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renwang111 wrote:
呵呵呵 練一練 我也要來去改行了 !!!!!!!!恕刪)
這種事很難說
也許你很有天分
那這是對你一點都不難
但是通常來說
在家煮個幾頓飯,炒個飯煎幾顆荷包蛋
就覺得自己可以去應徵廚師或是自己開餐廳
或是自己接了幾個開關插座就可以改行當水電
會修車就覺得可以開家豐田汽車,或是去設計引擎
這會有落差地
開設計公司
基本上要具備
設計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甚至施工能力
這都是最基本的
更甚至溝通能力,高EQ
接案能力,人際關係
都相當重要
再者成本控管,跟廠商間的發包能力,協助廠商處理工程難題的能力也不可缺乏
當然如果都是拿些半桶水來比
就會感覺這一行好像挺好混的
網路資訊流通,讓大家了解裝潢的新關資訊
但是是否這些就是全盤,似乎也未必
其實01上很多大大都曾說過自行發包,自行設計
但是有上來發表的畢竟都是少數
如果能自行完成,並且記錄下心路歷程
把過程及完成品發表,對想要自行處理的網友會有極大的鼓勵
所以期待大大的完成品了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warrenwang111 wrote:
公司的必要開銷至少要20% 呵呵 所以 我年營業額5億 大概賺一億????比較上市公司財報 毛利20%有幾間??? 呵呵 趕快寶徠 徠寶定1間!!!!!明天應該投書宏碁華碩力晶南科 友達 馬上改行!!!!!!!!!!
恕刪)
我們常聽到這個版面討論到關於設計公司20%利潤比電子科技業好太多的想法
估不論是不是每家設計公司都是抓20%,以我所了解的設計公司生態
這所謂20%尚未扣除辦公室租金,各項油資電話費,及相關總務人事費用
及公司所聘請的設計師薪資,所以如果扣除掉這些成本,設計業是否真比科技業好如此多呢
以設計公司聘請一個成熟可自行處理案件,不須母雞帶小雞的專案設計師為例
一個月含勞健保加計年終分攤約5萬~5萬5,意即年薪約60~66萬左右,這樣的薪資水準
這樣的員工假設以一個案子每兩個月為一周期,假設每兩個月設計師可以完成一個一百萬的案件
同時手上洽談3~5個案件,這3~5件中會有一件簽約,成為下一個基期的施工工作,這個假設
當然是在完美的平均值下,若是實際淡旺季,可能有同時做兩三場,或是天天在畫圖一場都沒動工
如此順利的反覆,每個員工可替公司年營收600萬上下,再假設所有款項都能順利''收齊'',
約可為公司創造120萬利潤/年,一年實做六場run30場草圖累不累,每個人的可承受力不同囉
扣掉設計師薪資及部分不明損耗公司利潤約有一年50萬,再扣掉辦公室租金及總務會計人員成本
還有辦公室雜費油資行動電話費,''可能''還有2~30萬,至此每位人員可為公司帶來如此豐厚利潤
但是以600萬來說,扣掉成本實不到1成淨利,
再者目前台灣設計公司,年營業額要過五億,實在寥寥可數,除了幾家匯x衡x,真的很少
過億的公司通常員工不會少於10人,5億不會少於50人吧我猜,以成x為例,旗下可單獨執行
的設計師就近4~50位,大公司通常不會以住宅市場為主,因為5億假設每場100萬那可是500場阿
有自己接觸過工程的,應該知道這有多可怕,我所了解的這個行業,規模大的公司多數有特殊市場
如知名連鎖店,國內外精品,醫院,大型公共工程,鮮少有針對200萬以下住宅市場的大公司
因為養這麼多人不容易阿,大家也知道人越多裡面躲的蟲越多,當然越會抓蟲的管理制度越好的
比較有生存的機會,所以說針對住宅市場,我所了解的設計公司,多為個人工作室,或10以下設計公司
10人以上的絕對有其特別的生存之道,像是行銷能力強的成x,或是專做豪宅的奧x,築x
至此只是想說明一些事實,因為我並不知道電子業常說的5%是否已扣掉員工的薪資
如果也是未扣除員工薪資,那設計業確實比電子業好很多,好好幾倍
