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就窗戶了,窗框上緣不能銑孔嗎?就能排到花台了而且兩都這樣裝設計師完全沒在動大腦先不管冷不冷一、你怎麼保養?連前蓋都打不開,濾網都拆不下。二、假設機器壞了,你要維修人員怎麼修?三四年後,你要做室內機保養,你連室內機都拆不下重點:機器效率超差的~~冷氣要留足夠的空間,其它都是其次,ex: 為什麼冷氣一定要裝在那面牆?還有好幾面牆呀總不會說:因為排水孔在這,所以冷氣就裝在這?腦經有這麼死?
這種做法有人做,不過看圖片他的空間留太小了,上方還要留空間讓冷氣回風,還要注意出風口冷氣吹出來會不會直接吹到洞內,這樣會造成冷凝水的產生,所以位置要調整到出風的方向是直接打到室內才不致於導致冷凝水產生,這通常都是冷氣背包沒辦法做才採用的方式。
我是做冷氣的,我認為這案例設計師跟冷氣店家都很不專業。 冷氣上崁進天花板的高度,至多不建議超過內機高度的三分之一。 如果冷氣崁進天花板越多,則此木作凹洞的深度要開得越大,從牆面到凹洞木作立面,抓60~80cm也不算過份。 但這案例冷氣不止整台(高度)進天花板木作中,內機下方還有7~8cm.. 算是高的非常誇張。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壁掛內機,由內機上方迴風(吸風),下面出風口出風。 內機整台高進天花板中,那也就是迴風跟出風都擠在這大約30*85cm的木作開口; 當內機吸到的是自己吹出的冷風,會誤判室內空間溫度已經夠低了,就不會再出冷氣了, 也就是所謂的短循環。 冷氣的高度在一開始就該與設計師協調好高度。 就算中間有大樑,那也是在還未施工前,就可以協調清楚要如何配合施工。 就算要安裝的時候才發現天花板過低的問題,建議也就不該做安裝,應該要直接與設計師跟業主回報與溝通協調解決問題。 如果就我了解當初就協調好這樣安裝,那冷氣肯定會不冷的狀況就共同承擔吧。 通常建案比較不會讓排水給的太高,除非是偏向豪宅或高等級的建案,大樓規劃預設住戶是使用吊隱機型。 主臥的狀況,當初可以將排水穿牆排至陽台,就沒有內機需要過高配合排水的狀況。 客房光靠照片無法判斷,高成這樣其實當初可以考慮做吊隱式冷氣了。 修改的原則,1盡量不要擋出風。2出風與迴風的氣流循環要盡量達到。 目前要修改的話,內機拆下,判斷排水究竟有多低,最多看可以降到什麼程度。 冷氣管線調整,然後設計師這邊依上面提到的原則,將孔洞盡量開大。 然後冷氣再來安裝在改好與修補好的木作上。 另外還有一種增加迴風的方式,但不確定是否在這可用,就先略過不提。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