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關雨遮二工增建

任性小牛 wrote:
各位前輩大家好,小弟...(恕刪)


通常做二次施工的雨遮在一次工的時候會留夠連結的預留筋在牆外
連外牆稍微包起來
等人來看完後才敲出來做二工
這樣才比較穩固
您這應該是後來追加的吧
植筋除了深度
筋的粗度
植筋膠的品質
更重要的是被植筋的RC部分
尤其橫向植筋或倒吊的
植筋的位置應該打在樑上吧
如果當初灌漿不均或石頭太多鬆動
都會導致植筋成效不彰
單雨遮用應該沒問題
但若要擺室外機就要好好思考一下
我們之前有一場也是如此
有個方式不嫌棄可參考
土水包做了牛腿
以前舊式平房其實還滿多人這樣做的
但不同的是我們用做鋼構的牛腿在雨遮下方植筋固定
再一起包起來灌漿
後來上面安裝三台頓半的室外機
目前邁入第二年……
任性小牛 worte:
各位前輩大家好,小弟...(恕刪)


應該建議業主做鋼構強化玻璃比較好。
妃翊 wrote:
通常做二次施工的雨遮...(恕刪)

這個二次雨遮就只是單純做雨遮使用,上面是不會再增加重量了。
這種懸臂版才37公分,還好不算大片,最好在連接的地方敲除部分,讓斷面不要整齊減低漏水機會
另外植筋的部分,各人比較喜歡斜的,種斜的在往下彎折一點點的角度,讓握裹力可以增加一點點
其餘就沒啥了。免驚,小東西。
唯一注意大概就是防水還有滴水線的問題了!
lboblin wrote:
這種懸臂版才37公分...(恕刪)

前輩,我是有斜插植筋,外面再壓平。不過雨遮尺寸是:總長370cm,深50cm,板厚15cm,這樣ok嗎?(不是37cm)

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砌磚的
真是長知識了

內隔間牆有人砌2吋牆或4吋牆
外牆都是砌8吋牆
這種6吋牆是偷工減料嗎?
看起來還真醜
ken299629 wrote:
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砌...(恕刪)

這個案子外牆RC結構,厚度15cm,內外側粗胚整平後約18cm。因業主拜託要求一定要變更門窗位置比例,只好打除原部分RC,以加強磚造方式做一小片牆。六吋磚牆,粗胚整平後18cm,標準施工方法。如果您說第一次看有人這樣砌牆,我相當無言。
今天就是因為客戶變更造成二次雨遮問題才上來跟前輩同業求教,也不是每個建案都需8吋牆。您隨便看圖說故事打打嘴砲質疑偷工減料,令人無法苟同。
最後還是謝謝您的指教。
ken299629 worte:
這個案子外牆RC結構,厚度15cm,內外側粗胚整平後約18cm。因業主拜託要求一定要變更門窗位置比例,只好打除原部分RC,以加強磚造方式做一小片牆。六吋磚牆,粗胚整平後18cm,標準施工方法。如果您說第一次看有人這樣砌牆,我相當無言。
今天就是因為客戶變更造成二次雨遮問題才上來跟前輩同業求教,也不是每個建案都需8吋牆。您隨便看圖說故事打打嘴砲質疑偷工減料,令人無法苟同。
最後還是謝謝您的指教。


RC牆和加強磚造牆是不一樣的
"牆RC結構,厚度15cm,內外側粗胚整平後約18cm"絕對沒錯
但是加強磚造外牆,我的父親有一再吩咐絕對要8吋牆,絕對不可以想要偷工減料
因為台灣環境潮濕,如果外牆不用8吋牆,將來內牆面容易返潮,牆面返潮之後就是壁癌
(而且每一個磚跟磚之間的磚縫都要水泥填滿,未上粗胚前是完全不透光的)

不好意思啦!我父親是幾十年的營造公司老闆
老人家比較怕事,蓋房子的工法上比較講究
寧願牆面加厚、柱子加粗,也不願意蓋一個不牢固的房子給客人
ken299629 wrote:
RC牆和加強磚造牆是...(恕刪)

我RC15cm,一定是6吋磚才能相接。
小弟相信您父親施工品質一定很好,但每個縣市鄉鎮的地理風土條件不同,也會延伸出不同的結構要求。
最後祝貴司業績長紅,工事平安順利
任性小牛 worte:
前輩,我是有斜插植筋,外面再壓平。不過雨遮尺寸是:總長370cm,深50cm,板厚15cm,這樣ok嗎?...(恕刪)
混凝土以1立方公尺2500kg來算,這雨遮700多公斤
以單向植筋24隻支撐,我怕死了,
那天一地震,水泥相接及.植筋全裂,那還不脫落.
做水泥的就是要確保使用50年到無期
是我做寧可打相接處水泥到見原鋼筋
植筋24隻改變焊接在原鋼筋上,再加強
打這頂多多花你半天工..


PS:我曾去一客廳挑高客戶找水泥工把挑高處補平當上層地板
這有6坪多,灌漿10公分,重點是四周是採植筋,20-25cm一隻
這在拆模1星期全垮.還沒黏死,植筋,又撐不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