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30年老透天,是否值得花大錢去整修?

lilice wrote:
什麼是代管呢?我現在...(恕刪)


代管,就是請專業的管理公司,承包所有出租管理功能,有些是算提成,有些算房數。
管理公司會處理所有事務,會給報表,你只要"看帳本、出一張嘴"。
完全不用接觸房客,或厝邊雜事。有些時候那些事很煩。

你會不會想要避掉晚上臨睡前,還要被呼叫去開門的狀況?
房客没帶key呀!

以目前現況,我還是自已跑,但若改裝後可提升租金收入,我會丟出去。


雖然,感覺上這些討論有點偏離樓主的主題:值不值得花大錢改造。

但除了樓主的"財務評估"外,這些細節更需要被考量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lisinchen110 wrote:
小弟因為工作的關係對...(恕刪)


http://www.hicity.com.tw/chhtml/content.asp?cid=62&mcid=46
淡大 hi-City




這棟大樓先前癈了近十五年,幾年前被某財團買下,整棟變為學生套房,是淡水最大的包租公。
(它的地點,有人說是最好,但也不是所有學生都會想租,且也可能因此排擠某些客源。)
雖如此,我們家仍然可以應付的了競爭,因為整層包租有它的特點,這是產品差異化。

但是現在淡水房子越來越多,以前隨便樓下貼貼廣告就有人上門,後來得找仲介,
再後來仲介也不行(仲介很懶),後來出現 PT 族!

我也是最近看完新聞才知道,原來其它地區的慘況已經漫延到淡水學區了。
這PT現象也是房東族養出來的,之前開始不好租時,我就跟家裡說,
揪團總有拆伙的一天,但長江後浪推前浪,學長走人,
還有學弟,就抓個人請他幫忙抓學弟來交替(抓交替!)
算人頭,我們給學生一些服務費。
以前一顆1000,現在行情一顆2000。本來都是不用外找,就這樣一直抓交替下去。

後來學生習慣了,有些以前抓過人頭的學生,開始以此為"打工PT",專門到處找房子,主動向房東談。
也好,有錢大家賺,我也少費點心。只是我没想到當初無心插柳,現在柳成蔭,變成一個常態了。

我現在手頭上的PT是個研究生,他是別的房東介紹來的。
才剛幫我談了個租客,一年半約,是某舞集團體,好像是要當宿舍。
淡水,不是只有學生租客哦。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lisinchen110 wrote:
我同學家裡在20年前
2-3樓全都是用夾板隔間的雅房
租給7個成大的學生
15年後根本乏人問津.(恕刪)


剛上半段提"租情",現在回應您的"屋情"。

市場會變,房子會舊,必要時該改裝該整修,就得作下去!
若屋主再以過去那種包租公心態來作,就會像您說的一樣。

搞租屋,也是一種生意,百貨公司會改裝,
7-11也會每六年re-model一次,更新隔局,以應付新的消費型態。

整修、改屋,也要評估目標群,住客習性等等,一成不變的隔局、設備,就算變新也不一定有用。
租屋族的習慣也是會變的,這週期也是有的,就我觀察我地盤感覺。

週期,整修要評估:這裝潢材質能用多久?改裝成本攤提需多久?設備老化?
也許有人會想就這樣十年,二十年一直用下去,就像您提的,不改變就没人要!

其實不一定要全部汰換、砍掉重練,只要隔局規劃能夠看得遠,能吃它兩個週期就夠了。
期間只需維護,例如壁紙重貼,換床,換櫃換裝備等。

7-11是每六年檢討一次,我把租屋定為每八年。(針對老房子)
八年再去作大檢修一次,或許需要再敲,也可能不用。
相關財務規劃,必需考慮這層次,不然就像那些被淘汰掉的夾板屋屋主,没留這筆錢,没得改。

樓主,改完房子不是就没事了喔!要逐年提撥預算哦。不管是將來再修改或期間維護。
或許,您會以為轉手出去就好。也是可以這樣打算啦,但你真覺得你那間丟得出去嗎?

您一間房子入手假設360,改屋花掉200。您想賣多少?
先不管折舊或週邊行情漲價等因素,只問您:

在不得已(調職或.....ooxx)的狀況下,假設一年之內,您必需脫手,該出多少價?
二年後,必需脫手,該出多少價?

您會不會想把所有成本全算進去?
算進去的價格,有多少人能接受?

