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見得成反比,但至少花相同的錢可以用比較好的東西。
我家新北去年年底完工,室內60坪平均下來一坪約10萬(其中有3間房間只做SPC地板、電線重拉、油漆),含家電不含家具,含設計費+監工費用。聽說今年漲更誇張。
監工很辛苦,而且也要懂很多眉角,不然給人家賺比較實際。
師傅工錢省不得,只能常去跟他們聊聊天期望他們用心點。
材料錢水就很深,裝潢部分的材料就是指定好寫清楚,時不時去現場看是不是指定的品項。
浴室五金我用了很多進口品牌,大到花灑,小到掛勾,大多數直接國外訂購(善用AMAZON),約台灣的5折,品牌有Axor、Hansgrohe、Grohe、Keuco、Kohler、INAX。面盆、馬桶就直接台灣叫貨,馬桶用TOTO跟INAX,面盆則是Teuco、Geberit、Scarabeo,相較之下TOTO的抗汙能力好上不少。
廚具部分因為選的電器都是崁入式的,所以都到各個品牌展間試用過後,開型號給廠商一起包,才不會到時候有公差什麼的搞不清,然後價格也不會比較貴,只差不能刷卡,最後選了Bosch、Teka、Bluesky、Blanco。
磁磚則進口國產都有用,使用下來我覺得國產也有好東西,只是在設計上比較保守,所以我重點面用進口磚,其餘的地方用國產磚。
另一個價差大的地方是設計師燈具,台灣的店家貴就算了,待料4個月起,最後直接從義大利網購回來,含運含保險約台灣5折,時間1個月多一點,只是報關的部分要留意一下,數量不要超過。
我當初為了磁磚跑了最少8家磁磚店總共超過20趟次
善用店家的出清或特價款式,你可以買到很超值的磁磚。另外可以看看東南亞的磚,很多是歐洲品牌在東南亞設廠,比歐洲便宜很多,和台廠差不多價錢但是花樣變化比較好或比較大膽
這邊建議磁磚可以跟統包指定款式廠商請他叫料不要自己來。我當初是自己叫料,結果為了切一塊2cm 寬的L角報廢了4片80*80的進口磚,荷包有點痛。如果統包叫料這會是他吸收。
60*60/75*75/80*80 的磁磚我覺得是甜蜜點,也許會比30*60貴一些,但是出來的成品會好看非常多,價格又不像60*120 這麼貴
我兩間廁所。一間是壁地都是80*80。另一間是主視覺牆 60*120,其他壁地 60*60。淋浴間濕區送水刀把60*60切成30*30就好
臉盆我有用 Kohler 和 Vitra。Kohler 品質比Vitra 好。小浴室建議去看Kohler,不要死守ToTo, Kohler 不會比較貴。他有些款式邊很薄所以雖然只有45cm寬左右可是可用面積很大
馬桶要省錢買ToTo 分離式水箱就可以,不到10000就有。
一個緩降馬桶蓋也要1000元,我覺得有點坑。我的省錢小技巧是插座直接拉220V, 到對岸買Panasonic 順熱式免治馬桶座。只要4000台票就可以兼顧荷包和品質/爽度。
總之,工班的錢不太能省也不建議一味追求最低價,但是材料多用點心自己準備就可以便宜美觀又好用
這兩年的漲幅,不要說業主
設計公司自己圖畫完,估算完成本都會嚇一跳
在台北市老屋翻新,基礎工程全部重做的前提下,以這兩年來說
每坪10萬是基本,但也就真的只是基本把舊的變新。
裝飾性的東西多做一些,貴的材料不小心多畫了一些,很容易就會翻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