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
早期剛開版的時候
可以看到很多熱心的設計師或者生產者來回答各自領域問題以及分享每個設計師作品與產品
當然這提供了室內設計業網路行銷的一個相當好的平台..
對於一般大眾而言也可以擷取或選擇需求服務的參考價值
慢慢地發展至今...
可以發現...現在分享的案子品質與數量是每況愈下(現在很少看到高階設計案分享了)...
仔細的觀察可見....
裡面有很大的原因是原有業界生產鏈正在醞釀想讓其產生崩解或者試圖取代
工人個體戶,工班,小包商,統包商,系統家具業者.非正統科班設計師...
原有該是生產鏈中的一小部分充次其中..
原本和諧分工領域產生不該有的侵界狀況...........
以至於資訊混亂狀況不斷,讓原該有的專業網路諮詢平台變質
於是...好的生產廠商與設計者慢慢的離開這個平台或者禁聲.....
對與錯的資訊充次在這整個平台內...
建議一般消費者需要更花心思的去判斷這些回覆的正確性...
不然那天你家結構牆被打光了...你還開心地買飲料請大家喝...
一般人裝修一次住家 大概要十年後才有可能再裝璜一次
設計師與業主的客情要十年才有可能"再續前緣"
不少業主動不動就上網找照片跟設計師說我要這樣做
報好價就被放上網比價
等等業主會做的事情 大家在01上已經看飽了
在設計師這端來看
反正十年才會再交易一次
又殺的很用力
不是抬高點讓業主砍 就是找菜菜師傅亂搞 或是狂接案子趕好賺的
反正雙方都只想當彼此的"以後少連絡"
商空的設計師
很多是在做名聲的
也清楚商空顧客再度消費的頻率高過住家顧客
我近期的一位設計師作一家店面 店開幕當天就又成交四個住宅裝修
(賓客一讚美 他就遞上名片 聽說發掉2盒)
另二個純設計師時間排不勻 或指定配合工班排不出時間
就抵死不接案子
連我找我的木工去依圖施工都要考慮再三
讓我的店家有時只好排隊等施工
作的好 趕的快 協調力高 是商空客戶的基本要求
反正五到八年後就新煉一遍
很多設計師被換掉後都會很傷心
因為他不是少了一個客戶
是少了數十個可能的機會
這我覺得合理...你賣你的創意你賣你的設計..
但經過我接觸過幾位設計師...我跟他說我要怎麼做, 他跟我說不行...
這樣跟他的設計風格不符合...
我很納悶的事, 這房是我要住的,
設計感跟實用性並不完全能劃上等號...我花錢到最後確變成只為了最後讓你拍照上傳當口碑?
再來..設計要錢我真的覺得很合理...
沒講到的細項材料用最便宜的...甲醛含量高的, 大陸進口的...反正拍照拍起來好看就好.
坳工班的錢...只為了自己賺價差...
監工每天的錢都還照算, 但你有每天到那邊看嗎?
結論就是, 設計師設計費要收錢, 監工要收錢到這邊我都覺得合理
但連坳工班的錢也要賺價差, 材料也要賺.., 反正業主看不出來的地方就想辦法省..
省到了賺的就是自己, 最後完工還要拍照當你的廣告??
那這樣廣告費業主要不要跟設計師收???哪一個設計師付過?
所以設計師本身就是個黑心貨, 真的是同意到一個不行
vsuper wrote:
很多設計師都說, 設計無價, 我設計出來的東西就是值這些錢...所以收你這麼貴...
這我覺得合理...你賣你的創意你賣你的設計..
但經過我接觸過幾位設計師...我跟他說我要怎麼做, 他跟我說不行...
這樣跟他的設計風格不符合...
我很納悶的事, 這房是我要住的,
設計感跟實用性並不完全能劃上等號...我花錢到最後確變成只為了最後讓你拍照上傳當口碑?
再來..設計要錢我真的覺得很合理...
沒講到的細項材料用最便宜的...甲醛含量高的, 大陸進口的...反正拍照拍起來好看就好.
坳工班的錢...只為了自己賺價差...
監工每天的錢都還照算, 但你有每天到那邊看嗎?