但是我所認識的設計公司確實經營的都很辛苦,因為我看過很多設計師領的薪水比
幫公司賺的錢還多,所以市面上某些曾經知名的設計公司會消失
部是沒有原因的,但是能賺錢的公司不是沒有,管理員工及接案,收尾能力要有一定水準
偏偏""設計師""很難管的,這個行業的員工自主性相當高,公司一個禮拜看不到人
挺正常的,我以自身打滾於職場的經歷,敘述我所了解的狀況
喝了一口水,我以曾任公司主管的角度來剖析公司對於接案的態度
公司有一定的成本壓力,不論客戶是否合理的議價,一旦接到案子
公司必定必須確保案件實行至完成,實際利潤不得形成虧損狀態
所以在遇到''特別''的案件,公司就會找特別的廠商,預算好的找品質無虞的
預算差的找價格合適的,某些案件價格特不合理,公司還是會硬接
畢竟還是得替某些米蟲找點事情做,這些會影響工作成敗嗎
坦白說依我觀察也不一定,有的人很認真,但是顧的工地場場漏水
有的人很摸,但是福星高照,總的來說,認真點總讓人放心點
案件順利完成的比率相對高
落落長有空再聊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你當然會覺得設計業真他媽的黑心
可你要是看過那些認真的設計師
你就知道為什麼這錢為什麼付的值得
光草圖規劃跟業主討論
真當設計師只是隨手畫一畫然後跟你嘴炮一下就OK?
每個業主的需求預算不一樣
有時候業主對需求的思考深度不一定成熟
光討論的時候業主推翻之前規劃是常有的事
更不要說業主要求想要的什麼XX風
一個案子拖一個月以上沒定案也不是沒有的事
設計師提供的規劃巧思
有時候不是非設計業的人可以想出來的
他們對於材料的了解
有時候也不是非設計業的人可以比擬的
更不要說對於實際施工來說了
從開始洽談到最後完工驗受
往往都是好幾個月以上的時間
請問設計師或團隊這幾個月靠什麼過活??
總價1X%~20%的費用
是一個用心的設計師或團隊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才換來
真的是很多嗎?
也不要怪為什麼有些設計師或團隊不想接預算太少的案子
時間就這麼多精力就這麼多
因為他們也是要過活
說了這麼多
是希望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其實設計師的存在還是有他的道理的
yisn2jzw wrote:
我們常聽到這個版面討...(恕刪)
電子零件業 營業額5億算很小了 呵呵 5億需要幾個人 呵呵 5個 含會計小妹!!!!!其實設計業如果真的只是 所謂毛利20%其實我個人也是贊同的 只是真的20%嗎?????????這才是我真正的問題 !!!!!!!!!
以我本身例子 40坪 室內32坪 300萬的預算找過5家設計公司 真的要能搬進去 沒400到450沒辦法!!!!!!!!
反觀 所謂設計師所謂的巧思除了大堆頭的天花造型外 看看材料其實是真的很低階!!!!!!灌了一堆的有的沒的所謂工資 !!!!!!!!!!蘋果對蘋果比光電料就貴5倍!!!!編號1樣品牌1樣工資另記!!!!!!!!!!!
我真的不信他和工班是這樣在算錢的 !!!!!這才是我覺得不能平衡的地方!!!!!!20%只是口頭說說吧!!!!!!!!!
真的依設計師而言 台北市100萬 呵呵呵 還真的沒人要作!!!!!!!!1個設計師1年貢獻600萬所謂營業額 在台北市可能活不下去吧!!!!!!台北市舊屋翻新1坪沒10萬也還真的沒什麼設計師願意接!!!!
台灣工資 事實上10年都沒啥調整過 為何翻修會越來越貴 是材料貴還是真的工資貴 !!!!!!
如果不是買在台北市 4 5百萬可以在買一間房子了 !!!!!
所謂設計師的工班也只是配合性質拆帳吧!!!沒看過有養工班的設計公司 !!!都是外聘!!!!!!
自己練應該也沒多困難吧 呵呵 試試看吧 !!!練完在來PO 呵呵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