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aychee wrote:
看完後...只有....(恕刪)
謝謝大家的回覆
回覆給 lraychee大
另外想請教一下...客廳的櫃子黑色部份是鐵的材質 還是木頭呢?
櫃子黑色的部分不是木頭是鋁合金,以大型家具來說,我比較喜歡選購用金屬作為主結構的家具類型,主要是因為,就算不搬家,我也常常搬動或整個變遷家裡的樣子,只有金屬經得起常常的拆裝,如果是木頭的話,別說一般的系統板,就算是硬度高的柚木也承受不起常常拆拆裝裝的折磨。如果是不用拆就一個人可以搬動且可以進電梯的小家具就無所謂了
ps 這邊指的拆裝是指螺絲鬆懈及鎖合。
當然也有例外,如之前我買的ikea嬰兒床,其中

圖中可以看到那隻長螺絲(123756)不是像一般家具直接鎖到木頭裡,而是鎖到額外放入的金屬件(121114),這樣的設計就跳過木頭直接鎖螺絲會慢慢滑牙崩壞的缺點,反而是利用木頭較強的耐壓性,也因為這樣大大增加耐用性,再來說一點不少人常常掛在嘴上的,魔鬼藏在細節裡。
請大家仔細回去看那隻長螺絲(123756)的螺紋,在數字123756的37上面,螺紋是不是畫的怪怪的,好像畫錯一樣,沒連續,要不是我裝過,不然我也會忽略掉這點,那支螺絲再怪怪的那邊有上了一點像膠的東西,一看到膠這字我想大家都會想到是止滑用,防止螺絲在經常的震動下慢慢滑動鬆脫,IKEA那麼摳只上那麼一點點地方,整根都上膠不會更安全嗎?也許寶寶有稍微安全些,但我看他們的客訴及退貨電話一定接不完,其實我再鎖的時候,鎖到那5-8mm有膠的地方,我就已經要很用力才轉的動,如果那麼長整隻都這樣難轉我可能會打電話過去罵,有趣的是,最後鎖到底的地方,反而是沒有膠的,會變的很少鎖,為什麼這樣設計?
細想的話,會發現真是有夠聰明的,
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大家再組裝東西的時候,我們是怎麼知道啥麼時候該停,不能再繼續鎖下去了?沒錯阻力,當阻力開始變大且看起來螺絲已經貼平表面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該停了,在鎖下去會壞,但我剛才有提到那一段有膠的地方很難鎖,阻力很大,所以如過一路到最終螺絲鎖到底都有膠的話,大家會搞不清楚啥時該停,因為習慣了高阻力,所以會出現兩種不好的情況,大力士級的,會一路鎖下去直到螺牙都鎖壞,另一些人也是因為不知道啥時該停,可能看差不多螺絲到底的就停,但組裝過的人都知道,如果螺絲沒真正的鎖到底,整個就是鬆的,一樣打回去罵床不穩會搖。
所以在設計上,故意讓你第一次鎖到有膠那段時,螺絲到平還有一大段,大家一看都知道一定還是要繼續用力鎖,努力過了那一小段有膠的地方突然又輕鬆了起來,但螺絲離鎖到平,也還有一小段,所以會繼續到底,回到以往大家習慣的鎖螺絲經驗,所以每顆螺絲都會正確的到定位。
問題又回來了,.................在正確定位時竟然不是有膠可以防滑的那一段,那不是不能止滑脫,這整件事是在搞笑嗎?
當然不,再回去看看上面那張圖,這嬰兒床要散架的話,一定是要螺絲(123756)完全脫離金屬件(121114),如果沒脫離,也頂多只是鬆動但不會有安全問題,想想我們花了那麼大力氣才把那段有膠的鎖穿過金屬件(121114),就算螺絲開始滑動,也頂多反轉出來到開始有膠的那邊就過不去了,當時在做的時候就很佩服這設計。
不好意思又寫了一堆
因為我真的太愛看各種小設計,我覺得這些家具或電器的小設計,遠比師傅手路或純外觀設計有趣多了,但我知道很多人看了會頭痛不喜歡,所以很少提,不然不知道可以寫多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