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土有很多種,以日本來說也有很多地方產硅藻土
但適合用來當建材的硅藻土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有
硅藻土的應用面很廣,由農業到軍火都有
以農業來說,它是可以取代一部份農藥
因為有些硅藻土表面有很多孔以外,也很銳利,灑在農作上
有些肉眼快看不到的生物或害虫的幼虫,一爬過它就像千刀萬刮
用於建材的硅藻土就比用在農業上的貴上許多
因為要用在建材上還有調色、耐久、易施工性等等考量
如果買了農用的來當建材,卻質疑它不好施工也不對吧?
建材用的硅藻土,如果要你自己加水泥或其它的材料
你買了個淡黃色的,加了水泥會變什麼色?
農業用的硅藻土商品可以參考下面
http://earth-project.net/svitamin/kodawari.html
http://tamagoya.ocnk.net/product/239
前面已經說過了硅藻土的應用很廣
它在室內可以吸附有害物質,同樣的在危險工作環境中也會利用它來降低風險
化學實驗用最多,用完了要處理就很麻煩了
日本對硅藻土建材有 MSDS 的把關
建議要用硅藻土還是買有品牌專業的,不要買來路不明的
買到農用的還算好,買到化工廢料,還往家裡塗就慘了
其實就在我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家名叫「樂活珪藻土」的(台北市松江路上)
但是我天天經過,卻完全無感,因為我心裡一直覺得這種東西應該不是我這種小小上班族可以負擔的。
後來看486爸爸的blog,得知了珪藻土這東西其實可以調節室內的溼度與溫度後,心裡就很响往,
但打電話去486的廠商一問:材料一坪要3500,如果要再叫工的話,工錢一坪是2000起跳(當然,坪數愈少就愈貴)
所以家裡之前大整修時就沒有考慮,畢竟這是很奢侈的一種享受。
(有了頭髮誰想要當禿子?我當然知道健康無價啊,但是花錢時也須要惦惦自己的斤兩才是)
但整修後也2年了,突然很想預支一下年終獎金來塗珪藻土,所以又再次打探了資訊,
得到了下列的訊息:
一、廠商甲:1. 珪藻土不能施作在「木板」上。2. 珪藻土是用強鹼(???)塗作在牆上的,每坪連工帶料是4500~6000之間。
二、廠商乙:1. 珪藻土當然可以施作在「木板」上。2. 什麼叫用「強鹼塗作在牆上」?不了解。3. 每坪的料是3500,工請另外叫,但「我們」有特約配合的工班。
三、廠商丙:1. 珪藻土不建議施作在「木板」上,但我們有「珪藻磚」,但不能裁切......(不能裁切?那如何貼在牆上呢?).............
各位,光是一個藻土能不能施作在「木板」上,就眾說紛紜,真不知叫人怎麼過濾資訊。
我當然也了解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但,總不想自己變成「盤子」。
如果有哪位達人願意賜知這方面的真實情形,那真是大恩大德啊。
again!! 土就是土!! 如果要我說實話, 我會告訴你, 矽酸鈣板的吸水性比矽藻土還好, 不信的話你去噴個水霧就知道!!
親自噴過後你會傻眼, 水霧噴過, 矽酸鈣板立即吸收, 完全感覺不到表面有水分, 原因很簡單, 因為矽酸鈣板裡面含有一堆的矽藻土.
矽酸鈣板一片才多少錢? 如果說所謂"建材用"矽藻土真的貴成這樣子, 矽酸鈣板價錢應該變十倍吧. 我查到矽藻土只分"食品級", 跟"工業級", 就是分可不可以吃啦, 要到食品級的話整個處理過程就要很乾淨, 所以價錢會變很貴. 工業級裡面就沒有在細分了, 除非是自己想辦法來分, 怎分? 差別在哪? 這會是個很好的問題.
不過矽酸鈣板只能做為內材, 因為不好看, 當然, 有設計感的話或許會很棒! 像某些motel或溫泉館就會把矽酸鈣板做整面牆, 後現代風也很不錯!
好, 回到木頭上, 到底可物可以施用在木頭上? 當然可以!! 但是癥結點在"水"!! 因為矽藻土會吸水氣, 木頭也怕水, 所以當你把矽藻土施工在木頭上時, 你會發現木頭容易潮濕. 就像你把濕衣服穿在身上, 因為衣服會吸水, 長時間下來你的皮膚會長濕疹一樣, 當木頭受潮了, 就容易爛, 整個牆面會破掉.
那怎麼辦? 做防水.