這些問題都是您下手前該盤算好的。

呵呵,您至少得持有到租金收入攤提達到改屋成本為止!!
200/4=50,
50/12=4.1,也就是說至少需持有四年。(可能要再加點管理、維修成本、需再拉長1~2年)

白話就是:成本要回收完全。

這樣你的房子才能照一般行情價售出,才不會嚇跑人。且才能因為你房子多了收租功能而吸引人。
否則照一般人習性,一定會想把裝修錢灌進去,才不會覺得不甘心。

不管是什麼房子,我們就只是賺那跟著行情漲的價差。

所以,您在估算財務時,不能只把收入想成是收入,在你還没回收前。
有些人會想把未回收的部份灌進屋價,那我可以告訴你,賣不掉!

為何我會這樣算?因為我的前一手的週期就是如此。
我們轉手,都只能跟一般屋一樣行情,不可能因為包租而更好。

我們會估算未改裝前出租收入,和改裝後收入差額。(就像我前面提的2.5萬變4.5萬)

我台北市中心的八套房,若未改裝,原租給商辦是一坪1000~1200行情,算室內實坪,約4.2萬。
改裝後租金行情變八萬六,扣掉一些管理成本,增收約四萬。
前一手的持有週期,恰好是以我估算模式算出的四年多一點。
(當然會有些許誤差啦)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lisinchen110 wrote:
但是如果租屋對象是上班族
不知規劃出客廳甚至是餐桌的想法可行嗎

像是國外青年旅館的概念
有閱讀/社交/飲食的公共空間
我的想法是把房客當作室友(天真)
提升租屋的附加價值

南部已經越來越多大專院校要打烊了
除了幾個公立學校
租屋市場肯定會小很多 小很多

租屋品質和價位就會成了淘汰機制...(恕刪)


您提到了市場,是租客,好租否!?

我來提"自住客",回應原主題所問的:好賣否?


我覺得樓主的構想,也算正確,
雖然我不是他當地人,没法完全了解那邊租情,而正確評估,
就以一般用途規劃,他有構想到二樓弄自用部份,加上部份套房,
就算不出租了,當純住家用也能用。如此,此屋將來出售時,自住客也能吃到。

只是自住部份的用途和收租套房功能,其比例就比需好好拿捏!
自住客廳好用否?有廚房、餐廳否?有自用的洗衣間,有陽台否?
和房客的進出動線區隔是否恰當?

lisinchen110兄提到了:客廳及用餐區餐桌。我想請樓主也一併考慮!!

除了自用的要夠用,也可認真的想lisinchen110的提議,
他是以租客角度,我是以自住客的角度(脫手、買方)

樓主就把它想成兩套住家,或是主客廳、附客廳、主附餐廳....等等。
萬一樓主被釘死在和美,或賣下一手自住,可以把附的改當佛堂、書房等等空間。
就像一般透天住宅,可以住上兩代人口甚至三代,都會有這種使用方式。

-----------------------------

lisinchen110兄的一些想法很具可行性,當然,還是要看地點啦!
(有些地方會"完全"没有這種客層的可能)

套房改回自宅,要另外開錢,傷本吶!若能在初次規劃時把這可能加上去.....
再看"有閱讀/社交/飲食的公共空間.....附加價值"這段。就更有考量的必要了!

跳脫傳統出租房給人的"鴿子籠"印像。讓它也有住家功能。

Share house!

常看一些電影,一些國外大學的校區,所設學舍一樣。
而日本也有這種模式的出租屋,他們正是叫sharehouse(是很少、有些只是公寓分租)

咱們淡水從過去的公寓分租、公寓包租、(到此都還有公共空間,但獨立性不足)
公寓隔間、專業改套.....一直到最新的Hi-city(去掉公共,強調坪效、獨立性)

就是還没有人作出一種讓房客可獨立使用,又可以有住家一樣功能的租房!

有人會問:公共區會難管理!

有錢好辦事,重賞下必有勇夫.........(這我測試過)

若房東没法管理,又不交代管,就找一個房客來作"舍長"!

租金給他折讓,打掃交給他.......



新房子没人捨得搞成套房,只能包租、分租,
老房子改套房又都幾乎弄成鴿子籠,

Share house 有它的市場。(長租)

其實這不是新玩意兒,短租市場早就有了
在觀光區它叫就"民宿",或有些城區的"日租房",哈。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