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裝潢受害者

我來發表一些意見,純粹發表,不是幫誰辯解,因為我住台北,不認識台中的設計師,我只是一個相關行業的學習者。

JJ4385 wrote:
除了之前說的明明合約中就是載明牆面皆是塗得利竹炭健康漆,但是設計師完全沒有履約
百分之60的白色牆面甚至塗虹牌白色,

這個合約中有寫的,可以直接提告。
但是最好有照片證明,證明設計師用虹牌的去塗。

像這種事情,為了避免糾紛,我在監工的時候,就會把送來的貨都拍照。
不管是磁磚還是馬桶,多照幾張相不浪費底片錢,萬一出事也好交代。尤其廠牌和型號要照清楚。

JJ4385 wrote:
客廳天花板間照,轉角接縫處都是很大的一條裂痕,補了再補的結果


木板接合處大多會裂,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裂。只是像你這樣裝潢完沒多久,就發生裂的情形,很難令人接受。所以這種東西就是要在事前都告知屋主,才能減少糾紛。工程這種東西沒辦法做到完美,說實話,我覺得大部分的案子,都是屋主睜隻眼閉隻眼交代過去的,因為大家做到後來都變成好朋友,好朋友彼此之間不會計較太多,大家都是互相幫忙;但如果跟屋主關係沒搞好,做得再好也會被挑出毛病(奧客的例子可以舉一些,但這不是我發文的重點)。

關於裂縫的問題,我想可以請專業的木工或油漆達人,教導怎樣的工法可以延長油漆裂痕的發生時間。
讓看到這抱怨文章的網友,可以學到以後要怎樣告訴他們的設計師或工班,採用哪種作法,才能避免同樣的悲劇發生。

JJ4385 wrote:
除了櫃體當初合約中載明深度40CM,但設計師偷工減料,實作33CM,害機體幾乎都放不進去,

一般的櫃體,標明寬度60,標的都是完成面的尺寸,不是實內的尺寸。
完成面60,實內可能只寬57或56.4。
深度40,如果是含門片的寬度,裡面不扣背板大概有37.5(只扣門片和邊條),再加上背板深度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做電視櫃的話,背後可能有預留跑電線的空間?
我最近幫客戶畫電視櫃,也碰到類似的問題,但我有事先說明:「這個櫃子的深度是跟著柱子齊的,所以深度只有xxx,一般dvd都是36公分深左右,你最好回去量一下你家的電器深度,還是要以你家的為準。如果再做深的話也可以,但是會蓋到右邊這道牆的櫃子,這邊的櫃子寬度會被吃掉xxx......」
我的習慣是事先把優缺點都盡可能的告知客戶,讓客戶做選擇。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就好像有一次裝鏡子,因為那浴室很狹窄,所以把鏡子拉高延伸視覺,讓視覺開闊,結果客戶的媽媽說鏡子做那麼長、上面又照不到,別人花的錢就這樣給他浪費.........


JJ4385 wrote:
書房的系統櫃中,設計師自做主張的挖了個洞,弄個不知名的燈,但是洞也像狗啃的


這樣的東西我們俗稱「破口」
但正面看不到的地方,不收尾讓他破都是常有的。就好像之前有人質疑,天花板間接照明上面,沒蓋板沒刷油漆是偷工減料一樣,其實一般都是這樣做。
你這個是因為後來才加,才變成這樣,設計師可能覺得這樣效果比較好,你們會喜歡,結果卻弄巧成拙了。

JJ4385 wrote:
浴室置物架,不知是否因為我花的錢太少,將近3千大洋一個置物架.使用不到半年就生銹成這樣

JJ4385 wrote:
所有的設計師提供的幾乎都已開始生銹,門框的五金


這兩個可以放一起回答。
先說浴室五金,如果是日日這個品牌的,打電話去客訴可能有點效果(可能而已,我還沒打過),因為他們就是號稱電鍍比別人厚,才賣那麼貴。
一般的電鍍就不要太期待,還有設計師提供的五金,爛產品是真的會生鏽得很快,又容易變形。
可是如果,如果在清潔的時候,曾經用過「磁磚清潔劑」這類東西,這種東西很恐怖,有次我在公司大掃除刷地板,就用了這個,一個勁兒的埋頭苦刷沒發現,當刷完才驚覺:公司所有的鍍鉻水龍頭,通通蒙上一層垢,連進口不鏽鋼水槽也都是霧濛濛和水漬的痕跡,明明就沒有沾到水;不得了,趕快把所有東西都擦乾淨,還好輕輕擦就掉了。
後來就回家過年,過完年回來,沒注意到的不鏽鋼門檻,那些霧濛濛水漬邊緣,已經開始咬出一圈圈的鏽斑......還有我的眼鏡,當天就有發現,也出現了一個個的小洞,指甲摳起來都有感覺一坑一坑的,所以以後就再也不敢用那麼濃的磁磚清潔劑了...何況我吸入多少

