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幫我看看冷氣如果掛上去的話迴風空間是不是不夠?(有圖)

如果擔心迴風問題,就把內機盡量往下一點,不要塞入木作盒,我自己家裡裝修,這兩天剛好木工也做好一個木作盒,我也是擔心相同問題,但木工及設計師都說已問過冷氣商,這樣做沒問題,我也只好接受了
悍馬車 wrote:
請幫我看看冷氣如果掛...(恕刪)

rekeyhsu wrote:
如果擔心迴風問題,就...(恕刪)


請問你的冷氣有像我一樣埋那麼深嗎??
我的木作盒差不多和你一樣,記得內機安裝時盡量往下,現在只能這樣,我也不知近幾年冷氣裝潢會成這樣,而且冷氣商不覺得這樣有問題
冷氣上方一定要留10~15cm 當進氣回風口
不然冷房效能會很差,冷氣壽命也會相對減少
這樣勒 ??
請木作改天花板
應該不會很困難



 我做過不少設計師,是規劃整台都進天花板內高度的,有點瞎。
 目前看起來大約上崁冷氣的三分之二。
 假如是房間,其實還算過得去,房間小,雖然大概冷氣只剩五成效果,吹久了總是會冷。
 假如是客廳,問題比較大,少了五成這少很多,自己熱可不能讓客人熱到阿。

 做這樣的問題並不會加大冷氣負擔,而是冷房效果會不好。
 不是會吸不到空氣,而是會吸到不該吸的空氣。
 舊式機器迴風多在正面,出風在下面,所以機體上方是不用預留太多高度做迴風用途,留夠安裝高度即可。
 新式冷氣迴風多在機體上方,機體上建議留至少5cm,10cm甚至15cm尤佳。
 而像樓主這樣的狀況,冷氣總要吸風,木作開這樣,冷氣就容易吸到自己的出風。
 所以冷氣會以為室內已經夠冷了,而開始休息。
 如此冷房效果就差,這就叫短循環。

 假設冷氣無法改得更低,木作也有難度無法再提高天花板高度。

 改善的方式1,加大這上崁空間的深度。
 一般機器若上崁進三分之一,我建議上崁這塊深度要45cm。
 如果整台崁進天花板,那我建議上崁這塊深度至少60cm。
 用意就是讓迴風與出風較不牽扯,不成短循環。
 就照片這個程度,是還可以叫木工修改的。
 或是像樓上henry1121板友的示意圖,道理是差不多的

 改善的方式2,另闢迴風。
 在這個上崁的空間內,木作開一個口。
 在此室內空間內機的另一端的木作天花板,木作也開一個口。
 這樣冷氣就可以利用木作天花板開的這兩個洞,來吸到此空間另外一端的空氣。
 當冷氣吸的到空氣,他就不會從唯一吸得到空氣的下方來補充,也就不會短循環。
 一個小缺點是天花板內的空氣溫度,也將成為這台冷氣的負擔。
 
 冷氣這邊再訂製出風口,把兩端的木作天花板開口作上一般的線型出風口囉。 


 這台冷氣無法降低,木作天花板無法提高。


 上崁的木作中開口,讓冷氣吸得到風。


 空間的另外一端開口。

 影
 

影想吹冷氣 wrote:
 我做過不少設計師,...(恕刪)


大大 您解釋得真清楚呀 小弟非常感謝您的專業回覆

請教您現在這張照片裡的冷氣冷房效果好嗎? 會不會冷呢? 謝謝!!
影大的說明非常清楚。

實務上,若要確保冷房能力不被天花板上的空間影響,可以使用「風管」,將兩邊以風管連接。
這樣就不必把天花板上的空氣也一併循環進去而影響冷房能力。

麻煩各位大大
幫小弟看一下
冷氣安裝的位置是否可以
假如不妥 可以提供建議給小弟
冷氣上方約有10公分的距離
謝謝各位
 照片裡面是一月完成的,客戶是沒反映過有不冷的狀況。


 gojen大說的對,還有風管可以用,居然忘記這招啦。 
 不過開這迴風口,我覺得"好吸"很重要。
 一般風管要出風或吸風,與機器的連接端都是密閉式。
 吊隱式的內機,出風吸風的力量也較大。
 但像照片這樣上崁的壁掛內機,風管會是藏在天花板中,與機器是不會碰到的。
 有點像是有破洞的吸管,就吸不太起來。
 一方面冷氣本身的吸力也不算太強,我覺得除非用大一點的風管(10吋以上),再小的話效果應該有限。


 給pgupkimo

 這台我看起來覺得冷房應該是馬馬虎虎。
 假如原本噸數就有抓的較足,空間應該是覺得夠用的。
 可以實際測試看看囉。

 
 影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