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已步入老年 , 大樓 -> 透天 -> 大樓 -> 透天 , 巡過兩輪.社區管理 or 上下/左右鄰居 兩者都不錯, 沒遇過噪音, 惡鄰問題.再回大樓 為的是 高樓層視野, 更新的建材, 規劃 與 飯店式管理.又不捨透天 , 取的是 相似的陵線視野 , 更新的建材, 規劃 與 隱私.大面積的大樓, 樓中樓 or 大建坪, 大地坪的獨棟透天 , 兩者伯仲. IMO.退休用透天 , 記得要有電梯.(曾是籃球校隊 , 短跑健將 , 人老了還是怕樓梯)
2點 wrote:家裡三年前買了3樓半...(恕刪) 看什麼透天厝啦!山寨版的透天厝(一層的面積只十來坪的,要四層才夠一家住的透天厝之謂)我是不選的。寧願買大樓透天厝是「自己的地,獨門獨戶,有前後院,房子沒跟他的連在一起,最多二樓」才算正版
ggtest wrote:建議不要用簡易型的貨...(恕刪) 你說的那種我評估過如果我沒記錯那個弄到好要40幾萬(1-2樓)如果要再增加樓層,費用要再往上墊...不過廠商說不太需要保養就是了我看過家裡有中風的老人在使用這個的確很方便不過價格實在太高了...傳統的電梯我也考慮過不過那個造價更是驚人4個樓層要80幾萬...固定時間還要請人來保養結論==>住大樓、繳管理費
同上一個我也覺得住透天裝電梯和保養維修的錢不如去住大樓繳管理費 ...很多大筆維修或支出都靠大樓裡住互平均分攤 ...那些錢平常每個月管理費都有剩慢慢累積成一大筆金額去支出的像水管不通...頂樓漏水........等很多大樓都是用管理費支出的相反若透天什麼開銷都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表舅從公家機關專任司機退休後.將1/3的退休金拿去買一間倒閉的民宿.原本以為是透天.結果.是一處將近300坪的土地加上3間兩光牌小木屋還有一排果樹.又花近20萬新蓋5房的一樓平房..一大早..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山明水秀..落葉掃不完....累啊..!
非也 !大樓管理費 按坪數 計算 , 透天社區按 戶數 計算 , 後者通常較低.大樓 小家庭 vs 大家庭 (三代以上) , 管理費可能前者高公設如 電梯使用 , 公用電費不依 住家人口 分攤.惡鄰 , 白目....... 造成的大樓管線老化 , 公設毀損 .... 都是大家一起攤透天住家設施 => 自己使用,自己負責.2點 wrote:同上一個我也覺得住透...(恕刪)
我就有一位朋友還買過2次透天的..每次都是那種3樓半格局他就說想買那種有自己的停車空間跟地下室前後有花圃可以種花烤肉聚會什麼的(這種要宜蘭羅東才真的算是)但是台北市週邊要有這種建案的去那裡找呀都是前後一點小花圃的有的甚至沒有地基部份一定跟大廈共用地下停車(現在部份建案都是一邊大廈一邊透天)他家4口人用到的永遠就是1跟2樓原本去他家都去那個4樓(只蓋一半另一半是開放空間)打麻將最後大家都懶的上4樓索性就移到他2樓主臥旁邊那間打(原本2個小孩的臥室)小朋友就趕到3樓去睡後來換了一間更大一點的透天但我覺得換湯不換藥房子角落灰塵很重因為整理起來真的很辛勞最近才又要賣掉不過還沒賣他就又換了一間電梯大樓約50坪(有錢吧!)當初他要買第一間透天的時候就跟他建議說既然那麼有錢何不買電梯大樓頂層樓中樓格局上下2層一層就3~50坪那種空間規劃上比較好否則就買一層直接就60坪以上的也很贊呀弄半天最後還是買電梯大樓我常看到板橋火車站週邊已建好的大廈廣告招牌都寫著68~80坪120~180坪這麼大的房子能有一間該多好呀180坪住起來一定很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