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鐵印鎚】近50年前,銘山木業的鐵印鎚敲打在原木或盤木的端面,作為認證記號長約10.5寸,重440克當時請刻鋼印的製作費用約1000元MS為銘山音譯,銷日使用當時大量從羅東購入扁柏的木方邊驗貨~邊敲上國內交易用的"山"字印
ZURG wrote:【0628 庭植櫸修枝】 Z 大,請問有沒有聽過家中長輩提起伐木的季節、時分?我印象中春夏的修枝材都不容易存放,蔭乾過程中常會發黴敗掉,後續的製品也不易保存啊......,還是說台北真的太潮溼了? ZURG wrote:【0630 銘山木業鐵印鎚】 哪天敲一對來看看?印記上下顛倒表示搥打的時候是像高爾夫球那樣柄上鎚下的揮動嗎?「山」字蠻有味道。 XD
LICHIHFENG wrote:伐木的季節、時分?...(恕刪) 李兄:僱請工人要按時給薪所以伐木不分季節,除非天候太惡劣還是下次你來台中,你把修枝材載過來就入窯擱著,要時用再拿出來...最初我也是以為鎚頭裝反了再想想~1.待驗的大木料,通常不會堆高過腰所以人站著由下斜揮擊上來,字差不多是正向2.大量烙印的話,它就成了一個"符號"印象比較不會注意字面的解讀木方驗貨時,兩端各站一個工人在長排的馬椅上,快速將木料四個面滾秀給買家看一次可能要驗幾百支,所以字的方向一定會亂掉也就不拘泥這些細節了放暑假了吧!?有沒有考慮帶學弟妹過來搬集成材零碼料全部秤重出清^^"
ZURG wrote:伐木不分季節 Z 大,有此一問除了自己的修枝材出問題外,另外是我找資料時曾經看過一些分歧的說法。有一說農曆初 X 樹根吸水向上、十 X 日梢端養份下排,吸水時原木含水率太高太重,養份下排時木材太營養容易敗壞,伐木應該要避開這兩個時段。另一說是秋末冬初適合伐木,因為此時樹木生長趨緩,材內水份、養份含量較低。還有一說是要剝皮的春夏伐,不剝皮的秋冬伐。資料亂看,只剩一個印象,哪裡出來的也忘了。莫終一是也搞不清楚,所以問問。窯乾先不打擾佔位了,近來修枝的機會少很多,我且戰且走,各時段驗證一下上述的那些理論。倒是要一改我前幾年一修枝就剝皮的習慣,以前很喜歡台櫸的木質部表面,若等乾燥後才要去除生長層那層膜根本是天方夜談,所以一砍下來晚上就開剝了,不過乾燥時總會芯裂,而且愈年輕、生長速度愈快的枝材裂愈大。想當工具柄料又不能先芯割,很傷腦筋。後來才漸漸體悟到邊材依然是要淘汰的部分,很少有機會可以使用天然表面的芯持料(還是有些特殊場合會用啦...),那個木質部表面的紋理根本留不住,也就乖乖的留皮乾燥了。最近在觀察的是圓果青剛櫟、和油茶的修枝材,希望乾燥後可以玩出一些名堂。集成材零碼料秤重出清,相當吸引人......。
第一次發問,要是有不妥之處,請樓主直接刪除,謝謝。想請問集成材的承重力道??像圖中的樓梯,只有兩側有支撐,等於力道都會落在木頭上,有辦法搬運重物嗎??這是今天幫忙搬冰箱時,想到的問題。三個大人加冰箱的重量,好歹也有300公斤...樓梯會不會...個人很喜歡這種設計,只怕它只有好看而已....還請各位高手分享一下想法。為什麼我沒有名稱....................................................
genome wrote:三個人搬冰箱 應該是...(恕刪) 所以,一階的實木集成材梯面足以承受100多公斤???會變形嗎??不然就只能放棄這種設計,用中間有支撐的了。另外,Z大的提議,這太.......重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