想辦法在木頭上先做一層防水漆, 讓木頭跟水氣絕緣, 之後再把矽藻土上在防水漆上, 水泥牆也一樣, 如果是老房子, 尤其是有長壁癌的, 為了讓矽藻土是吸收室內的水氣, 而不是牆內的水份, 最好是先上一層防水漆, 而仿間目前處理壁癌的大都是強鹼性.(因為壁癌是酸性的水化合物), 這應該就是你問到的強鹼上牆了.
vivienne168384 wrote:
謝謝版大開這個版,這...(恕刪)
vivienne168384 wrote:
謝謝版大開這個版,這...(恕刪)
vivienne168384 wrote:
謝謝版大開這個版,這...(恕刪)
我支持您對於木板上塗裝硅藻土的看法
但對於室內有壁癌的水泥牆面要塗裝硅藻土前必須先上防水漆這方面.....則有不同的意見
要談壁癌的防治
先聊何謂壁癌.......
白華(Efflorescence) 俗稱壁癌
主要的原因是牆面的滲水。我們蓋房子所使用的混泥土裡面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結晶鹽),因為各種的原因造成牆面的漏水或是滲水時,比較嚴重的是直接看到滲水,而比較輕微的是牆面潮濕,滲水析出混泥土裡面游離的鹽類(water-soluble salt)以後,水分蒸發消失,鹽類在牆壁外面重新組織,再結晶,形成白色(通常是白色),粉狀或是針狀的結晶物。
白華的成分以及它的表現形態,因為混泥土材料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表現。因為析出與再結晶的成分模式不同,而會有粉狀、針狀、甚至海綿狀的組織結構。而這些白華的成分取決於建築時所使用的砂礦與岩礦,常見的游離的鹽類有氯化鈉、氯化鉀、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等等。
不斷結晶的力量很大,會把牆面原始的水性或是油性的塗料撐開來,造成牆面油漆的剝離。 (小面積或是大面積的剝離)
這些白華除了有礙觀瞻以外,最討厭的是它揮之不去。好不容易擦乾淨了,或是重新上漆,過了一陣子,它又回來了。下一次再改用油性的水泥漆,或是用矽利康膠 (Silicon) ,或是PU膠(Polyurethane)去防堵。擋不了多久,它又回來了。甚至內牆表面重新上一次水泥,過了一陣子,它又回來了。所以以前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白毛,只知道這是醫不好的,所以叫它”壁癌”。

圖(一)水性水泥漆牆面發生壁癌景象......漆膜會產生粉化

圖(二)油性水泥漆牆面發生壁癌景象......漆膜會產生剝殼
也就是說,如果採取防堵的方式(塗裝防水膜)來防治室內的壁癌(大多數的防水底漆都是成膜型的)
日久必定擋不住壁癌白華結晶的力量........一樣會成片剝落
ps::室內塗裝防水漆來克制壁癌,雖非絕對無效,但僅是治標方式,要想真正根絕.....仍需另覓他法
個人比較推薦牆面打毛+矽酸質系滲透修補型防水材......這是另話
所以,在有壁癌的牆面,直接塗裝硅藻土
是反而可以運用硅藻土多孔性質來疏導壁癌的
我改天再去以前做過的客戶家補圖上來
1. 矽藻土原材不加黏著劑是無法施做的! 不要再相信甚麼哪裡產的土才可以用.
2. 添加的黏著劑會改善施工性, 但會影響吸付功能.
3. 正確的黏著劑應該以植物性或礦物性, 就是乾掉後不會堵塞呼吸孔.
抱歉, 原文有點長, 但很受用
http://www.qddaqin.com/n/2011-8/content-42.html
輕鬆鑑別矽藻泥優劣――望、聞、問、切四部曲標籤: 矽藻泥矽藻土壁材弱鹼性矽藻泥第三代矽藻泥PH值與硅藻泥如何鑑別矽藻泥質量
作者:大秦矽藻泥品牌運營總監瞿世清
這兩年,隨著廣大消費者對於室內環境和健康的關注,一種新型的功能性裝飾材料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這就是矽藻泥藝術壁材。這個產品從開始出現到現在也有將近10年的時間了,對於這個產品的發展歷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中國矽藻泥產品的成長階段»(http://www.guizao.net/ baodao/gzn/2011/0817/3450.html),各大行業網站也有轉載,這裡不再贅述。
一種新型裝飾材料的誕生、成長與成熟,和人的成長一樣,需要一個必經的階段,這個階段難以跳越。這兩年是矽藻泥行業的快速成長時期,也就是某矽藻泥廠家總裁所說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比喻很形象,也就是說生產廠家有各有各的配方,沒有形成一定的行業標準。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矽藻泥產品才是優質產品呢?市場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矽藻泥作為一種裝飾材料,功能不功能不是很重要,所謂的功能性不過是一種噱頭,但它作為一種裝飾材料而言,應該具備它的裝飾性能和實用功能,比如一定要耐碰撞(結實)、耐擦洗(好打理)。
