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設計師該賺多少?

pworld wrote:
常常可以看到設計師報價或是統包報價常常都是因為有施工風險所以會多報一些,想請問一下施工風險有哪些?



利潤之所在,風險之所在。至於風險有哪些,市面上有關監工的兩本書,要注意的大小
事情洋灑灑數百條,每一條都是風險,每一條深入進去都有很多學問。

那兩本還只是講監工,還沒講到如何施工。

施工如沒有風險,幹麻給人賺,每個業主自己發包就好了。要別人替你統包籌劃施工大小
事情,當然就要有利潤。除非業主自己發包,否則交給統包也是要收兩成。

設計師價錢一般來說比統包高一成,那一成就是設計費。你說統包也會規畫阿,就看個人
的努力了,即使那位統包也承認,有些案子他會另外找設計助理畫圖。有好的統包當然也
有好的設計師,其實現在設計師都在做統包的事情,身兼兩職問題自然比較多。
mj.pip wrote:
板主,我非常了解你的...(恕刪)


1.設計師站那一邊?怎麼會沒有定論?怎麼會掙札?

設計師跟工班是同一線的!只是設計師打頭陣去把案子接下來.再由工班們一起努力一起幫忙把一個完整的案子堆起來.把案子做好交給業主.然後業主滿意.自己就會再介紹新的案子.我們才有工作做.這是每當我在工地機機歪歪.請工班改東改西要求細節時.工班總會說啊~~這樣就好了.屋主又看不懂等等....時會解釋給工班聽的.所以每當我在龜毛時他們都很恨我.我知道.但他們聽了也會認同.不然工作怎麼來?

2.今天你要去工廠訂一批貨.跟老闆說我把料錢給你其他你生產線員工的錢我自己匯給他.
老闆會回??????????????????????????????????????????????????????????

3.那也叫"報料"?每行每業都有壞人.利用這種點來打擊別人的.很懶得再說.更何況報的一堆都是只能騙騙外行人的事.浮報?為什麼叫浮報小弟不太懂耶.你再回到剛剛的工廠.向老闆零買了一個商品扣掉該商品的利潤及材料的成本.剩下的都是給他生產線上的員工的?工廠不用電?不用水?廠房有問題誰來修?生產線貨品做錯了.誰要賠上料及時間成本?生產線上的員工病了.交期延了誰負責?

4.你都跟設計師買圖了.他介紹你木工.為什麼要經過他?更何況你有很多在做裝潢(做這行應該都知道木工=裝潢)的親戚朋友?即便很奇妙的你要透過設計師把錢給木工.那沒合約嗎?合約上不都有工期及繳款日.他摧你你就理他?

5.一個設計師你就看清這行業?你請過全台灣的設計師?

6.驗收前扣尾款是正確的.甚至沒驗收前設計師跟你請款你都可以不理他.這很同意.但什麼明什麼暗?正正當當的人有必要在那什麼又明又暗?

7.剛看了一下大大的開箱文.您那些現場木工加木工公廠的東西37萬做得起來?介紹一下那木工吧.
不過您真的是很用心的業主.還親自到木工的公廠去看粗胚.加油

8.其實沒有人說一定要給設計師做吧?覺得這行業很黑的可以自己動手啊.也更有成就感不是嗎
或是有很多統包可以找啊.在台灣本來"設計"就不受到尊重.大家都覺得翻翻書什麼的就一樣了
即然一樣了.書又便宜為何還要找自己認為很黑的人來做?其實消費者才是真的決定自己消費環境的人.



樓主是問如果有付設計費及監工費,為什麼還要在工程款裏面再加上一些利潤

施工為什麼會有風險呢?,如何施工要做什麼?不是在設計時就必須要考慮進去,如果有任何疑問不是都可以事先讓業主知道呢?

那兩本書裡面所說的並不是風險而是工程應該要注意的地方,業主既然已經付設計費了,對於材質的優缺點?哪一種建材可以符合業主的需求,設計的每一張圖面是不是符合業主的需求,會不會超過業主的預算,這些不是屬於付設計費所應該得到的服務

而既然也付了監工費,廠商施工方式及施工建材不是也是應該由監工去幫業主注意的嗎,工班的協調施作的順序控制工程的預算不是也是監工的責任嗎?不然業主付監工費請監工要幹嘛?

既然設計費是付給設計公司幫忙規劃,監工費是請人監督廠商施作的對不對,那為什麼還會有風險呢?

