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有做,但後來是發現木板比較重,很懶得常常搬開來,
或甚至我朋友(女)搬不開來,只有她先生有力氣搬
本以為是她的設計師做不好,沒考慮重量
後來有一天看報導,好像很多人都有類似問題哩@@
我是很喜歡看那節目
因為原本很多真的很破舊,冰箱開不起來,澡沒得洗
地板掀開全部都是灰塵
改造後差很多
節目的特色是,設計師會去考量屋主的生活型態,
"主動的"去規劃需要用的家具或空間配置
很貼心
也會去做一些設計
即使很小的小孩房,原本是共用的
小孩長大後,空間配置仍可以稍微調整就能繼續分別使用
也會去研究長輩或家族的職業相關的物品
保留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改造後成為不同的物品或家具,
放在新屋內,裝飾或實用品
感覺日本人是不是很重視回憶或古物?
缺口真 wrote:
8坪大的儲藏室...塞滿...是充滿了古文物嗎? ..(恕刪)
其實每個人或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需求及價值觀。愛收藏、喜愛保留回憶的人,要保留的物品數量可能就是別人的數倍、數十倍,恐怕8坪都不夠。就像有些父母會收藏小孩從小開始的課本、兒童椅、搖馬...算一算到大會有多少東西? 不是說回憶無價嗎? 我們要如何去評判別人的貯藏觀?
確實有很多人"愛藏不愛管",物品無規則的見縫就塞,就算給他一間倉庫也沒用。但這其實是個人的習性問題,和空間收納設計是兩回事。應該說,設計本應是配合人的需求而變化,不愛收藏的人硬是做出一堆收納空間,那當然是浪費...甚至成了設計師賺錢的幌子~ 反過來說,東西一卡車的人卻硬是給他簡約空間,裝潢再美也維持不了幾天。
設計師應該是在其中取得最大公約數的人,可惜許多設計師都成了"外觀設計師",竭盡全力在外觀、材料、設備上爭奇鬥艷,但外觀的背後則是業界規則式的功能及尺寸。全能改造王內的許多設計當然讓人欽羨,但節目中設計師對業主情感面、需求面的體貼更是讓人感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