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開箱)老師傅手作原木桌+長凳

想必師傅的做法是先點一道瞬間膠.然後打磨再點一道再打磨吧.最後磨平吧

不過瞬間膠下去的當下
那一小道的接觸的木頭已經變質了
木頭毛細孔會吸進瞬間膠
然後會冒煙.硬化.起了化學作用


還有桌面最佳作法請搜尋板上"榫接"文章
dlangel wrote:
想必師傅的做法是先點...(恕刪)


了解~小弟受教了(實際上師傅用啥工法小弟真的不太懂)
近期還有機會要請他做穿鞋椅 餐櫃 床架等會要他注意的!!
多年前在香港澳門幾處整理老硬木(酸枝大宗,少數明黃花梨
與民國後的花梨家具)的小工廠駐廠看了幾個月,一個結論是
白標的存活率極低。時間的洗禮,藏在桌椅底下,桌椅腳內
側的白標,終將蛀、腐,只有極少數能殘存。

白標藏在無關結構且看不到的地方,無傷大雅。台灣這些年
受日本影響,喜歡在大獨板兩側留下白標,這也無傷,最多
是隨時間退去,與結構無關。拼板,拼縫留白標,嗯。結構
相接處留白標,嗯。

硬木家具的白標多久會蛀腐,不一定,幾個月,幾年或幾十
年,少數中的少數可以撐更久。沒人說得準。

木頭硬,所以它的白標不蛀腐?這師傅是神吧。
we543543 wrote:
多年前在香港澳門幾處...(恕刪)

千錯萬錯都是小弟的錯,是我堅持要老師父把
白邊留下來的。(因為個人看起來有白邊真的很美,也很與眾不同)
在美與實際間拔河,我還是選擇了前者,大大您說的情況小弟會注意的。
若是運氣好用個二十年都沒事那小弟真的是賺到了
看了三天真的是愈看愈喜歡~~~原木紋+自然邊真的是很漂亮
(那三條白邊好像寫了一個川字)



(另一邊看起來好像一隻猴子的臉在桌上)


ww0118 wrote:
家裡也有老師傅做的原...(恕刪)


你這種才是真正的榫接丫..
看似最簡單的"椅條"
每隻腳分半水內外側左右側做的清清楚楚...
這才是正真的老師傅做品...
這種技術現在少人做了...
不知是否連膠都要自己煮...
以前學徒時我曾經也有煮過..XD叫"麵粉糊"
這種膠適用於實木..因為他乾化後沒有彈性..坐起來感覺比較扎實..
不過說真的~~我還是喜歡那種有留自然邊的原木桌!
坊間那種四四方方制式的木桌我覺得好老氣外型真的也沒啥變化!!
現代的人除了重質更會重型呀!!外型不喜歡根本就不會考慮~~



木工工會 wrote:
你這種才是真正的榫接...(恕刪)
ww0118 wrote:
家裡也有老師傅做的原...(恕刪)


最後一張椅子的椅面真是漂亮
但個人覺得最可惜的就是椅腳是傳統的外八腳,若是摸字腳的話那設計感就有出來了~~

farralkimo wrote:
不過說真的~~我還是...(恕刪)


當然每個人的美感不同...
但我看的並非是留不留邊的問題..
而是榫接..
美不美在木頭上本身己經就決定了..
木紋是無法去改變的..
但相對的..工法則是最重要的一環..
怎麼樣接的榫牢固又實用又不失美感..才是最大的功夫..

farralkimo wrote:
最後一張椅子的椅面真...(恕刪)


你可能不知道..八字腳比摸字腳難做很多(非常多)..
摸字型的做法連不是木工底子的都能做..
但八字腳沒有木工底子可沒那麼好搞...
就算現在有裝潢底子的師傅..還有很多不會做八字腳的榫
這種倒三角榫有很高的難度丫..
farralkimo wrote:
最後一張椅子的椅面真...(恕刪)
前幾天剛好去附近的XX家俱參觀,無意間發現了這張有設計感摸字型長凳看了一下價格還真不親民呀






另外請問內行大大們這裡的原木桌家俱也都有白邊呀~~

根據我這禮拜向我的老師傅詢問白邊否會蟲蛀問題他給我的回答如下~若有錯誤請指正
請看圖先




第一張圖原木的白邊完好,但是它旁邊的原木白邊就明顯有蟲蛀!老師傅說若有白邊會蛀的話早就蛀了!!
不會說買回去之後白邊又發生蟲蛀的事情!!(我有點懷疑)

而且他也拍胸埔向我保證~他做的家俱若有蟲蛀他免費幫我重做一張新的~揪甘心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