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1.原本就是規劃用H型鋼做門型支撐來加強。但是敲開後就.................H型鋼恐怕不夠力.....
2.樑有要擴,但樑好處理,柱子就卡到共用柱的問題。
3.破曉之光你好,感謝你提供意見,確實有要一起補強基礎。但我的問題是,廠商告訴我,擴柱只能包一半,我在懷疑效果
4.原則上不會賣,要賣也是賣老爸!但如果賣他,我也可以從公司滾蛋了。
仔細看其實很多公家機關都是這樣處理喔,
原有結構不動,但在其結構部位加上n字型的們拱(系統不能讓我發注音,就是最像的那個字拉~)
如不考慮這點,建議屋主除了擴柱工程之外,
可以在原有樑上包覆碳纖維網,是屬於樑的修復工法..
另外你提到土地範圍的問題,
早年地籍測量適用手動工具,現在則是用gps定位
兩個精準度我遇過住宅差了35公分,馬路差了4.5米跑到人家田裡去的
所以拆除從新鑑界後,可能你的地跑到別人家,當然別人家的也會在你家出現
你的地跑到別人家怎辦? 協商拆除歸還,或告他拆除歸還(可判賠侵占時的租金)
所以如果再從建的時候會從新鑑界,這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地被侵占,
有就回到上一條...
但是原則就是.....從建一定不可能會蓋到別人家!
但佔到的地一定會被要回來!
我在羅東,地政人員很不喜歡做市區的鑑界
因為如果鑑界出來,跟以前的鑑界資料相去太遠
紙包不住火,被地主發現會有一些機率被抓去做證人...
因為地主會提告業務過失,如果前一個承辦離職,就是告地政
也就是國賠摟!
所以有互相關係,目前的老房子只能說是相安無事!
hbmans wrote:
這是很老的連棟式透...(恕刪)
將加強鋼骨(20cm)放入,再一次灌漿
2. 灌漿後14天,再進行門型鋼骨安裝

3. 樓板補強有很多辦法,請參閱 - 既有混凝土結構物維修及補強技術手冊 -
附加壓縮檔: 201601/mobile01-7c6d5494173c3960ac2436bf962adef6.zip
對於不敢面對事實的人,我無話可說...
對於事實反駁到底的人,請繼續口水...
技師給的建議一定是最穩當的,基於職業道德他一定只給你到最安全的建議!(不然他會負連帶責任的)
基本上,在經濟與現實面的考量上!
透天邊間,請問是否屬於連棟房屋!
連棟房屋的結構與單棟房屋不同,連棟必需考慮隔壁,一般來說連棟房屋會比單獨的結構要來的強!
該房子屬於舊式房屋,不適合動到該結構,針對該結構進行補強的話大概分析如下!
1、請觀察房子是否深層裂縫過多(結構性:柱、樑、版,屬RC範圍,磚牆厚度8吋以上可當成結構性剪力牆)
2、鋼筋鏽蝕露出的部分是否很多。(要檢測是否為海砂或輻射鋼筋)
針對補強部分:
一、若採鋼骨補強,將房子一樓的部份增做H型鋼(貼柱、樑底),依四柱四樑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需有抗剪力的結構行為(斜撐或協拉或剪力牆),若有6柱至少中間施作一個單元,8柱至少兩個單元,至於多大要看你的垮距。
二、若是結構本身並無太過明顯深層的裂縫,結構也無啥問題,建議將裸露的鋼筋,請泥作師傅重新施作將表層保護好即可!
建議你多找幾家營造廠商幫你看看即可有答案!
很多時候隔空抓藥是抓不到症頭的!
擴柱、擴梁其實我都不建議,因為鋼筋、混凝土產生的厚度也不少,我看10CM跑不調,鋼筋頂多一層,混凝土澆置效果也不佳,屆時拆模,是做心安的,一樣需要修修補補,效果有限。
建議之前使用過的工法,剔除表層混凝土(梁柱均是)到見鋼筋,鋼筋作除鏽及還原處理,表層上輕質混凝土後覆以碳纖維及鋼板包覆,詳細包覆及無收縮水泥填充必須另行規劃,這種工法已行之有年,所以耐震及耐用度不用擔心,連樓版都可以一併處理,但是花費是免不了的。
這樣的工法效果應該比混凝土重包或者是H型鋼補強影響室內空間跟美觀來的小些,效果比較全面,實際使用空間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小小建議
我僅是營造廠主管,不是結構補強廠商,所以我也無法報價的,細節可以再私訊討論
Http://ishun.dyns.net
chienishun wrote:
剔除表層混凝土(梁柱均是)到見鋼筋,鋼筋作除鏽及還原處理,表層上輕質混凝土後覆以碳纖維及鋼板包覆,詳細包覆及無收縮水泥填充必須另行規劃,這種工法已行之有年,所以耐震及耐用度不用擔心,連樓版都可以一併處理,但是花費是免不了的。
這樣的工法效果應該比混凝土重包或者是H型鋼補強影響室內空間跟美觀來的小些,效果比較全面,實際使用空間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小小建議
借收藏,之前有看過用鋼板包起來,裡面打入EPOXY然後用天花板隔開。您說的碳纖維布
塗上黏著劑黏在梁柱上之前看日本的房屋改造節目有看到這種工法,改天有需要時可以給包商
一些想法,感謝。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