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看到的案例來說,專業及風格是基本要確定具備的
我覺得人脈社交、行銷功力這兩個也是很重要的
沒有人際關係拓展的話,是很難發展下去的,基本只能用騙的,花錢上電視撒網,花錢行銷建立口碑
人際關係拓展,是很基本的從日常生活接觸的人,對你的朋友或陌生潛藏客戶中開始展現自己的人品、行事風格等等,接著才是行銷室內設計或空間或生活機能的概念
因我看我親戚就是有一個很會很會做行銷,也同時是很會做人際關係的人在幫設計師他打點及接洽業務。
都從來不用上網沒網站,不用花錢買廣告,都做口碑的。
轉介紹才是室內設計裝修行銷的王道啊!
因我就是被成功行銷去花錢做室內設計裝修的
房價380萬新大廈預售屋,24 實坪,室內裝修含空調花約110萬,其中親友還不收室內設計費,監工費我忘了有沒有列,還送三萬五元的沙發,因為沙發他要挑搭配整體規劃的。
剛花下去後來覺得去IKEA,全套買買也不用五十萬還可全部挑喜歡的,還可省下一大筆錢
但不得不說實在的,這室內設計後的感覺真的是有差,系統家具的進口五金每天開關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摸起系統家具的質感就是不同,光影照明的設計就是不同,收納的規劃就是有差,動線規劃可能差不太大(因為小坪數)
整體的質感,或居住的感覺,直到現在七八年還是覺得有去住飯店的感覺。
不過真的對很多沒有概念的朋友來家裡參觀,或預設風格接受不同的人,真的會沒感覺,一點feel 都沒有
真的很多朋友或一般人沒有空間或生活機能需求規劃的概念,這室內設計裝修對他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所以花錢來說,對大部分人真的是要花到看得見,看得清楚,看得懂、看得明白,這才有意義。
不過真有差
我小時候就在看日本裝潢書 (家裡不知哪來的,日式風格真是我的最愛)
國小就在自己畫室內平面圖
大一點去新學友翻室內設計雜誌,遊艇雜誌,國外遊艇裝潢也是一絕
再大一點去誠品翻室內設計雜誌,ART 繪本等(誠品最早在仁愛圓環旁那間,後來才搬到新光大樓)
即便如此,在我買房子之前,我才發現我對室內設計裝修真是白紙一張
更何況一般人?
另一個建議,我覺得設計師的人文風格很重要,
人文風格
人文風格
這很重要
再加上素養
人文風格素養
人文風格素養
人文風格素養
到底這是什麼呢? 很空靈的。
騙裝修的是不需要這些
我老婆的朋友,在新北是做連鎖傢飾的,一個女的,後來看到室內裝修好賺,跟著接案子,還沒去王建上課前 (還是王什麼的) 學畫圖前就接了幾個案子,平均約20幾萬上下吧,這也是掛名室內設計師,後來才去王建學繪圖,好像五萬塊一期吧就可以出師了。
Johnny_depp wrote:
基本上從樓主您的談話方式就可確認,您也是大師那型的
誤會大了。
首先,
Ray不是樓主,
只是來回應樓主的主題,
給點建議罷了。
其次,
大師是用來形容像Ray的恩師老雷那種角色,
Ray和大師兩個字…一點關係都扯不上,
充其量只能算是奶油獅…
Johnny_depp wrote:
回覆版主原先主題就我...(恕刪)
我剛買屋
準備了150萬左右的裝潢預算(28坪)
主要是因為之前有和設計師合作過~~(我負責設計3C統包的部分)
所以對設計的專業一直很重視
但這幾個禮拜和各設計師討論下來
只能說
看樣子還是要自己設計來找統包了
重點不是在證照
而是設計師本身對專業的認可
如果才開始談
就發現本身的所知比業主還不如 要如何讓業主信服?
甚至進一步談美學?
基本的地磚、工法
廚具的種類
線材的佈局等等 隨著科技的進步 是一直要更新
拿十年前的工法和業主談
隨便聊個SUNWAVE或CLEANUP都不知道牌子
這樣的設計師...還不如統包師傅...
更何況還敢開高額的設計費....
業主要如何付的出手?

