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預售屋交屋後的電燈

小弟貼這幾張圖的目的並不是要大家專注去看那些電線好不好看,
而是要讓大家知道家的感覺是由許許多多元素所構成,
燈具的線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或許屋主有心會故意彰顯電線的存在感(如第一張),
不然單純的垂線或壓條,這對整體住宅美感的影響其實不大,
為了小小一段線去開溝埋管,甚至全室木作天花板,並非絕對必要,
大部分人買完房子大概已經荷包空空了,
裝潢預算應該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yanzi721111 wrote:
之前問了一下同事 同事說都會有二個洞讓你鎖

只要買來日光燈就 二個鏍絲鎖上去即完成

(啥 有這麼容易).........(恕刪)


哈!當初我也買預售屋
然後我跟女王去選燈
然後我也是拿樓梯跟起子還有螺絲多買一包、買電火布..就自己裝電燈的
以前都沒裝過哦

倒是有些比較大的燈,光靠兩根螺絲還有點怕怕的
所以我又多鑽的兩個孔.上兩個螺絲.加強一下

有些東西還是需要靠裝潢..如果你的新屋要裝潢就可以先跟設計師講好
先藏線



fonzerd wrote:
我覺的都超好看的樓上...(恕刪)


壁面式的明線好看

天花板的我比較不愛
蠻有FU的
yanzi721111 wrote:
之前問了一下同事 同...(恕刪)
開溝埋管的成本比其它那些元素便宜多了
如果屋主本身沒有美感
線還是藏起來,整齊比較好

而且你的那些照片
白天透亮的勉強好看
晚上靠吊燈怎麼撐住全室照明

silvermumi wrote:
而且你的那些照片
白天透亮的勉強好看
晚上靠吊燈怎麼撐住全室照明

台灣有個特殊的照明觀念,就是燈只裝在天花板上,
一二十年前的舊房子沒裝潢,天花板上是一盞五六七燈的吸頂燈,
現在的新房子有裝潢天花板,裝起燈更是不手軟,
嵌燈八顆十顆卯起來挖,層板間接照明燈管一塞就是十幾二十支,
燈具雖然不同,但觀念都一樣,全都都在天花板上,
照明高度較低的餐吊燈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普遍。

國外很多房子沒有裝潢天花板,沒辦法像台灣這樣搞,所以採分散式,重點式照明,
我住過幾間房子甚至天花板上完全沒有燈的,但照明效果卻很不賴。
看看第二張照片,茶几上有吊燈,沙發左側有立燈,右側單椅後有夾燈,右側半身櫃上有桌燈。
第三張照片,餐桌上有吊燈,沙發窗台旁有桌燈,後方書桌有檯燈,右側矮櫃有桌燈。
有這些燈不夠嗎?
而且屋主可以在這些燈具上發揮巧思,隨性調整,創造自己的居住風格(如同畫面所見),
反觀許多台灣人的思維卻是想靠裝潢一次搞定,懶得事後花時間佈置,
房間夠亮就好,至於照明效率是否足夠,光線是不是照對地方並不在意。




以前在西雅圖找房子時,看過的出租公寓全部都沒有天花板燈,
除了浴室和廚房。全室照明通常就是房客自備的落地燈(多數往上
打)或桌燈,空間不大時一兩盞夠了(七八坪內),閱讀另有閱讀燈。

台灣這邊很多人喜歡住家和辦公室一樣亮。
jackhung_web wrote:
台灣有個特殊的照明觀...(恕刪)


我覺得各取所需啦
每個人審美觀本來就不同
也不用太在意

有的人只要『亮就好』
有的人要兼顧美觀

只是目前大部分的人真的就只會做天花板.挖坎燈.做間接

我個人是覺得裸線(粗粗有顏色那種)好看很多 哈哈

we543543 wrote:
以前在西雅圖找房子時...(恕刪)


非常同意~
以在台灣的習慣,大家都喜歡全亮,
但矛盾的是…住久了為了省電,又不會全開,
就變得全室昏暗不明。
像是ikea的空間設計,不少都是重點式的燈照,
也不是不少人愛逛得很。

非常喜歡那些明線的範例圖,
更有住家的溫暖。
不過樓上那三張都是白天
甚至有可能有補光來拍成的

到了晚上光那幾個燈
亮度可能不大夠

連重點照明都不夠
去ikea時看一下
每個場景,頭上的投射燈動不動都是十幾二十顆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