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為什麼台灣的消費者對付設計費這件事這麼排斥?

這麼說好了,這是扭曲的市場產生的結果

有裝潢過的消費者都知道

一樣的材料,過了設計師一手

報價就會貴不少

在消費者的認知,那就是"設計費"

如果材料,施工費用都能比自己問到的低

設計費,監工費另計大家應該都能接受

不過目前的市場不太可能
很多人給您建議了,看起來這個問題確實可以讓大家討論...

其實您的文章反映出兩件事:1.專業人才案量少;2.業主不付設計費。

相關第一點,給您一個說法:做吃的會有客戶上門,是因為一開始裝潢時就掛布條公告週知我們要經營吃的,開店後門面也可以看的出這間店是賣吃的,甚至經過時會有香味引起人的食慾及興趣,這叫什麼?統稱為行銷(您可以把香味當成廣告)!

所有行業跳脫不了業務行銷的範圍,建議您家裡也學習如何行銷、或花點心思在業務推廣,多多公告週知是保持訂單來源的基礎法則!

但是換句話說,一些老店沒做廣告生意一樣很好,靠什麼?靠的是口碑行銷~,因此如果過往有累積一些案場經驗了,理應會有口碑行銷產生的介紹客,如果沒有,這方面是否出了問題?自認為的專業心態是否要調整?為何產生不了口碑效應得到介紹客?

所謂補教名師,只是因為能夠把較為難懂的學理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學生,這就是名師;專業要能夠用讓人聽的懂的方式表達才是大師,否則只是賣弄專業,強要業主配合自己的理念模式更加困難,因為要住的人是他們不是您!

致於付設計費這件事,如果您可以把它當成行銷的籌碼,心裡應該會好過一點,畢竟這是臺灣社會型態養成的現狀,有沒有機會調整?絕對有!就像現在的人也都能接受服務費的觀念,15年以前能接受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但是會變好還是變壞?請專業人士共同加油努力了!



針對標題的答案,吾人一言以蔽之:台灣人普遍認為,"別人腦袋裡的東西都是狗屎與垃圾,自己腦袋想出來的東西才是框金加包銀。"

金宣 wrote:
室內裝修界亂象叢生,劣幣驅逐良幣。 而有「執照」的設計師,在勞工局的技術士考試裡,也只有乙級技術士而已,再高也沒有甲級了,可見這個行業受政府忽視到極點。而室內設計師考題,竟然跟工程管理差不多,現在,我要是跟同儕說我要去考室內設計師技術士執照,一定又成為笑柄。因為我家爸比這張執照一點用處都沒有,請問業主們找設計師時,會問:「妳是有執照的設計師嗎?」我家爸比雖有室內設計乙級的工程管理技術士證照,但這是廢紙一張,因為只有申請公司時可以使用到,對消費者與設計師之間的公信力,乏人問津。
(恕刪)


甲級,以前有,但不知你父親為什麼以前沒有拿到,
之後,快有了,但報考資格好像是要先拿到乙級才能考甲級,
所以乙級的證照重不重要,這個答案我想不用說了。

設計和裝修的考題相似的只有學科吧,
術科的考古題可以去中辦的網站下載來看看是不是兩者差不多,
要考室內設計的證照,除了努力畫圖還是努力畫圖,不然的話,無論考多少次都是考不過的,
拿到以後,就可以大聲的笑之前嘲笑你的人了,因為他們拿不到~~~

最後,原PO角色有點錯置,
然後,祝早日考到設計證照!

我是設計師~但我不是專職室內設計方面的~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及心得:
先說設計師的分類,要分細一點的話有建築設計的、土木工程設計、結構設計、大地工程設計、景觀工程設計、機電工程設計、室內工程設計...等等。每一種設計師都有其專業證照要考。依我觀察在這一版會被提到的通常是:室內設計師(約佔8成)、建築設計師(佔1.5成)、其他景觀、土木、結構、機電的大家都很少提起...但他們的重要性不亞於你們常在問的室內設計師..更有趣的是:出來開業的室內設計師有牌照的很少,有很多是半途出師的,或裝潢公司裡面的繪圖員,或是聰明一點的師傅學個一兩年施工經驗就出來當設計師就接案子的...當然接受正規養成訓練及有過事務所歷練的設計師也不在少數,要如何分辨設計師的基本功力,如果他能即時即興的用手繪方式表達的話(尤其是畫透視圖),前提是要能畫得好,他的基礎工就算是學不錯(因為我們在學設計的基本工第一要求就是要會手繪)。
再來談契約模式:目前情況大部分都是設計+施工綁再一起(但少數也有設計及施工分開的,再另計監工費的)。就是因為設計費不好賺,還是可從施工費中補回來,但是在報價明細中也有包含設計費+監工費等等。
所以問題來了:監工跟施工是同一掛人,你認為品質真的能顧的到嗎??若你只要求買設計稿,施工你自己找工班,你把握可以接受設計師開出來的設計費嗎??還有你自己找來工班的手路能符合到設計的需求嗎?
所以一般民眾對於設計師總有些質疑:(1)設計費會不會太貴?(2)設計師編的預算不會太高?(3)用的材料規格及行情如何不知道?你們會這樣猜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些質疑的累積也是被一些少數不良(偽)設計師或裝潢工班所導致的。
同身為設計人,我倒希望的模式是:設計、施工分開,工班你們自己找,把設計圖給工班估價,也可核對設計師編的預算合不合理。我們就專心在設計上就好,還要現場監工,才能確保裝潢工班有沒有做錯,品質有沒有達到要求,至於設計/監造費怎麼算?多少比例你們能接受?這就是市場機制了,但是一定有人會想砍低、一定有人搞不清楚狀況要設計師先出設計圖來比圖(或騙圖),又不想付費的,所以你認為這一行多好做嗎??....我自己也有相關經驗你們是很希望透網路獲取很多新的規劃設計方面的知識及訊息,找來設計師後也盡可能的問東問西,或拿自己收集到片段的資訊然後要求設計師怎麼設計怎麼弄的...彷彿比設計師還懂...,若是菜的設計師當然願意配合(想多點賺錢機會嗎?),但被騙圖或被乎巄幾次後,很多設計師就變保守了,就像我設計師朋友講的:要裝神祕,不要講太多,讓客戶有想一探究竟的欲望後再來談,所以會有感覺一些設計師再胡亂報價,這也是不得已的阿~
所以阿~大多設計師都轉向與裝潢工班或材料商合作,抽佣金,因為設計費太難賺就只能從工程費抽佣來補了....但是這樣下去如何監督工班品質呢??如何能找一位好的室內設計師,有太多盲點了..
最近家中在裝潢,我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消費者,我以我遇到的一間設計公司的報價來描述我的想法