設計師本身就是個黑心貨, 真的是同意到一個不行(恕刪)
其實沒必要一定要找設計師做,自己來不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或是找個統包找找照片給施工人員看不就搞定
不過有一點我也不是很清楚
政府現在針對建材的甲醛含量不是有控管,目前還有很多高甲醛的材料在市面上賣嗎
方便告訴大家(沒講到的細項材料用最便宜的...甲醛含量高的, 大陸進口的)
大概是那些範圍跟項目,也好讓大家有所防範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lynn6107 wrote:
為何會找設計師,因為大部分業主都是需要設計師的專業設計&監工,不然設計師這一行業早就消失了.但也不是每一位設計師都是黑心設計師,只是太多劣質設計師存在在這個市場,讓業主只能碰運氣賭看看自己遇到的是不是良心設計師.所以這個市場缺的是不偷工減料,一分錢一分貨的良心設計師.(恕刪)
不過版上討論的言論,我簡單歸納幾個重點
1.設計師一定會偷雞摸狗,還沒配合前要先研究怎麼對付他
2.能不要找設計師配合就不要找,其實自己翻翻書看看一些喜歡的設計師作品,就能做出大致上雷同的東西
3.只有自己設計才能百分之百知道自己要甚麼,完全符合自己的習慣跟需求才是好設計
4.設計師接到案子一定會想辦法偷工減料,只有自己找工班來做才能避免這樣的問題
總結:買房子不找設計師,自己設計房子,房子設計出來才是自己要的,花的錢才真正是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沒有概念可以先找幾個設計師來討論看看,報個價來看看,反正不必花錢,不會吃虧)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lynn6107 wrote:
為何會找設計師,因為...(恕刪)
身為作工程同業還是不得不抱怨一下>_<
以我快20年的工作經驗來談,截至目前所做過的Case,比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Case還要多,只有真正的施作者,才知道其優缺點之所在,以及如何讓整個工程更趨完善。
至於設計師,本身也有個感想:不要每次都請師傅來擦屁股!
設計師當然不用自己下去施工囉!但也因為如此,他們在施作上的專業性,還是多少有所欠缺的部份~
真正專業的設計師,除了要想設計、想空間、想實用性之外,最好要對各項施作有概括的瞭解,術業有專攻~感覺不適於設計師的身份吶!設計師身為Case的領導者,如果能懂得和基層作好溝通,就不會有這種"擦屁股"的事囉!但這其間,工頭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說,設計師所設計的東西,一天到晚改來改去,這又算哪門子的設計師呢?或者,所設計出來的東西,跟使用上發生衝突~這也叫設計師嗎?實話說~真是華而不實!
身為專業的施工人員,實在不敢苟同啊!
設計師絕對有義務告知業主,這樣改是否好?會造成什麼結果?除非是業主堅決執意去作,那又另當別論,因為到最後業主反悔時,才有權力請業主自行承擔浪費的人力及料錢呀!所以設計師絕對有告知義務,因為到了最後,只會造成人力的浪費,也增加了業主自己的裝潢費用,這也算是職業道德之一吧!我本身就是因為有碰到這種不會跟業主溝通的設計師,所以我才會"特別"提出來說喔!並沒有指每位設計師都是一樣的囉!師傅們平常工作不僅要花腦力,還要花勞力,帥傅們絕對可以接受正當理由的客變,但一件case同樣的地方改來改去,誰不煩呢?如果設計師懂得體會師傅的辛勞,就不會有那麼多師傅的抱怨了!
很多東西,不能一直停留在刻板印象,過去的木工,就是敲敲打打,完全照圖施工;現在的木工,已經學會"自我提升",很多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作品,充滿著"矛盾",創意也不夠牢靠!
舉例說明:一個桌子,它的高度為75cm,桌子的下緣應留60~65cm,可是有些設計師,卻喜歡把桌子的厚度壓縮到10cm以下,枱面4cm,抽屉只剩6cm,試問這抽屉能用否?(這個設計師還是遠從美國留學回台的喔!)
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確實有其美感,但卻缺乏其"實用性"!
以上論述 大家不妨多去聽聽基層師傅的聲音,到底是對名設計師的評價,是褒多?還是貶多?這或許能給您不一樣的觀點!
不管是在什麼角色,都應像柳樹垂枝一樣,位在高者,應要懂得謙虛!更要懂得尊重師傅,才能讓人心悅誠服!
設計師用主觀的角度去設計東西,發揮自身創意,,這是很好的,但人因工學也因考慮在內(這是基本),並且,更要考慮其"實用及耐用度"!不然設計出來的裝潢,可能無法"保固"很久,不是嗎?
如果以木工的角度去設計及實作,業主如果裝潢使用"一般建材",絕對可以把保固年限拉到2~5年(不含五金耗材因使用者操作方式不同,恐有不當使用,故無法保固),請問設計師能否作同樣的品質保固及工程保證呢?
以下是我曾接觸過的設計公司經驗:
網路票選百大人氣設計師,底下的包商,平均年營業額 2000萬,利潤170-180萬,年平均下來
一場工程利潤約8%左右,其他的利潤全數被"設計師公司"吸走!
賺很大 卻又不把事情做好 包商同業競爭破壞市場行情 只能偷工減料
既然要拿著"專業設計師"的招牌,就更應秉持著"良心的職業道德",不是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