所以我常常強調「不鏽鋼也會生鏽」尤其最怕清潔人員用沾清潔劑的抹布擦五金,乾了之後那些清潔劑都變超濃,超會咬。

如果你買的產品是電鍍比較好的,例如台灣日日的掛件或丹麥damixa的龍頭,就算被咬也很容易可以擦乾淨,甚至只用抹布就可以。
如果等級差一點的,光用抹布擦不掉,就去買汽車用粗蠟,圓圓扁扁的那種,沾在布上去推,就跟新的一樣了。但如果是鍍鉻塑膠皮的水龍頭或五金,這種方法就沒救囉!


再回到你的主題,我覺得這些東西都不影響結構和安全,大部分是美不美觀、好不好看的問題;而且「幾乎沒有補救辦法」,要達到你的要求,幾乎就是重新做一次。所以這種情形下,要要求設計師補救,他沒辦法補到你滿意,而且他也不會願意重新拆除施工。就算另外花錢請人處理,也很難;老實說,不中聽的,外面的工班光聽到你的描述,可能第一印象就不好,敢接的應該不多。

也許我的回應沒辦法安慰到你什麼,可是油漆的部份,他收竹炭健康漆的價錢,卻給你做虹牌的,這點你要告他或扣錢退款,絕對站得住腳。其他都不用爭,光跟他爭這點:全室油漆退費就夠了。
後來我得到一個情報知道一件事

很多阿貓阿狗都可以當設計師

這也是我為甚麼都想買現成的來用就好

找設計師一定要找本身是建築系畢業的有許多CASE或多年經驗的

才可行


sam31439 wrote:
後來我得到一個情報知...(恕刪)

其實這個問題的重點
並不在於設計師是不是本科系
而是在於設計師處理事情的能力

我本身也不是本科系的
從事設計這行也有近10個年頭
也不曾做出過這樣的案子.....

建議要找設計師的大大們
不要草率的決定案子要發包給誰做
多找幾家談看看
若是懶得找
也要多跟設計師碰幾次面
看設計師的談吐就可以大略知道是否實在

有些設計師說得一嘴好設計
什麼東西都會跟你說沒問題
但等錢收了就什麼都是問題

也有設計師也許業務能力不強
但針對你的問題都可以幫你預先設想
並在設計發想時就將問題避免掉

可以在丈量時先告知設計師你的需求
但細部可以不用交代得太詳細
比方說:
1.你希望的格局---如幾房幾廳幾衛,但不用告知你想要怎麼擺(這是設計師應該幫你想的)
2.特殊需求---承上點,有些人會請師父看風水,所以床位擺放會有特別的方位及方向
3.使用成員---知道使用成員數量及年齡層,才能規劃出更符合你要求的空間
4.大約預算---不用告知詳細預算,只需大約範圍,才不會100萬預算卻給你300萬的裝潢

基本上以上四點有先告知的情況下
在第一次談圖時就可以知道這位設計師是否有認真幫你規劃
如果畫出來的圖跟你想像的沒什麼差別
那就不用找設計師
可以自己發包了

如果設計師的圖跟你想像的不同
且設計師能將他的發想告知你並說服你(當然要符合你的使用需求)
那代表他已將你想到的都先考慮好了
希喜你找到一位好設計師

如果設計師的圖跟你想像的不同
而他也無法說出他的想法
甚至連你當初提的需求都沒有考慮進去
那就趁早換一間吧

總歸一句話
前期的共識是很重要的!!
若前期就無法達到共識
一旦簽約後落差只會更大!!!
站在另一的角度看這件事.提供板主參考
有關銜接處的裂縫.有可能是氣候影響(熱帳冷縮)的緣故可補救的(承包者理因負責).2種不同的材質賢接觸的裂縫.是技術性的問題.(有經驗的師傅懂得如何補救)壁面出現的裂縫問題須看何種原因造成(該批土的該補的都有做.那就是水泥牆本身的問題.不是由漆師傅的問題.沒有任何一位油漆師傅敢說水泥牆批土後永遠不會再出現裂痕).有些部分的因該沒有考量材質(溼度).故才會發生生鏽的問題.有些真的是沒注意到細節.不管如何當初的承包商理因要處理修繕才裝潢半年.希望你與承包者有圓滿的結局.
祝一切順心如意
hI,非常謝謝這麼多01的好朋友提供的建議與想法..

