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要買 40 的,結果店家沒貨,只有 50 展示品(還原價...),急用所以就買了
確實不錯用,省很多時間
一點點心得:
有爬文比較過
目前萬元以下且容易買的雷射測距儀,只有:BOSCH、神雕光尺、徠卡
BOSCH: 便宜,缺點沒背光,環境太暗看不到螢幕數字。
神雕光尺:台灣製的,有背光,可自動換算坪,價錢還行,缺點最低距離須 50cm 以上,規格是寫 0.5~6 M,好像也沒防潑水、防塵。
徠卡:評價不錯,有背光,但貴 BOSCH 兩倍,C/P 值太低。適合需背光的作業環境。
目前 2011年-1月,網拍查得平均價格如下:
BOSCH DLE 40 NT 2,800
BOSCH DLE 50 NT 3,400
BOSCH DLE 70 NT 4,100
實際用三天,白天去量竣工的尺寸(公共工程),使用心得:
1.買 40 的就好,因為超過 10M 時,光點已經看不見了。
原因1:白天光線太強,就算不是太陽底下,只是陰天,雷射也沒法照那麼遠。
原因2:那點非常小,超過 10M 後近視根本看不到,就算沒近視也看不到...除非拿望遠鏡看
所謂的 40、50、70最遠距離,感覺不切實際,除非黑暗環境,雷射才有辦法射那麼遠,且要拿望遠鏡看。
另一問題是:距離愈長,手持愈難對準,稍微偏一點,光點已經偏到天邊去了,橋老半天都找不到點...。長距離必須用腳架精確照準(可能還要定心定平),這就失去了方便性。
而這類機器,包括 BOSCH,都有「累加功能 M+」功能,就是可以每次只測一小段,然後每次都記憶累加,最後 M= 自動算出累加的總長。
所以買 DEL 40,也不見得就不能量超過 40M,透過累加功能就可以了,只是必須兩人操作,一個人要負責拿白紙或板子擋雷射。
以手持方便使用來說,買 40米的就夠了。
50、70 那種的,感覺是測量專用的,必須搭配腳架和望遠鏡(經緯儀去看之類的),才能實際用到 50、70米。
2.機子上的氣泡水平器,不是很重要。
BOSCH DLE 70 機子上有氣泡水平器,而 40、50 的沒有,本來還耿耿於懷,後來發現那根本就是多餘的,用不到。
因為工地現場,地也不可能平的,有時甚至要懸空手持測,而且雷射測距就是求方便性,每次量之前若還要對水平也不切實際。
DLE 70 會有氣泡水平器,估計原因大概就是如上說的,要量那種米數,測距儀肯定得上腳架,那氣泡就方便定平,腳架中間隨便用線綁個重物,定心定平就都搞定了,不必另外拿水平尺去量。不過話說那氣泡桿好像只有一向...
附帶一題:腳架孔,好像相機那種的,相機腳架應該相容。
3.沒法完全取代捲尺、布尺。
雷射測距的特性是:必須一直線,中間要有東西擋住。
比如說柱子寬度,用鐵捲尺量還比較快。因為要一邊用東西檔,一邊用雷射測距,鐵捲尺早量好了。但量柱子跟柱子中間的長度,雷射測距就很好用,貼在柱子上,按一下就出來了。
又比如有些施作面積,形狀比較特別,不是方方正正的,如果要用雷射量,量到來天黑了,拿捲布尺出來量比較快,可以延形狀彎曲走。
4.最低測量距離很重要。
本來想說最低限制 5CM,什麼工程會需要去測 5CM,其實有,像一些階梯高度邊邊角角,騎樓與地面高差之類的,長度都很小。
所以最低限制 5CM 是合理的,50CM 就不合理了。當然也可以改用鐵捲尺測啦,但速度有差,雷射還是比較快。
5.整體來說,確實好用,但只適合量測直線的距離。
手持使用的話,每次量測不能超過 10M 左右(因為光點找不到),超過 10M 的距離,必須用累加。
太長的就直接拉布捲尺吧,不然在那 10M 10M 的累加反而慢。
至於那些自動計算面積、體積、畢氏三角的功能,還有啥後面多出一隻桿的,一次也沒用到 XD
可能建築或室內設計比較有用吧,外面土木工程的沒啥用。
以上心得都是針對「手持快速使用」來講,如果是專業測量的那另當別論
一點點心得,有興趣買的網友不妨參考看看。
我拜咕狗大神,發現評測心得超少,開箱也只找到樓主這一篇,既然買了也用了,就說說心得 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