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內心一直認為賺20%很合理..真的...可是20%能換來不偷工減料嗎????
我的整室裝潢做完...工程追加0...扣款0...工班很愉快..我也很愉快....工班說有賺大概20%了...
其實開公司本來就會有所謂的費用...你不是為了一個工程而開公司..那是機會成本...計程車司機也要成本阿..作的好的設計公司或統包說真的忙到不可開交...幫我作廚具的公司..我要介紹我姐姐給他作...他說要排到過完年....挖哩勒....
1個5人的小公司要多少費用??薪水除外其實1個月了不起5萬吧..薪水平均每人算4萬好了..1個月也25萬吧...如果你1年才接到1.2個案件...35%你也活不了....
估價...其實不管是設計師或統包至少都要有點專業吧...如果你沒估到..那業主怎會知道哪些沒估到???
除非是業主設變..否則沒估到不能算在業主頭上吧...如果你連估價都估不準了.怎能期待你可以完成整個案件呢???????
作到一半你說沒估到要加價10萬...我不願意然後???停工嗎????
裝潢案件基本上都不會用到設計業或統包的錢..都是業主先預付的...除非是標案.....
其實好的設計師或統包還是有的..作裝潢最重要是挑人..人對了幾乎都對了...人不對..再利害也沒用阿....
訂合約時仔細看一下最好規格等級或料號明細...別用同級品的這種文字..南亞矽酸鈣板和麗仕同級嗎??白馬瓷磚和冠軍同級嗎???業主也要小心先小人後君子...需錢孔急作一點要你付很多的1定有問題...各自小心嚕....
SR3300 wrote:
設計師基本報價都是成本加上30%以上,單位(如坪數)還可以做做手腳說是管銷、料損、業界慣例。
像是1.2 1.5坪的浴室地坪報成2坪好像理所當然的
這個也是真的,不管木作門、櫃子、假牆、天花板、地板,哪一個沒有多算坪數???也是說損料、慣例啊!!等等的理由,總之就是欺負人不懂!
我的設計師幫我算天花板的油漆外,還另外算窗簾盒的油漆。問題是這部分的面積都是重複算的。我當初問他為什麼窗簾盒的木做價錢和油漆要另外算,說什麼有加強、、、等。但問題是油漆也沒有重複多刷幾道啊!這部分就讓他多寫了五萬元有吧!設計師都不提,我們事後再看也就認了。儲藏室幫我們多加了一個木做櫃,一兩萬吧!(小小一個),我們刪到了,他沒寫上去。說幫我們另外一個儲藏室作一面系統櫃,然後在作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只作了三分之二寬度的櫃子,也是說一堆理由、、、什麼都是他們在自圓其說。所託非人,一開始誰會知道自己選錯人?還設計中心勒!設計總監勒!
最好設計師是做功德的,一毛也不賺!但設計師也是人,也得養家活口,更何況要養公司員工!
為何業主會比價?為何會錙銖計較?
個人經驗發現,業主會難纏,一直改圖,甚至收尾款會有問題,其實問題都出在源頭~接案前期的溝通,溝通不是只是問需求、問預算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此時「教育業主」,這裡所說的教育不是高傲的姿態,而是專業的服務態度。
比價是常態,站在業主的立場上計較也是應該的,與其花時間抱怨業主太機車,不如把時間用來反思為何沒得到業主的信任?!為何會一直改圖?!甚至是如何做能讓業主感受到更有價值!!
開業當然就是要賺錢,不然是作大愛的嗎!?
嫌貴?!相信許多業主真正的重點不是怕被賺,而是怕「被騙」、耽心美夢破碎。一直改圖!?好的設計怎麼會一直改呢!?沒設計意涵、過度附和業主,當然改不完了!
過去帶業務時,一定會給業務員上一堂課:「價格與價值!」
課程大意是~
一瓶2000cc的可樂,在知名便利商店裡賣50元,可是消費者如果去大賣場買的話只有不到40元,有時還特價28元。如果價格是一切的話,那麼便利商店可能只能開在沒賣場的偏遠地區了,怎麼會滿街都是呢?!
其實,根本不是設計師賺了多少的問題,而是設計師給了多少價值讓業主感受認同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