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tt wrote:
先讚嘆一下樓主文章詳(恕刪)
回覆southtt大大
現在的智能宅沒辦法像電影這麼炫砲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科技發展的受限
以及口袋的深度,也就是預算的考量
您提到的滿滿的螢幕,是現在智能宅正在進行的項目之一
很多研發居家智能的公司,已經開始把觸碰式面板 or 小面板
在智能居家系統裡面做一個整合,目的就是要化繁為簡
開關、遙控器、設備、聲控、紅外線,如果都能夠整合在面板內
那當然就可以像您說的,用滿滿的螢幕去取代以上的東西
但也就表示這些螢幕,需要高效處理的CPU以及內存跟外存空間
為啥需要高效處理的CPU,因為一個主機要處理很多個設備
尤其是情境,如果你的指令跟動作較多,執行的時候就需要好的CPU去跑
當然最忌諱的就是指令延遲、或是情境、自動化之間相互打架
所以我們體驗過的某些公司,會有這個問題,有沒有把系統架構做專精,還是有差
當然這部分就要自己去體會了
上述的東西,如果要做成滿滿的面板在家中,可能造價不斐,以量產到市場來說
可能不會是絕大部分的消費者能夠接受的,蠻多之前去訪價的公司,報給我的價格
10~15萬,東西還很陽春,設備不齊全,要甚麼沒甚麼,這部分老闆就打槍了
更不用說高端一點的產品,要做到完整規劃的,可能20~30萬跑不掉
大坪數的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不是貴就好,而是要找到專業、好用、持續更新的系統
這也就是大家講究的高CP值產品
未來說不定滿滿的螢幕也不見了,直接變成穿戴式裝置的
3D全息投影 + 體感手勢操作 + 語音聲控指令
不過目前的聲控,說真的,從Siri、Google、到智能音箱,包含陸產的什麼小愛同學、若琪
甚至是很多設備自家研發的,用來用去,目前還是覺得Google的語音稍微堪用,辨識度也好
以上是研究跟操作多年的一些心得,抱歉廢話比較多,也歡迎高手前輩們多多分享,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