如果在工程款中加入利潤把這一點當作是工程風險,如果工程做完後沒有任何風險,請問會不會退給業主呢?
喜歡研究室內設計,歡迎大家來討論 Pworld 部落格有更多有關裝潢的文章

1.15%的利潤基準,是源自建築工程的計價模式,但並非反映合理利潤...
就算是建築工程這樣的大金額..如果只有15%利潤.原則上也不會有甚麼廠商願意承接...
所以不管是建築或者是室內工程...15%之外.它的利潤空間會放在材料工項中增加%數.....
這裡顯現的價格,會有一個基本的市場行情....所以不能用小包或者工人所提出的材料價格來等同看待
這裡面參雜了很多品質與管銷的成本...都不是這些低階包商跟工人可以明白的......
相同的他們也不會去負擔這種風險.....簡單的說..這些低階小包與工班只要一發現風險..就會不斷的對業主索求...最後吃虧的還是業主..而且最後可能花費的金額遠遠超出你的預期..

2.或許你不相信..其實小包比設計師難纏多了...
而且濫小包比爛設計師的比例還高.....
設計師或者統包單位面對小包時..都是一場場的鬥智遊戲...
如何在約定的契約金額內...保護自己以及業主了利益....

3.業界為何會有監造費用這個品項....
難道現代設計產業發展了這麼久了....
如果決大部分小包商的品質與設計能力遠大於設計師...
那設計師就早被淘汰了...也不會有設計監造的從業人員了......

4.像版主這種小包刻意在背後亂放風聲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實在是很麻痺
但是請放心..設計師這行業不會因為這樣就消失的.....
專業性的不同是永遠無法被這些沒職業道德的人取代的.......

5.設計師的好壞當然也是品質的一環,這部分就只能多比較多做些功課了...
畢竟同一職業還是有分高低與良莠

6.我是建築設計師,所以算是無聊來幫室內設計的人講講話.....
僅供你參考,不求你相信改變.....


pworld wrote:
樓主是問如果有付設計...(恕刪)


大大這問題很簡單.

若業主只是付了設計及監工費這叫設計約(亦可不含監工哦)----以下簡稱1

若業主將工程整個交予設計師這叫工程約----以下簡稱2

業主選1.自行找廠商交給設計師.設計師監造及幫忙統合所有工班完成工程.

優點:業主不用因為請設計師自己的班底而被設計師多拿一成利潤.小弟不稱為風險.稱為利潤跟武器(很多了.不要再說什麼20.30%.會這樣賺的有幾個?)

缺點:完工交屋後.燈壞了自己找廠商.油漆弄髒了.自己找廠商.反正任何事(點交過的)過了一陣子有問題的都必需自己找廠商.因為人是屋主找的.設計師雖有監工之責.但不用替廠商們負保固之責.

業主選2.用設計師的工班.一樣完成所有工程交屋

優點:事後有任何問題請直接打給設計師.他會來處理.他的工班他必需負全責!
在工程中因為設計師手上有這一成的利潤(武器).在品質或效果上.設計師可以自己再加強估價中沒有的部份
如:人造石變大理石.沒批土變有批土.國產面板變進口的.綠玻變白玻.沒封板變有封板.國產壁紙變進口. 很多可能性.這些是實際遇到的一些.不要覺得這些小錢沒什麼.有可能到最後連自己的設計監管費都守不住

缺點:業主必須付出這金額.
最可怕的一個缺點.遇到不良業者...........沒有以上優點

以上.希望能解你心中的疑問



yisn2jzw wrote:
同樣都是舊屋裝潢您覺...(恕刪)


這兩個案子是裝潢完畢的結果,旦在一開始接洽的時候我怎麼知道這個設計師行有行規賺他該賺,是否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他作的很好,所以賺的比行情多是應得的? 會不會我付了後者的錢結果得到前者的樣子?

如果把" 設計師裝潢你家成美美的樣子"當成商品,其實設計師他們說的都沒什麼不對,反正就是買一個商品,你幹麻去算零件多少多少,所以這樣該賣多少,可是如果以聘僱人員的角度來說,工程費灌水就真的是不太應該了。

看過Discovery頻道,有陪逛街出主意的造型設計師,你是付他鍾點費,陪你去shopping給你建議,若他帶的店家還有買的衣服比你自己去買的還貴,他是你請來的人可是不幫你反而是賺你更多會不會不爽?

