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源箱裝歪了,需要調整嗎?

staryo wrote:
小弟不了解,50A(最左白色)分給底下的30A(電爐,冷氣),20A(房間,客廳),10A(電燈)
用並聯方式不對嗎?因為一層樓多條迴路
要請師父怎麼配對
前面2顆白色富士是音響用,刻意安排近50A的(...(恕刪)





我畫個簡圖給你看

上面是正確的配法

一次側NFB的RA到二次側需要有8條線
一次側NFB的RB到二次側需要有6條線

以上好處是所有線路附載皆只承載你二次側單顆NFB的負載


下面那張圖是你現在的做法

一次側NFB的RA到二次側出線有3條線、並連5顆二次側的NFB
一次側NFB的RB到二次側出線有2條線、並連4顆二次側的NFB

結論就是你RA與RB各有一條線須承載6顆二次側NFB的累加

白話的說法就是正確的做法可以視為RA8條線、RB6條線等所有線路皆為專用迴路
總承載則交由一次側的NFB去承受
每條線路的單獨負載最多不會超過30A(以滿載論)

而你的做法則一次側NFB-50A出線給30A(電爐,冷氣),並聯20A(房間,客廳),10A(電燈)
光二次側30A(電爐,冷氣)的線路就必須承受本身的30A(電爐,冷氣)+20A(房間,客廳)+10A(電燈)
請問你的線路承受的了嗎?(以滿載論)

這就是本身問題的所在

因此有網友說這沒有什麼問題.....偏偏小弟不才
認為這就是非常大的問題
雖說以住家來看是不可能出現滿載的情況
但明明就可以平均分攤掉線路承載的風險而避免電線走火的憾事發生
為何不造正確的工法下去施工

一定要等到線路因時常滿載導致電阻過大時才覺得這問題嚴重是嗎?

如果版主還是不懂我再說啥的話
拿個勾錶去量看看就知道問題的所在了



wtevosky wrote:
我畫個簡圖給你看上面...(恕刪)


你的圖一要使用八條線
有點疑問 開關箱怎麼塞的進去

說真的 你幹線14mm跟用14mm並聯 不是一樣的
最大附載 就只能吃到14mm 50A(疑是 屋主舊屋還是8mm

wtevosky wrote:
而你的做法則一次側NFB-50A出線給30A(電爐,冷氣),並聯20A(房間,客廳),10A(電燈)
光二次側30A(電爐,冷氣)的線路就必須承受本身的30A(電爐,冷氣)+20A(房間,客廳)+10A(電燈)
請問你的線路承受的了嗎?(以滿載論)


你全部滿載
他的總開關早跳掉了
不會超過線路附載
(回歸到 進屋的主幹線跟並聯線是同大小)
主幹線是是8mm,有抽換14mm
並聯是14mm
另富士是音響專線,與6個並聯不同迴路
這樣可以嗎?
附上線路圖
音響是獨立

wtevosky wrote:
我畫個簡圖給你看上面...(恕刪)
supervin2002 wrote:
你的圖一要使用八條線...(恕刪)


為何會塞不進去?
這8條線你只需使用5.5跟2.0即可

使用14M2平方的線效果或許一樣都在容許值之內

那請教是假定他14M2一條線累加後要附載30A
與我5.5跟2.0平方共8條線每條附載不到5A
(以上純解釋用,附載非參考)

使用壽命來講何者較長?

修正一下.....其是應該是RA與RB上下各7條線才對
剛剛才發現我畫圖時筆誤畫錯了
staryo wrote:
這是舊屋翻新,換電箱...(恕刪)

箱體歪斜表示出施工者不拘小節,只要功能達到就好欠缺品質觀念,但個人認為還有更大的問題點:

1. 迴路數不少選用的箱體太小,導致配線混亂,既然都已敲牆應該選用匯流排式開關箱,左右兩排空間利用率比較好。

2. 中性線銅排沒看到?是將所有中性線絞接以膠布纏繞包覆?最好有銅排比較牢靠往後維修、調整迴路比較好施做。

3. 接地線銅排?既然講究音響供電迴路,沒接地也是枉然。

4. 衛浴、陽台、廚房應該有供電吧?怎完全沒看到漏電斷路器?

即使歐規斷路器無法對應本地匯流排開關箱 (應該可以克服才對),那寧可配士林、東元等一級品牌斷路器,電力的東西首在安全可靠,為了遷就歐規斷路器而採用這種配置,總是有捨本逐末的感覺。


關注一下 很有參考價值的討論串
感謝分享資訊的各位大大!!
因為不懂,所以就沒有要求箱子怎麼做
只想說用不鏽鋼不錯,哈哈

wtevosky wrote:
為何會塞不進去?這8...(恕刪)


你的施工方法 獨樹一幟

光是七條還是八條
你的O端子怎麼鎖上去的-.-

可以分享照片一下嗎?
請問師父說漏電斷路沒必要用
吹風機,電扇常漏電,常會跳電
沒必要裝,是否這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