所以有些廠家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之下,就在矽藻泥表現力和物理性能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所謂矽藻泥的外在表現力就是指矽藻泥施工以後的外在表現形式,即產品肌理感;所謂物理性能是指產品的和易性能、施工便利性能和乾燥後的表面耐壓、耐磨、耐水等綜合實用性表現。
我認為這個是矽藻泥行業不成熟階段的一個必然產物。這個和矽藻泥所用原材料—矽藻土的物理結構有一定的關聯,矽藻土因為自身物理結構和經過粉碎、煅燒等工藝,其自身基本上不具備粘性,而且體積重量比很大(比表面積),那麼要把這種產品合成為一種可以上牆的內牆裝飾材料,不做任何添加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加什麼填料就成為關鍵中的關鍵。
從網上簡單搜索可以得到關於矽藻土的基本信息,矽藻土是海洋類浮游生物藻類經過億萬年沈積而形成的礦物資源,被人類發現後經過粉碎、煅燒,用於啤酒過濾、血液製品、美容化妝品、污水處理和核廢料處理等領域,從這個層面來看,矽藻土確實是一個安全、環保而且具備強大吸附性能的自然資源,因為其不可再生性,它同時又是一種稀缺資源。
那麼是不是含有矽藻土的粉體都可以稱之為矽藻土壁材呢?嚴格來講,這樣認識是膚淺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定義方式。
一般消費者會問,矽藻泥中矽藻土含量是多少?這個提問沒有問題,問題是作為一種功能性壁材產品,矽藻土壁材中的矽藻土是不是真正發揮它的吸附功能,即矽藻土壁材在牆面乾燥成型後還是不是具備呼吸性能,這個是關鍵性的東西,如果說因為廠家配方因素,矽藻土90%的孔隙都被堵塞了,這樣的矽藻泥產品又有什麼意義呢?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我認為是。也許這個廠家真的沒有偷工減料,加了合適比例的矽藻土,但又有什麼意義呢?
另外一點,在按照配方添加的過程中,廠家技術人員是不是對每一種所添加的物質都進行過詳細了解,矽藻土無污染,但你添加的東西有了污染,甚至自身含了甲醛等物質,又怎麼保證矽藻泥產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但是,在對矽藻土壁材錯誤的或者是的片面認識之下,導致了矽藻土壁材廠家技術人員在開發產品的過程中走了彎路,比如說,要增加矽藻土壁材的強度和乾燥後的不可逆性(耐擦洗),必須要添加粘附性強的物質和鹼性物質,原理很簡單,就是含氫氧化鈣成分的物質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緻密結構的碳酸鈣。這個過程是化學變化,當然同時也是自然失水的一個物理變化過程。這種產品在冬天有假幹現象,也就是說看似乾了,其實水分沒有揮發掉,被“鎖”在矽藻泥裡面,因為乾燥不均勻,表現為有的地方顏色深,有的地方顏色淺;另外因為游離鈣離子的析出問題,在表面很容易形成結晶想像(也就是泛鹼),同樣加重了花色現象。
花色現像是一個表面的問題,深層次的問題是因為結構緻密的碳酸鈣的形成,造成了矽藻土的嚴重堵孔現象,這個是致命的因素。矽藻土加了,但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但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消費者花大價錢買了一種中看不中用的產品。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種配方方向的矽藻泥在施工過程中也對施工工人造成一定的傷害,有工人反映說,矽藻泥這麼環保、有功能性的產品怎麼會燒手呢?他們很納悶也很疑慮,甚而至於表達了對矽藻泥產品的強烈質疑。我在百度貼吧和矽藻泥行業交流群經常看到施工人員的疑惑。問題在於,工人懂施工,但不懂配方,他們無法知道廠家到底在矽藻泥裡面到底添加了什麼物質。
強鹼性的物質肯定會對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建議師傅們在施工強鹼性矽藻泥的時候一定要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比如戴乳膠手套進行防護等。
綜上所述,怎樣定義矽藻泥產品對於矽藻泥生產廠家來講是一個配方方向性的選擇,對廣大消費者來講更是至為重要的事情。
好在有些廠家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也在產品的研發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有幾個關鍵的問題需要大家注意。
怎樣看待矽藻土壁材中的粘結劑問題,有些廠家講“無膠上牆"技術,我對這個提法持保留態度,如果這裡的"膠"是指化工膠粉的話,我贊同這個提法;但如果是指一切形式的粘結劑的話,我反對。
我認為,作為生產性的企業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弄一些無厘頭的概念來忽悠消費者。
