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g8 wrote:
一路下來都是讚嘆文,我的觀感應該會被砲
尤其跟美術家想法不同,我一定是沒有美感的土包子
第一張圖很吸引人,可是慢慢看到後面,越覺色彩好多好有壓力,讓人心情靜不下來
很多的布局很像"外面"的商業空間,有點讓人無法鬆懈
打開窗外就是一條淡淡的河、沒有船、沒有帆,延伸過去就是灰濛濛的都市還有藏在一大片都市後面一點點台地
河邊"一點點"綠地似乎起不了作用,只能黯淡的配合那一片都市的無奈
鄉村風個人也很喜歡,但簡單的擺設其實處處是學問,太多反而效果太濃
而商業空間手法的設計語彙,少了一分家應該有的閒適
至於個人夢幻的住家,是窗外的蟲鳴鳥叫與綠意,而不是一幅不協調的都市景觀
蘿菠青菜各有所好,以樓主的身分跟大家的讚美,肯定是我自己有毛病...)
呵呵~不是你有毛病啦(不用刻意自謙)!相信dag8大大應該也是位很有自我想法的人。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房子是每個人都喜愛的,更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這很正常。所謂『外面』的商業空間也不見得就一定讓人無法鬆懈,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騷人墨客文人雅士喜歡在布置優雅的咖啡廳角落窩一整天來思考他的創作。這些『商業空間』之所以會讓人安適恬靜、流連忘返,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它使用了『家』的溫暖記憶元素。而為何也有那麼多的樣品屋讓人感覺渾身不自在,感覺比較像在KTV(休閒混搭)、現代畫廊(幾何極簡)、貴族富豪(低調奢華...這什麼鬼名詞?)呢?因為設計師錯把不同訴求客群的商業空間放到老百姓家裡...。在空間廣闊的迎賓大廳裝上水晶閃亮的大吊燈,可以成功吸引人來人往的視覺焦點,但如果吊在一個三、五成員小家庭的客廳或餐桌上,只會顯的刺眼而格格不入。不是水晶大吊燈的錯,而是設計師用錯了地方。
充滿蟲鳴鳥叫與綠意的窗景我想不只dag8大大喜愛,任何住在這水泥築成的現代都市叢林中的人,都會同意『充滿蟲鳴鳥叫與綠意的窗景』是他朝思暮想的夢幻住宅,但除非你已經退休存了一筆錢,跑到南部鄉下過閒雲野鶴的生活;或是你有能力花五、六千萬買交通便利、地段好又有蟲鳴鳥叫與綠意的窗景,那你只好學著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這一幅你所謂不協調的都市景觀。
前面我有說過,誠懇面對自己能力可以負擔的預算,購屋與裝潢皆然。只要是自己與家人用心完成的家,就是幸福溫暖的家,就算從窗戶看出去是一整片的鐵皮屋頂,只要家裡充滿了愛與關懷,就會變成一幅變化豐富的畫面....。話說回來,我個人還滿喜歡在太陽即將消失前後,看著逐漸明亮的萬家燈火,在陽台上捧著熱茶,感受在這茫茫燈海中每個家庭的晚餐時刻。
在開始設計這間房子之前,就決定以充滿陽光活力與中彩度的豐富色彩對比為基調(不要鮮豔),就如同我在前面貼的色彩計畫。簡單擺設的高雅風格或許是有些人的菜,但並不是我想要的格調。裝潢不可能永遠保持剛完成的樣子,它會老舊、東西會慢慢的增加,跟人一樣都會年華老去,我期待這個房子跟我和女王陛下一起留下歲月的痕跡。而這只是剛開始,往後的日子我會持續的添加我在這屋子裡的種種回憶,很可能到最後會填滿所有的牆壁空間,SO WHAT?因為這就是我跟女王陛下想要的『家』的模樣。
感謝大大的意見

讓我又激盪出一些想法來跟各位分享

順便秀一下小青蛙上一個剛換掉的小宅,從我的工作室看出去的都市景觀:

搬家前以這窗景畫了一幅不透明水彩畫『永和九九年的黃昏』(真是愛現的小青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