跟團去旅遊,導遊已經有公司薪水還有你的小費,可是看show按摩換錢都要有加上他的利潤,你會不會不爽?

設計師的確設計監工都付出心力勞力,讓你自己列出設計費監工費風險費多少了,可是想不通為何還要暗著材料工錢還要再賺一手?

如果你是老闆,你請了一個識貨的採購,他拿你薪水來上班,他的工作不就是負責採購殺價,不但價錢要合理還更要努力殺價幫你省錢,讓老闆直呼請你值得,如果買東西的款項有些還入他口袋讓你付更多錢,你會不會生氣?

公司請了一個人事,你付他薪水幫你審核管理其他的工作人員,可是其他的工作人員錢還要被他扣走,還要默默不可以跟老闆說,不然就沒有工作可以作,你是老闆會不會生氣。

設計師也是只有一個人,他同時間也只能做一件事,拿了你的錢,一個時間也只能做一件事,為你做的不是在設計就是在連絡或是在監工或是在算成本。拿一個公司的小主管的薪水為例, 一天上班不只8小時,工作還得很專心的幫公司做他該做的事情。一個月薪水10萬元還不錯吧 (當然也有比這高和比這低的),上面有人提到一個案子可能要三個月,賺15%是合理的,百萬就是賺15萬,一個月5萬是少,可是設計師有像上班一樣每天八小時準時報到弄你的案子上嗎? 在做你案子的同時設計師也可能再做別人的case或是忙著接洽其他場.....
反觀上班的上班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或是去另外一家公司上班賺另外的薪水嗎?

我尊重設計師的美感和專業價值還有對工程的熟練,可以接受這些都是要付費的,可是難到不可以明講我要的費用是多少,且同時也跟你保證,我拿的東西和找工人保證比你自己叫還划算因為長期配合量大或是知道他們成本,放心給我把關?


PETERARI531 wrote:
大大這問題很簡單.若...(恕刪)


PETERARI531大:
說真的,要如何挑到像您這樣一成金額可以主動幫你升級的設計師呢? 

也是會有當初就說是人造石那人造石就好,這錢我就多賺啦 反正我就按契約走 幫他升級了也是他多了句謝謝而已 反正將來房子又不是我要住 (要是我就不會主動幫客戶升級,因為這就只是我的工作,看客戶高興的笑容久了也會麻痺的) 我想雖然做設計的應該還是有不龜毛且不以完成佳作為目的而以混生活為目的的設計師也是有吧?

不要怪消費著疑心病重或是都把設計師當壞人啦:P 因為要把一年甚至更多的薪水一次花掉,交給一個不太認識的人負責,真是一場大賭注:P

物超所值 成果很滿意 皆大歡喜 開箱波文介紹
物有所值 成果滿意 覺得錢花的值得 不錯不錯 
被貴了 但是成果滿意 算了反正房子自己的就當20年攤提,損失不多啦
價錢是便宜 挖~怎麼裝潢完了還是沒有開心的感覺 早知道不要找他

挖~遇到騙子...他是設計師同時也是騙子呀~根本就是詐騙集團 該報警上法庭了 :~~~
allworld wrote:
PETERARI53...(恕刪)


其實allworld大您問倒我了.因為我家也是選錯的失敗例子

小時候父母也是同樣遇上不屑的業者.血汗錢沒了.

案子小又不敢要求.想說人家設計師說什麼就什麼.

當時的資訊又不發達.又沒人可問....當時的百多萬.我現在自己看看.以目前的行情不到一半吧



不要怪消費著疑心病重或是都把設計師當壞人啦 因為要把一年甚至更多的薪水一次花掉,交給一個不太認識的人負責,真是一場大賭注


不會.以上這點我也很讚同啊.只是有些不實的批評.對認真做這行的其實都是傷害.

漸漸的有心的人無力了.一切都泛商業化了.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我放下工作時也是一個消費者.我也討厭暴利跟騙子.我也不希望台灣的消費環境變成任何東西都要金字塔頂端的人才能拿得到真正的好品質.那我們這些平民...怎辦?但在一些只為私利的人破壞下.....只有無言.