在矽藻泥採用粘結劑的備選方案中,可以是礦物成分的,也可以是植物成分的,當然也可以是化工的膠粉,如果選擇了化工的膠粉也不必緊張,如果能夠符合室內建材用的適當產品,也不是絕對不能用。經過科學、嚴謹、謹慎的對比後,我們選擇了植物性的粘結劑,可以達到食品級的安全等級。
和我們一樣,一些企業在矽藻泥研發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對於矽藻泥產品而言,功能性應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矽藻泥產品應該也必須保持其強大的呼吸性、吸附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矽藻土的強大吸附性能得到發揮。那麼,這個工作應該也必須在配方上下功夫。
作為研發人員,我認為應當使矽藻泥的干燥過程保持一種自然地失水過程,而不應當是一種化學變化。自然失水然後乾燥成型,如同田野中的天然泥巴,和外界保持空氣流通和能量交換,矽藻土保持開放性和呼吸性才成為可能,因此可以遇水成泥。但作為一種室內裝飾材料,矽藻泥成品需要做到干搓不掉粉應該是基本要求。
另外矽藻泥成品的硬度和韌性可以通過添加適當的無污染的填料物質來實現,這個在技術上不是問題,好的矽藻泥應該是結實而且富有彈性。
關於矽藻泥吸附甲醛、異味等物質後,甲醛怎樣實現分解功能,會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我在«中國矽藻泥產品的成長階段»一文中也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解說和分析,納米級光觸媒材料的應用使矽藻泥具有分解功能成為現實。
那麼怎麼樣或者說通過哪些簡單的方式來分辨這兩種性質的矽藻泥呢?我總結了幾個方法,現一一剖析出來,跟大家做個分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有不當之處還歡迎同行廠家技術人員批評指正。
中國古代醫者對於如何給病人診斷提出瞭望、聞、問、切的理論,我認為也適合對於矽藻泥產品的分辨和質量判定。
第一步:望,就是看店面展板。展板造型美觀是前提條件,關鍵是看細節問題,比如說,顏色是不是均勻?有沒有花色現象和亮光現象?顏色是不是自然?矽藻泥顏色以自然柔和、沒有亮光、顏色均勻為最佳。
這個對於沒有行業經驗的人來講,是最難的。扁鵲也講過,看一眼就知道人有沒有病是最高境界。
第二步:聞,醫學上是指聽聲音的意思,這裡我們沒有辦法聽聲音,就變通一下,解釋為聞氣味。在店面一定要索要廠家的矽藻泥乾粉材料,建議在乾粉和調濕狀態下都要仔細嗅一下,好的矽藻泥氣味非常清新,天然的泥土氣息,而不好的矽藻泥有一種異樣的味道。
第三步:問,盡可能多問一些矽藻泥的相關信息。比如,有沒有相關的檢測報告(游離甲醛檢測報告和甲醛淨化效率檢測報告等)?矽藻泥產品PH值是多少(天然弱鹼性矽藻泥在7~8之間,而強鹼性矽藻泥PH值在13左右)?矽藻泥是如何吸附並分解甲醛的(有沒有額外添加分解甲醛的助劑成分)?矽藻泥施工加水比例是多少(矽藻土壁材和水的重量比以接近0.6~1:1為最佳,根據造型需求加水比例有所不同)?矽藻泥廠家用的是什麼樣的粘結劑?問比較專業性的問題確實是考驗一個品牌矽藻泥產品優劣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
如果消費者對於專業性的東西還不是很了解,我給你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矽藻泥的PH值測試法。這個方法簡單可靠,沒有任何隱蔽性。而且做測試用的廣泛試紙在很多化工商店都可以買到,也可以在網上購買。
下面是自來水、天然弱鹼性(第三代)矽藻泥、強鹼性矽藻泥PH值測試的一個對比效果圖,一目了然。
好的矽藻泥應該是天然弱鹼性的,強鹼性的矽藻泥強化的是物理性能,喪失的是實際功能性和呼吸性能。
第四步:切,醫學上是把脈的意思,我這裡引申為實際檢測:比如噴水試驗和實際觸摸感覺,好的矽藻泥(弱鹼性矽藻泥)因為呼吸性強,一個地方可以連續噴水幾十次,而質量差的矽藻泥(強鹼性矽藻泥)只能噴水3~5次,最好的表現也就是8~10次,再繼續噴水的話就會流下來。天然弱鹼性的矽藻泥可以遇水成泥,而強鹼性的矽藻泥因為化學變化的原因,沒有可逆性,所以轉化不了泥巴。
不管什麼樣的矽藻泥,幹搓不掉粉是基本要求,這樣才符合矽藻泥作為一種裝飾材料的基本條件。有一些廠家講,好的矽藻泥因為矽藻土含量高,所以有輕微掉粉屬於正常現象,我認為這個解釋有點過於牽強。
綜上所述,矽藻泥產品的優劣是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來進行檢測的,第一位的絕對是材質,不然就失去了做矽藻泥產品的實際意義;千萬不能只靠表面效果來選購矽藻泥產品,矽藻泥的施工方法大都藉鑑於藝術塗料,如果只看表面表現力,我感覺矽藻泥產品還要在工藝上繼續向質感塗料、藝術塗料學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