我的客廳電視櫃原來是靠牆的,我也只打算自行重新到家俱買一個漂亮的電視櫃來用就好,我看上一個3.5萬的電視櫃,介紹的小姐跟我說這是他們店裏最高檔的了,後來請設計師來家裏看過,建議我做一面電視牆,而且位置在客廳的中央,原來客廳寛大的空間頓時被切成一半,這還不打緊,一個電視牆給我報價127,800

報價單上是這樣寫的

客廳複合式電視牆(施工項目)、面貼文化石/含木作隔間/玻璃至天花板(規格說明)、尺(單位)、14.2(數量)、9,000(單價)、127,800(複價)

設計師們,你們能不能告訴我該如何說服我做這面電視牆? 設計費我該怎麼付? 我可是什麼都還沒看到喔.....

重點是,我不知這位設計師在設計什麼? 連我一開始就強調我要我的客廳維持原來的寛敞都自動忽略掉了....


lemon0872 wrote:
RAY大你好
請問你幫人初步規劃時會給人家圖嗎?

會。

原因是我希望業主家人們可以就這張圖充份的討論過後,
隔個一兩天再提供我他們的需求與圖面有不足或衝突的地方,
我才有辦法畫出更適合他們的方案。

這不是唱高調,
畢竟…有時候初次的平面會議,
業主家人並不會全部到場,
這樣要怎麼能了解圖面有照顧到所有人的需求呢?


lemon0872 wrote:
我之前找過的設計公司有的有給~有的不給
不給的是不是怕我拿去其他公司比較阿???

是。

不過…我覺得他們是想太多了。

如果圖畫得夠細心、周到的話,
我相信識貨的業主會希望看到後續的所有設計圖,
也會期望後續的設計圖可以讓他有更舒適的生活空間,
而不會想要只是騙到一張平面配置。

hhc0401 wrote:
我是設計師~但我不是...(恕刪)


我看過最中肯的發言,值得參考!

bebebaba wrote:
設計師們,你們能不能告訴我該如何說服我做這面電視牆? 設計費我該怎麼付? 我可是什麼都還沒看到喔.....

重點是,我不知這位設計師在設計什麼? 連我一開始就強調我要我的客廳維持原來的寛敞都自動忽略掉了....

還是回到RAY常說的那句老話:

一開始就覺得TONE調不合的設計師,
請不要勉強和對方合作,
通常都不會有好結果。


RAY自己的做法是…
在前兩次的平面會議中覺得大家的TONE搭不到一處時,
通常就會在第二次會議結束時直接開口建議對方另洽其他的設計師。
比人面,大多數消費者為何非得一定都要「靠關係」來找室內設計師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0&t=2548504&p=1#33359277

我覺得我在那樓寫的很實際,對某些設計師的路是這樣走出來的

他的消費群也是這樣產生的


不過我覺得風格是一個設計師很重要的東西,我看過幾個他們設計師朋友的案例,每個都有自己的風格,且很獨特,且不太會亂變。從沒看過他們有什麼依照客戶要求的鄉村風、XX風,只有一種就是客戶接受他們所全權規劃的風格。

不過這也跟他們客戶群的社群型態有關,大都是同類型的,基本上先是工作或社交方式相同才會認識,認識後氣味相同的才會成為朋友,成為朋友才會先了解行事風格及人品,有需求時才會相信與全權授予來成案,成案後朋友的朋友也是同類型的,同類型的再轉介紹也是同類型的,同類型的朋友中的朋友也才會接受同樣風格的設計規劃,基本風格就這樣形成了。

因此找設計師,還有一個是要看風格是否可以接受,但也相對的,一般價位且業主意見很多的通常不太會塑造出什麼風格。


我個人也是支持設計師的,因親友就在做,但同時也是很反對設計師的,因為大家都會騙,同時消費者很容易被騙,因為資訊不對稱,無法得知誰在騙誰不在騙

因此運氣很重要。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