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近看日本台的全能改造王....

我倒覺得日本的全民改造王強的地方不在收納

而是設計師真的了解住戶的生活習性與需求

然後在有限的空間與預算裡把它實現!

這些是台灣設計師做不到的

台灣的設計師只會要你把想要的裝潢找圖片給他

然後亂湊一通並追加預算

湊完了好不好也不關他們的事, 反正又不是他要住的!

我遇到的設計師更扯, 我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他的工作室坐在他旁邊盯著他畫!

還好當初我已經對自己要的空間規劃很有概念了

否則不曉得我的房子會被搞成啥樣子!
這個板子打洞兩邊折起確是還很好做,但是一般所需要的配件中,確是有些格子板捲圓等等,基本
上除了簡單台灣可以做以外,其他就沒有辦法做,也沒有那種設備來捲圓等,或轉成弧形,台灣基
本上只是做簡單,偷工減料為大宗,去看百貨公司的廁所門就好了,標準配置2~4個螺絲,但是就有
人只是鎖上一個螺絲就好了!
認真的老師傅已經凋零了,剩下的師傅幾乎都是隨便做一做而已,說句實話,跟國外比真是很爛!
我是知道很多人家模仿 日本和室中塌塌米下方格狀木板可以掀開,下面有格狀的收納空間

我朋友有做,但後來是發現木板比較重,很懶得常常搬開來,
或甚至我朋友(女)搬不開來,只有她先生有力氣搬
本以為是她的設計師做不好,沒考慮重量

後來有一天看報導,好像很多人都有類似問題哩@@

我是很喜歡看那節目
因為原本很多真的很破舊,冰箱開不起來,澡沒得洗
地板掀開全部都是灰塵
改造後差很多

節目的特色是,設計師會去考量屋主的生活型態,
"主動的"去規劃需要用的家具或空間配置
很貼心

也會去做一些設計
即使很小的小孩房,原本是共用的
小孩長大後,空間配置仍可以稍微調整就能繼續分別使用

也會去研究長輩或家族的職業相關的物品
保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改造後成為不同的物品或家具,
放在新屋內,裝飾或實用品
感覺日本人是不是很重視回憶或古物?
那都要一流的手藝才做的到
而且就算多了十幾個神奇空間
會不會去好好使用也往往都是問題
我家就一個8坪大的房房間當儲藏室
最近又塞滿了,開始要丟東西了
jack老大 wrote:
我家就一個8坪大的房房間當儲藏室
最近又塞滿了,開始要丟東西了


8坪大的儲藏室...塞滿...是充滿了古文物嗎?

還是說東西都堆在地上, 沒利用到立面空間??
儲藏室之所以為儲藏室, 就是東西可以較無顧忌的一直往上堆,
建議裡面可以視空間大小, 放些大型的開放式儲物架...

如果這樣再堆滿, 那就是真的放太多本就該丟的垃圾了...
缺口真 wrote:
8坪大的儲藏室...塞滿...是充滿了古文物嗎? ..(恕刪)


其實每個人或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需求及價值觀。愛收藏、喜愛保留回憶的人,要保留的物品數量可能就是別人的數倍、數十倍,恐怕8坪都不夠。就像有些父母會收藏小孩從小開始的課本、兒童椅、搖馬...算一算到大會有多少東西? 不是說回憶無價嗎? 我們要如何去評判別人的貯藏觀?

確實有很多人"愛藏不愛管",物品無規則的見縫就塞,就算給他一間倉庫也沒用。但這其實是個人的習性問題,和空間收納設計是兩回事。應該說,設計本應是配合人的需求而變化,不愛收藏的人硬是做出一堆收納空間,那當然是浪費...甚至成了設計師賺錢的幌子~ 反過來說,東西一卡車的人卻硬是給他簡約空間,裝潢再美也維持不了幾天。

設計師應該是在其中取得最大公約數的人,可惜許多設計師都成了"外觀設計師",竭盡全力在外觀、材料、設備上爭奇鬥艷,但外觀的背後則是業界規則式的功能及尺寸。全能改造王內的許多設計當然讓人欽羨,但節目中設計師對業主情感面、需求面的體貼更是讓人感動。


還是推薦您看"斷捨離"這本書

家裡的掀床,掀了1-2次就懶的再用了,下次再買床就會考慮有抽屜的(不確定一定好用),或根本不要考慮置物空間,觀念(行為)不改,空間再大都不夠用
CK300M wrote:
我們要如何去評判別人的貯藏觀?


沒批判的意思、如有誤解還請見諒。

只是因為倘若住一般集合住宅、
8坪就和小弟客餐廳一般大了、
很難想像8坪堆滿是什麼情況。
所以才會建議要多利用立面空間、
以及呼應Jack老大準備丟東西的原意。


CK300M wrote:
就像有些父母會收藏小孩從小開始的課本、兒童椅、搖馬...算一算到大會有多少東西? 不是說回憶無價嗎?

我也有這種傾向、但當空間不足還是得丟、即便再不捨…
最後只好在丟掉前特別拍照留存以作為回憶。
每次看全能住宅 我覺得達人們都會盡量廢物利用
讓新屋還是留有舊屋的東西
而且他們的木工真的很強很強
看他們在組裝卡榫 那都要量超準的 工都要很細
我看他們的預算好像都在三百萬左右..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