很貴,所以日本節目你注意看的話,都想盡辦法近各種新科技新材料,可以節省師傅的工
時,就省很多錢。反正材料商近台新機器,整年都有生意可以做,而台灣工低幾乎靠師傅雙手
萬能,所以台灣師父工時很長。
所以連七成的人工費用都省不下來多少。
這種事情道理大家在這兩年玩單車,不早就很清楚了嗎?
coffeepig wrote:
不是嫌客人,而是看電視要有能力判斷。...(恕刪)
哈~ 原諒我稍微不客氣的吐槽一下.... 給消費者應有的專業資訊,是設計師的責任,而不是消費者。若消費者什麼都懂,設計師的被取代性就很高了...
呼應我之前所說的,設計師們要共同努力去改善業界名聲,建立業界標準... 我想罵設計師的人會少很多的...

再來,日本人之龜毛,舉世皆知。我們不用做成那樣,但“用心貼心“四個字是放諸四海皆適用的。實在是太多"設計師"只想拿錢,然後打發消費者的.... 若能建立標準,好的設計師們不就可以淘汱掉那些垃圾嗎?
可數,更沒人想討論,所以到底有多少人真的仔細看,我也是很有疑問。
http://www.wretch.cc/blog/coffepig
其實大家對於節目中的很多特殊設計沒有去仔細想,很多不太適合台灣的。
大家對於這節目會深受感動的有幾點
1.節目上日本設計師對於業主需求與生活深入的考慮,提出專屬的設計,而不是千篇一律
的解法。除了基本的客廳餐廳臥室考量,找出業主真正的渴望與需求。這些需要設計師
對於業主生活要有更多的關懷與理解,當然在臺灣業主是否能夠接受也是一個問題。
2.節目中為了節目效果,常常找最誇張特別的案例,最受節目讚賞大為稱讚的就是"機關"
幾乎變成哪個案例如果沒有設計機關,就不精采了。那些機關是否好用其實很有疑問。
3.而且很多案例空間極度狹小,所以一個空間要多重目標使用很重要,簡單來說就是"親
愛的,我把我小小的家變大了",摺疊收納床、收納餐桌這種小CASE就別提了,還有
移動的牆、、、、,這種作法在台灣是否合用?民情是否接受?請問大家問問自己,買
來的摺疊腳踏車折了幾次。
摺疊收納床代表的就是每次起床就要折好棉被床單,亂折一通保證收不起來,每到週末
假日還必須把平常塞在密閉收納櫃中吸飽溼氣的棉被,拿出來曬太陽,曬完再拿木棍敲敲
拍拍,再拿回床上用,否則在密閉的摺疊櫃中持續的溼氣會導致健康問題。
coffeepig wrote:
你的文章說日本花55...(恕刪)
依照coffeepig的指證, 這邊試算一下請coffeepig大大指教, 也請其他網友指正
在台灣作一個200萬室內裝修的工程
料三工七的比率下去做...材料費60萬台幣, 人事成本利潤140萬台幣
假設料真的都是進口且與日本同價(這邊我們貼心一點假設品質相同)
所以相同室內裝修工程在日本, 材料錢是60萬台幣x 2.85(今天公告匯率)=171萬日幣
日本的人事成本利潤(我更貼心的假設日本建造品質與台灣一樣): 140萬台幣x 2.85=400, 400x3(所得差異)=1200萬日幣
所以200萬台灣室內裝修的工程, 在假設相同料相同裝修品質的條件下, 日本要價1200+171=1371萬日幣
在今天的匯價下, 1371日幣約相當480萬台幣
反推回來...電視或廣告傳單上1371萬日幣的裝修樣品, 難道我們在台灣真的要花480萬台幣才可以得到相同的成果嗎?
還是只要花200萬台幣就可以?
我當然知道coffeepig大大所說的電視效果跟廣告..我也是覺得誇大點
至於賓士車與進口單車...這兩樣物品對台灣與日本來說...都是進口品...既然組裝原料都是外國廠在做
我看不出名目售價上會有啥差異...倒是有些台灣還賣得比較貴..

但如果買美利達, 捷安特或台灣其他自有廠牌...在台灣大部分的車型都會比在美日買便宜
題外話...這個討論讓我想到隔壁板的話題
中華電信: 我們的網路設備與設施都是採買於國外, 我們的"名目"費率已經是亞洲最低的, 消費者應該很滿意...
這與室內裝修...是否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或是coffeepig大大也認同電信業者的說詞?
我想設計師的責任就是在業主的預算內作出最好的結果,如果業主預算不足,可以討論是否追加預算或先買現成家具撐一下,等業主口袋變深了,多會再回頭找您,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客戶水準上升。若抱著業主預算不足,所以我就偷工減料,只會將自己的名聲打壞,那每天都只能怨客戶預算不足,陷入惡性循環。想想每個設計師都有剛開始的時候,為何有人可以做到千萬裝潢的CASE,有人就不見了。尤其現在資訊發達,業主的水準都提升了,多幫業主考慮,業主一定能感受到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