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想到之前特地購入日本五金等這類東西不會裝的師傅一堆

找會做的人比找知道的建築師更難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shinemarcia wrote:
這種設計有可能是考量到配管方便,共用管道間。

zola wrote:
這樣的設計, 應該是讓管道集中的構想為優先.

其實也只是省下一條糞管、一條排水管與一條浴廁的排氣通道而已
如果有管道間還好,我在台北看過的,是連管道間都沒有,直接埋在牆內。還好那間算邊間,不然哪天馬桶不通又塞在主管線時,那就有得修了

雖說一般小公寓本來就不大,但這種兩間浴廁擺在建築同一側,而不是擺在東西兩邊,完全沒有考慮到公私之間隱私的設計,其實也出現在不少售價上千萬的豪宅身上(每次看人家房屋廣告,我就先看它浴廁怎麼擺)


shinemarcia wrote:
這種設計有可能是考...(恕刪)


得到大家的意見, 直接的讓我了解很多!!

這邊想請問 shinemarcia 一下!!

關於衛浴上, 經由這些討論, 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了!!

但對於日式的室內設計的 "客廳" 和 "房間" 和 "廚房", 不知道能否和您請教一般都是怎麼做的啊??

另外對於您的日式建築, 不知道是否有成品照片, 可以學習一下這種日式風格!!

謝謝!!

Cagoldwin wrote:
最近去了一趟日本,...(恕刪)


我家裡就是把廁所和浴室分開,我先生超介意泡澡的時候轉頭就看到馬桶!

先不說管線要打掉重練,這樣獨立出來的廁所+牆面會吃掉不少室內空間
不過設計師堅持廁所也要做防水我就搞不懂了,那邊頂多偶爾洗地板會弄濕,8成時間地板都是乾的也要做嗎?

不過好處是泡澡的時候我先生可以帶酒進去喝,如果裡面有馬桶,應該沒人會想在馬桶邊吃喝吧
礁溪老爺或是日式溫泉飯店

或是想看看電視上愉快泡湯的畫面

泡澡時都不會看到馬桶,泡澡和上廁所是兩件事...

古代茅坑也是在另一間房阿~~~只是現代地小,就通通整合進一間了

現在講求生活品質,又開始注意到這塊把它分開了
馬桶上面有洗手台,主要是為了省水,省空間是其次(他真的不是被設計來省空間的)
當你馬桶沖水的時候,我們水槽就會補水
台灣補水是在裡面補,二合一的就是從上面的水龍頭流出來,再流入儲水槽
水槽補水大概20秒以上,應該能滿足單純洗手不用肥皂的人
這樣就不用額外去開水龍頭,藉此達到省水的效果
(如果手還沒洗乾淨,那就要再沖一次水.......)

如果上廁所會使用肥皂的,這系統就比較不適合了,因為時間不足以讓你洗乾淨

這東西的壞處.....儲水槽容易髒,上面沒有辦法放衛生紙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ytldylan wrote:
馬桶上面有洗手台,...(恕刪)


嗯!! 也是這樣!!

這個做法是好, 但也有它的缺點在!!
mark
Cagoldwin wrote:
最近去了一趟日本,...(恕刪)
Cagoldwin wrote:
得到大家的意見, 直接的讓我了解很多!!
這邊想請問 shinemarcia 一下!!
關於衛浴上, 經由這些討論, 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了!!
但對於日式的室內設計的 "客廳" 和 "房間" 和 "廚房", 不知道能否和您請教一般都是怎麼做的啊??
另外對於您的日式建築, 不知道是否有成品照片, 可以學習一下這種日式風格!!
謝謝!!


一、
一般的日式集合住宅,非豪宅,大部分都是一條直直的走廊,好幾戶人家,一進門有「土間」就是玄關,這邊有時候會比較低,然後才踏一階進入家中。這樣的優點是:
1.踏一階可以直接做架高地板。
2.外面的灰塵比較不會被鞋、被風帶到家裡來。

二、
進門的走廊通常都有廁所的門,其實這樣非常方便:
1.沒有廁所門沖餐廳、房門、廚房的風水問題。
2.管道靠近公共走道,糞管距離短,不易阻塞,檢修方便。

三、
客廳和廚房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優點有:
1.增進家人互動。大人在廚房也可以顧到在客廳玩的幼兒。
2.室內空間感變大、變開闊。
缺點:
1.油煙易擴散
2.風水忌諱廚房沒有門。但是可以透過半開放的設計,搭配拉門改善。要注意爐灶一定要有靠。
如果家裡有規定吃飯不能看電視,可以獨立弄一個餐桌吃飯。如果習慣吃飯一定要配電視,那省了餐廳 空間更大。家庭成員少可以用吧台取代餐廳。中島也是妙用無窮的東西,親朋好友可以一起聚餐、一起處理食材,也可以兼工作桌。只要不接水,中島可以做成活動的,沒用就靠牆當吧台。(活動中島這想法跟日本無關)

然後就是衛浴的部分,像之前講的,更衣間+洗面化妝台+洗脫烘+毛巾收納+清潔用品收納在同一個區域。
日本比較少人相信風水,所以在拿日本格局來台灣參考的時候,要注意去避免以下幾點:
1.穿堂煞
2.門對門
3.沙發無靠
4.廚房無門
其它就是房子本身格局和屋主命格的事情了。
日本有些設計是為避免管線結冰,這個在台灣也不用考慮。

依照日式的格局規劃,好像衛浴面積變大了,但實際上,很少有人同時洗澡又拉屎,所以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情就佔掉有兩三種機能的空間,我認為這才叫浪費。
而且仔細想想,日常用品的體積還是存在,只是通常都東塞西塞,要用的時候才從各個區域拿出來去浴室用,實在蠻不方便的。
衛生紙就收馬桶上,多買的牙刷牙膏肥皂沐浴乳就收浴櫃下,毛巾們就收洗衣機上,不能吃的清潔用品也統一收納,才是安全衛生的生活方式。

嗯!! 日本的房子, 在玄關那邊都會整個做高起來!! (亮燈處是浴室, 而浴室旁那個房間是廁所!!)

但這種情況, 在台灣好像比較少見到, 那一般在台灣的公寓, 有可能這麼做嗎??

謝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