其實我想說的就是,我也不是因一次事件就推翻這家設計公司,三個多月了,中間有太多細細節節,單說人的問題,我已經被設計施放了20次以上的鴿子..另外,實體部分的問題,櫃體門片明明就是講好黑色,竟然訂成白色.櫃體顏色也做錯,浴室明明就要拉門,還是做成一般門,羅馬簾沒車好重車了三次.朋友來到我家都搖頭..身為業主的我,其實已經妥協很多..只是為了要求一個圓滿的結束.
除了妥協之外,很多地方其實也有給他們補救的機會,譬如天花板的接縫裂縫的問題,有找油漆工來重塗
但是,過了兩天又開始裂,每次越裂越大..讓我很頭痛,再者,設計師幾乎都不接電話的..
況且在重複修補過程中,並不會覺得設計師是目標再將問題解決反倒是覺得他目標在推卸責任,所以才會對這家設計公司心死了..
(P,S我昨天有找另一家油漆公司來協助天花板裂縫的問題,他們是用"玻璃纖維"類似樣的東西先貼在裂縫處,再上漆.這樣處理好像讓裂縫就不會那麼明顯..)

我覺得關於設計這行業,真的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背後團體來約束,
,連這次是找曾入圍百大設計師的設計師,都會遇到這麼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業主真的很辛苦,從一開始要認真study自己都不會的設計裝潢業免得受騙,到最後還要涉獵法律.如果要走上司法訴訟之路...這不應該是常道吧...只是正向的希望台灣的設計業可以更進步,至s少讓業主可以買的放心,用的安心,thst's all....

也祝01的好朋友們都可以順利圓滿的裝潢...
準時是基本原則,不守時不只是浪費你的時間其實是他不"誠信"



P,S我昨天有找另一家油漆公司來協助天花板裂縫的問題,他們是用"玻璃纖維"類似樣的東西先貼在裂縫處,再上漆.這樣處理好像讓裂縫就不會那麼明顯..)

其實牆面天花裂紋百分百的會出現,只是大小的問題,細小的收縮紋路不用處理也無法斷根,好好說明業主多半可以接受,你上面的補法同理短時間可以,長時間或平或凸,最後再裂開但更小。材料本身的收縮膨脹結構的應力集中鋼筋混凝土都會產生裂紋,油漆是檔不住,也蓋不滿,所以修補是可以縮小不能斷根,除非沒有地震,沒有溫度變化。


天花板的裂紋也可開孔補強轉角的結構,裂紋開深Ⅴ溝填AB膠,加抗裂膠帶披土上漆,這對較大的紋路是正辦



一般交屋時設計應告知業主現在看不到裂紋但你只要進住開冷氣連續始用就會有裂紋產生,我們一個月後會再進場做修補,順便把你搬家碰傷的地方補好,當然尾款也是l個月後再請。
家的美容師 wrote:
我覺得關於設計這行業,真的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背後團體來約束,
,連這次是找曾入圍x大設計師的設計師,都會遇到這麼多不愉快的事情,..


也許x大設計師有些是真材實料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哪裡來的x大設計師?誰選的?哪個單位評鑑的? 評鑑標準是什麼?接案量?接案單價?還是其他?

我有認識設計師,他跟我說,他接到某雜誌的電話,問他要不要入選x大設計師。
大概是電視節目一集20萬,雜誌專欄刊載3篇還是幾篇,總共xx萬。
他後來沒有參加,也沒付錢。
我也才知道x大設計師是怎麼回事,付得多的話,可能還可以成為50大設計師呢!

我在某公司上班,也曾經接到電話,說要採訪我們,一開始還很高興,以為真的有人對我們的產品有興趣,問到後來才知道,原來也是要收錢才報導的,簡單來說就是廣告。

有接過電話的設計師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有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那是置入性行銷而已。
但是不可否認裡面可能有些是真的很行的設計師,雜誌社不跟他收錢,還跟他簽約拜託讓雜誌拍他作品的照片。但是呢!那些照片,設計師都不能用,版權還是雜誌社的。所以設計師完工後,還自己帶腳架和相機幫自己記錄。

100多萬你都可以不計較
那你還有什麼要計較?
錢這麼好賺?
大家都姑息養奸
難怪不肖者越來越多!!!

你不告他!
他就越來愈囂張
受害者就越來越多
看不下去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