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女王 wrote:但我自己是在另一家 麗居買同品牌的床架 麗居這家的家具看起來蠻漂亮的,可惜當時沒看到這家,不然可能會多點靈感及想法。這張椅子雖有不同,整體感覺還蠻像的。有些進口品牌價格蠻高的,再加上我們有訂製(櫃子)及日後維修(椅子及椅墊)的需求,所以我們後來買的幾家大都以台灣設計、台灣/印尼製造為主。其實台灣的法式/美式的傢俱設計及做工都還不錯,除展示尺寸外,還可量身訂做,蠻有彈性的。若工廠在台灣,交期較穩定;若工廠在印尼,就要看併櫃/海運的狀況。當然外國設計師還是有他們的一套,因印尼的木工蠻不錯的,有蠻多外國傢俱設計師在印尼生產,再銷回歐美。我們是以法式為主,覺得他們的東西好像比較有文化底蘊,有點變化(台灣的就比較中規中矩),作舊、帶殖民地風;印尼的木工也跟台灣的作法不同(像雕花、噴漆等)。我們也有看一些歐美品牌(可能當地生產)。以法/義式古典,設計的感覺又不同了,有些可能對當地人的口味,對我們就有點太過了(像金屬鑲邊、做舊的程度等)。價格差異也很大。不過我們還是忍不住趁打折時,買了法國設計師及義大利品牌的現品來搭看看,求些變化。
lingccp wrote:不像我這一點的不突出,而且完全找不到鄉村風格的東西 謝謝L大的欣賞。請問L大住哪個國家啊? 沒甚麼鄉村風的東西!法式家具店的師傅跟我說,早期台灣的法式家具是從日本的技術傳過來,出口歐美日,聽說台灣總統府/日本皇宮的歐式椅子,也有他家做的。不過現在大陸競爭激烈,生意沒以前好做了。不過,看了不少家具,台灣工廠的用料、作工,還是有其獨到之處;另外若住台灣,日後維修也好解決。
隔壁天花板漏水,聽說找了幾位抓漏師傅,東補西補的搞了快一年,前陣子懷疑到我家樓上的浴室,為了敦親睦鄰,就讓抓漏師傅來測看看。測糞管、排水管、冷/熱水管,斷斷續續搞了好多天,中間還有用色水,還說甚麼在鄰居家測到顏色及阿摩尼亞,說應該是糞管的問題,害鄰居怨氣高漲,還搞到管委會那。當然,先補糞管… 收錢,可是隔壁還是漏。又來加強測冷/熱水管,加壓測,甚麼熱顯儀器、水氣儀器都來了,說一個蓮蓬頭的熱進水可能會漏進地板,再流到隔壁。拆掉重裝,再打EPOXY封好… 再收錢。可是隔壁還是漏。當中,也從屋頂管道間出風口,用蛇管看看管道間的狀況,大致都是乾的。這下重點都集中到排水管了。原本排水管測都沒事,可是因為隔壁還是漏,就每個接管都補,可是最後一個接管補不到,當然還是漏,就只剩敲開地板看。這時我們也火大了,搞到好像隔壁抓漏,我家來當實驗+出工錢。既然有懷疑,就乾脆敲開看看,不過我們要另找工班來做,也告知的之前裝潢的統包,若真有問題,大家一起來看如何解決,包含復原鄰居的裝潢,統包也表達會配合處理。結果敲開後…. 進/排水管、糞管都沒漏,管道間也沒問題,又測了幾天,管委會也找師傅來看過,判定跟我家浴室無關。這時跟鄰居提及費用分擔問題,就沒下文了。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以後有類似情形,也比較知道要如何應對。還好不是我們的問題造成別人的困擾。不過這次經驗,也讓我們對浴室漏水的問題,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次敲開地板,發覺地磚下、防水層上的泥沙蠻濕的。經查,地排及浴室玻璃門檻安裝有點問題,請師傅一併處理。地排換成非集水槽式的、洩水坡度有考量、把原本無防滑的地磚,改成防滑的。最後再回到整體搭配,這次老婆挑了超花的防滑地磚,又是不規則拼貼,真是多虧了泥作師傅的費心。真是好用,連腳底抹肥皂都不滑了,不過會不會太花了? 樓下的浴室地磚及地排也順道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