所謂設計費,若不隨意抄襲,一個模子套進每個案子,真要用心設計,坦白說3000元/坪,設計師也只能餬口,養家都成問題......,除非你是知名設計師,設計費8千,1萬的,每個案子起碼有個3~50萬以上的收費,假設一個50坪的案子,業主預算500萬,設計費佔總工程約7~10%,業主尚能接受,若業主的預算只有100萬,你覺得業主願意付多少的設計費?
設計師只設計監工,業主自己發包,...基本上只做設計還不會有問題,設計師要監工,這種監工費我無福消受,現場細節,收頭收尾,工法,施工品質,都要設計師把關和負責嗎?設計師真要堅持,可能會被工班[看布袋],再說出錢的是老大,工班誰理你...設計師只是鱉三而已.......
許多業主都有錯誤的想法,都給設計師設計監工費了,為什麼還要賺工程的差價?真是黑心設計師,賺很大!
殊不知,你把工程發包給包商,包商要不要賺?不能賺錢還要負責成敗,還要冒被倒帳風險,還要負責日後維修保固問題,若你覺得包商也不能賺差價,哪業主只能自己買料,自己找師父,但是這樣真的會很省嗎?有時整場下來,你就知道了!
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經營理念與人心,不管事設計公司或者是包商,若你要口碑,你便會找工很細的工班或師父,你有魄力萬一做差,有拆掉重做的準備,你會注重施工現場的環境,你願意負擔許多無形的成本......
但是若找到抱持能撈則撈,能榨則榨的設計公司或包商,其實都一樣,...這種設計公司或包商,市場上坦白講,...很多,尤其是價格至上的低價市場,我的了解可能超過5成......
回到版主的主題,我的建議就是若是不想老做低價市場,就堅持下去,這當中不管經濟或者內心是很苦,圖被騙就被騙了,作白工就做白工了,因為你有所理念,中低價客層的市場現實就是這樣....
另也建議消費者,能否給設計師一些尊重,畢竟有理念的設計師,並不是把案子當生意,真投入設計案就像生孩子一樣,是會有感情的,當案子沒接成,也會受傷的,決定找別家作,是否能給通電話或MAIL,告知一聲,不要設計師撥電話來,電話不接,或是口氣好像接到拉保險的一樣的不屑
dennis10 wrote:
基本的地磚、工法
廚具的種類
線材的佈局等等 隨著科技的進步 是一直要更新
拿十年前的工法和業主談
隨便聊個SUNWAVE或CLENNUP都不知道牌子
這樣的設計師...還不如統包師傅...
更何況還敢開高額的設計費....
我覺得您的觀念有點偏剖,設計師的重點在於空間的規劃與工程項目統整,每個專業的工程細節,本來就是實際施工的工班或廠商比設計師專業,廠商對我來說,不是就只會按圖施工,而是也有專業諮詢的角色...
設計師不是上帝,不可能所有設備,建材,工法都了解透徹,....
假設業主的客廳要家庭劇院,那是否代表,設計師要懂甚麼是頻率響應,駐波,殘響時間,高頻震盪...
要鐵件設計,是否要對鋼鐵手冊倒背如流,每款鋼材的規格都要記在腦海....
每個業主拿出雜誌請教這片石材名稱是甚麼?價位多少?是否都要馬上答得出來...
lulu0207 wrote:
有一次~~請一個朋友的朋友~所謂的設計師~幫我設計玄關~2.5坪~材料~些許木作~強化玻璃加白鐵門框~結果~報價23萬~不含稅及水電~卡典另議~詢問為什麼價格不便宜~設計師回答~是因為設計費加我們有一個團隊管理~這費用非常合理~~~~~~後來~我自己找師傅做~改了點原本的想法~門沒改~共花費~3.2萬~~~~~所以~~我想有些時候~是設計師们~自己該想想~為什麼問題是如此~
既然改了點原本的想法,
也有局部的工程沒有施作(門沒改),
那麼…提出這個案例的意義是在哪裡呢??