總歸一句還是加油啦.
PETERARI531 wrote:
大大這問題很簡單.若...(恕刪)


大大你所說的應該還有第三種情況

業主只是付了設計及監造費這叫設計約(亦可不含監造)

工程整個交予原來設計師公司承作或另找裝潢統包公司承作這叫工程約

優點:設計師公司及裝潢統包公司必須就相同圖面及材質進行估價競爭,無論是誰承作都是需要負保固之責

缺點:也許會造成價低者得,無法顧到品質,但是請注意一點如果由裝潢統包公司承作,假設業主有付監造費,設計公司是否應負監督之責,如果是由設計公司承作那設計及施工都是設計公司施作那應該沒話說了吧,而且設計圖出來後所有材質不是都已經確認了,當有圖面有材質的時候基本上都問的到價錢(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業主也能找到合理的價位

另外大大所說的一成利潤(武器)在品質或效果上.設計師可以自己再加強估價中沒有的部份
如:人造石變大理石.沒批土變有批土.國產面板變進口的.綠玻變白玻.沒封板變有封板.國產壁紙變進口

這一部分為什麼是在施工中才想到要改變材質要改變作法,為什麼不在設計圖面時就考慮進去讓業主自己去決定價錢可不可以接受
喜歡研究室內設計,歡迎大家來討論 Pworld 部落格有更多有關裝潢的文章
舉個工程風險案例給各位開開眼界:
開工前已跟左鄰右舍打過招呼
各項保護措施也都做好
在拆除舊有地坪磁磚當天下班前
樓下屋主手上拿著一個破碎的茶杯屍體
指責我們拆除時震動導致收藏已久的名牌瓷器掉落破碎
當場允諾會全額賠償...

第二天將屍體帶至門市想購買相同商品
卻回覆查無該產品型號資料???
回去找樓下屋主欲詢問來源
樓下聲淚俱下稱該瓷杯是某某年前某某已過世的朋友送的
非常具有紀念意義...
不接受同品牌相似的產品(一組2只瓷杯.售價12000)
只一直重複說你們怎麼陪阿...

後來動員所有親朋好友...
該知名瓷器品牌甚至想要我手上的碎片送回原廠檢驗
之後終於查出該瓷杯是某某年某百貨公司的"週年慶贈品"
是該百貨公司經當年瓷器經理授權在台灣鶯歌製造...
又跑了鶯歌5~6趟.確定無存貨
經過一翻周旋 用5000元跟樓下和解

雖然最後只花了5000元
但是過程中的艱辛及壓力等等
真的不是金錢可以衡量
而此事件並沒有罪魁禍首
監工也沒錯吧
拆除工也沒錯阿
錯的應該是設計師的運氣不好

所謂風險
就是我們人類所無法預料到的事件
尤其工程中更是千奇百怪的事都會發生

其實說白了跟正常設計師簽工程約就跟買保險一樣
出事了有人扛
沒出事就是給人賺
但是沒人會希望自己領到保險金吧...?

工程很有趣找機會再聊吧~

趁夜深人靜再來說個例子...
一年多的新成屋發生的
施工過程都很順利
裝修完工交屋後約10天
接到業主來電表示天花板嚴重漏水
當然馬上飛奔到現場
果真3~4處滴滴答答的在滴水
驚訝之於先拆開小範圍天花來觀察
發現是空調吊隱機在滴水(未開機)
研判是排水管阻塞...
但是空調廠商配管前已經測試排水正常
只好拆開周邊天花板
嘗試通水管
人仰馬翻之後
通管失敗
水還是一直冒出來...
只好先接明管排到浴室
然後找建商調出空調排水圖
到樓上挨家挨戶看誰有開空調先請關機
...果然水不冒出來了
表示樓下某個地方排水管阻塞了
但是我們已經嘗試通管了阿
又到樓下拜訪想了解一下空調配置
正樓下是空屋(空調排水管有封口所以未漏水)
樓下下有大幅度裝潢
連浴室都有移位
但是空調排水是正常的
(0強烈懷疑因移動隔間更改大樓空調排水管)
但屋主拒絕讓我們勘查...
說是我們施工不良
還質疑我們施工不專業
建商表示交屋已過1年保固期無法處理
這時業主說看我要不要走法律途徑強制進去檢查(怎麼是我去走法律途徑...)
並說我們安裝空調沒先試排水管...
總之要我想辦法負責解決
後來將排水幹管挖出截斷
上方另接至管道間排水幹管
再將天花板修復
浴室的瓷磚修補...等等

之後業主還說:
學到經驗了後~下次試水要確實喔...

夜深了~大家晚安...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