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牆筋?)台灣叫做「立柱」,台灣因爲氣候跟環境的關係,所以都採用鋅合金而非歐美的木質料,耐久性佳、耐腐蝕及防蟲方面都比較好。可以看出很多細節真的是非專業,比如靠結構體的立柱就算了,隔間牆的立柱竟沒裝橫向筋,牆面側向結構力會差很多。其他如剪力支撐也沒有......等都比較可惜。不過以DIY技能來說,這項工程可以給個 85分。真的是很不錯的成果!
yyyncc wrote:老實說..我不相信這個工項如果沒有底的人,光靠google完就可以diy的 人家有Home Depot、Lowes,東西多到不知道該怎麼買,哪像台灣只有只能辦家家酒的特力屋(B&Q在台灣消失很多年了,別搞錯了!),東西少到不知道有什麼可以買來玩
fkang2 wrote:寫在前面: 我人在美...(恕刪) 你太強了吧!一個人可以做到這樣!wire如果怕走火,可以用armored cable。很貴,但阻火燒比一般的romex wire好一點。那浴缸和牆版後面還是要做一下防水的處理。牆版後面在你還沒上 Hardie Board前,要先上一張防水asphalt sturated paper. 地板要做一次water proof seal。個人小小建議。
jonch wrote:Stud(牆筋?)台灣叫做「立柱」,台灣因爲氣候跟環境的關係,所以都採用鋅合金而非歐美的木質料,耐久性佳、耐腐蝕及防蟲方面都比較好。可以看出很多細節真的是非專業,比如靠結構體的立柱就算了,隔間牆的立柱竟沒裝橫向筋,牆面側向結構力會差很多。其他如剪力支撐也沒有......等都比較可惜。 缺了橫向支撐,所以樓主才會說金屬立柱太軟不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