報價的基準就不同,
我們也無從判定23萬與3.2萬之間的對價關係,
這個案例的分享完全沒有意義…
話說我上個月看了一部保時捷,對方開價900萬,
但後來我改成只買了四隻同樣規格的輪胎+兩張原廠皮椅,
只結果只花了20萬…
你看看賣我保時捷的那個業務是不是黑到不行??
freemandesigner wrote:
我覺得您的觀念有點偏剖,設計師的重點在於空間的規劃與工程項目統整,每個專業的工程細節,本來就是實際施工的工班或廠商比設計師專業,廠商對我來說,不是就只會按圖施工,而是也有專業諮詢的角色...
設計師不是上帝,不可能所有設備,建材,工法都了解透徹,....
其實RAY倒不覺得DENNIS大的觀念,
是這個方向的偏頗喔…
基本上RAY也覺得DENNIS大的觀念是錯的,
不過我並不認為他想要求設計師了解他要施作的內容,
是錯誤的。
每個案子的需求不同、業主重視的部份不一樣,
本來就該找不同的設計師。
某設計師也許專精木作裝俢和燈光設計,
卻對泥作施工、水電工程極其外行,
這就表示這個設計師可能只宜接新成屋的設計案,
不應該涉足舊屋翻新的工程。
這邏輯很簡單,
一個設計師如果連工地現場施作的工程內容都不了解的話,
如何可以繪製出一個更佳的設計圖、指定更好的施工規範、甚至現場監工時要求師傅依指定規範作業呢?
專業的工程細節的確有些部份是可以交給工班廠商自己決定,
但基本的規範還是要出來。
就以安裝水龍頭為例好了…
我們當然可以只是在圖上畫個淋浴間,
而由水電師傅自己決定他要怎麼做。
但是…這樣一來,
設計師究竟是要去現場監什麼工呢?
而換個做法,
指定水龍頭的位置、高度、採用的管路材質及口徑、水龍頭的廠牌、型號、管路的施工方式等…
將這些規範都在圖面上指定清楚,
監工時也依這些規格來驗收是否施作正確,
將來才不會產生糾紛。
就如FREE大所指的例子:
freemandesigner wrote:
假設業主的客廳要家庭劇院,那是否代表,設計師要懂甚麼是頻率響應,駐波,殘響時間,高頻震盪...
以這個例子來說…
如果業主購買的僅是三、五萬一套的基本入門款家庭劇院,
也許只要簡單規劃出功率適用的擴大機、喇叭、喇叭線材、訊號線材、喇叭位置即可;
但相對的,
如果業主是對音響極重視的發燒友,
他希望設計師為他設計的是一套要價五、六百萬的高級音響的話,
那麼他想要求設計師懂得什麼是頻率響應,駐波,殘響時間,高頻震盪,
就是再合理不過的事。
RAY覺得DENNIS大錯誤的是看事情的角度。
我們先看一下DENNIS大的原文:
dennis10 wrote:
重點不是在證照
而是設計師本身對專業的認可
如果才開始談
就發現本身的所知比業主還不如 要如何讓業主信服?
甚至進一步談美學?
基本的地磚、工法
廚具的種類
線材的佈局等等 隨著科技的進步 是一直要更新
拿十年前的工法和業主談
隨便聊個SUNWAVE或CLENNUP都不知道牌子
這樣的設計師...還不如統包師傅...
更何況還敢開高額的設計費....
業主要如何付的出手?
以設計師對某項工種了解的廣度和深度來選擇自己適合的設計師,
這是很正確的。
但是如果只因為設計師不了解某種品牌的遙控器或廚具,
就質疑設計師的專業度不足,
這就真的太偏頗了一點。
也許DENNIS大有心屬的遙控器或廚具廠牌,
那麼找個熟悉這些廠牌的設計師,
也許會更適合DENNIS大。
但是遙控器、廚具的品牌多如牛毛,
一個設計師的職業生涯裡,
有沒有在業績中把每個品牌都採用過個三、五次,
可以了解這些每種品牌、各個型號的優缺點?
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RAY在這個行業十六年,
一次也沒買過SUNWAVE之外,
CLEANUP則是聽也沒聽過。
所以呢?
這很不專業嗎?
RAY除了幫業主裝了不少套的整合遙控系統之外,
這麼多年來也設計了至少百餘套的廚具,
並不覺得不知道SUNWAVE或CLEANUP對自己的專業程度會有妨礙。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