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magic wrote:
零誤差當然不可能,但...(恕刪)
設計師是人並非是神....
工程中會面臨到的狀況百百種,天時地利人和只要一樣不順都會造成施工成本增加..但除非嚴重影響工期或是施工造價,不然一般都設計師自己吞了
像板友的例子,原本封一堵隔間牆,很單純,輕隔間骨料下好,矽酸鈣板鎖上,收工....但開個口呢?依開口大小位置,裁切骨料,板材依樣裁切封板,講究點,開口收邊要在封木板材打磨....料錢增加,工增加,相對等於成本增加,結果業主只肯追減....也是只能吞下去
至於所謂的事後修繕,
比如,屋主搬家入住不小心碰撞傷到油漆,要不要補?當然補...收不收錢?我想,沒一個業主會給,那是不是成本?當然是.....
比如,你想多預留一塊層板,貼皮要錢,那給一塊白身(不塗裝)板吧?當然給~邊邊角角還磨得順順的不刮手,是不是成本?當然是.....
比如,本來是開放架,想裝1個門片(60X60),多少錢?師傅工廠施作從裁板貼木皮到表面漆,到府安裝,至少一天,工錢就3千,那材料跟五金的錢呢?就算你一片5000,業主肯定跳起來罵...
設計師只要點交時,出具清單,詳列過程中所有追加減帳,隱蔽工程出具施工過程照片加以說明,讓業主清楚了解始末,且台灣師傅多數都很阿莎力,合理的情況下,很多瑣瑣碎碎的小項目,在總工程承攬下都不會再額外收費用,當然,設計師端也就有辦法順勢作作小人情,皆大歡喜,相信都能在雙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下圓滿解決,當然,業主百百種,真談不攏,落差太大,最後當然訴諸法律....
但!!此個案工程款136萬,減帳4萬僅占其中3%....在有另收設計費的情況下,很難想像是甚麼原因,跳過這個步驟而直接訴諸法律,才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一般都是在施工保固/維修修繕/責任歸屬有爭議,怎麼個案會是因為金額不大的追加減帳而起爭執

善意提醒開板大~設計師應會以初驗時,你並未提出質疑,所以視為點交無誤,但,誠如我前篇回文,點交初驗可同時進行,但若依照正常流程,設計師應出具點交單,並逐項點交無誤後,業主簽名,而初驗有問題,需維修修繕的,才是維修單,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且,應整體檢視並回想施工過程中所有項目,是否有多作或預期外狀況必須處理的部分
我想,既然要訴諸法律了,這部分只能你自己去作嚕
stitaxi wrote:
驗收歸驗收 付款歸付...(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