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台灣與歐洲對「室內設計」的定義似乎大不相同? 各位有什麼想法呢?


shinemarcia wrote:
從玄關說起,歐美很多...(恕刪)

非常同意樓上所說的現象,尤其是人工很貴這一點。
不過我覺得台灣人沒有辦法發展自己的特色,因為缺少了“精神”。
我自己就在美國念室內設計,
可是回臺灣後可能又要重新適應臺灣人的口味
DIY是一種生活習慣,美感也是平常就要養成。應該說是生活方式不同吧!!!在台灣的家庭中很少留下一個"工作空間吧!!!" 好像在鄉下多見到一些。
看台灣介紹住宅的節目開口閉口就是收納收納 聽的就很煩 都沒有個人特色
dunix543 wrote:
非常同意樓上所說的現象,尤其是人工很貴這一點。
不過我覺得台灣人沒有辦法發展自己的特色,因為缺少了“精神”。


台灣風格其實很明顯:
1.客廳的吊頂電燈+電扇;一開啟就晃盪晃蕩燈光閃爍閃爍。
2.廚房的吊掛式烘碗機;歐美沒有烘碗機,用在上櫥的就是幾根支架把盤子瀝乾。順帶一提,由於氣候因素,所以他們的洗碗機,到了台灣就變得烘不乾了,只有日系品牌的洗碗機才有單獨烘乾功能。很多人要鄉村風的廚具,可是門板鄉村風、檯面鄉村風,卻配了個吊掛式的烘碗機,明明歐美鄉村就沒這種東西。真的要鄉村風就買個獨立式碗櫥吧!可是台灣的碗就是乾得比歐美慢,而且碗櫥的尺寸也不見得剛好適合,台灣人又怕潮溼又怕蟑螂。
3.直立牙色百葉折拉門;拉起來咖啦咖啦的,不知道為什麼曾經很流行,似乎是為了擋冷氣才發明出來的東西?
4.可以展示酒瓶的電視櫃,酒櫃兼電視櫃;因為華人的酒不像葡萄酒那樣需要18度C恆溫存放。那年代的酒瓶流行陶瓷各種形狀的。
5.馬桶、洗臉台、浴缸都在同一個狹小空間。
6.需要作防水的廚房、浴室地板,並且大量使用磁磚。
7.沒有鋪榻榻米的木作和室。
8.鑲玻璃門片的系統櫃門板。
9.建築上,窗型冷氣口常見於每個房間。
10.鐵窗文化。
11.廚房大多配置在不見客的角落。廁所兼浴室是整間房子最小的空間。招待客人的客廳是最大的空間。近年來此一現象有改變。
12.各式各樣的玄關櫃。
13.神桌供桌系統櫃化,現在開始慢慢流行。
14.間接照明?我覺得這個非常具有台灣特色,是因應眾多低矮的橫樑產生的吧?
15.阻擋陽光、熱度的玻璃窗。跟歐美相反,他們是為了不讓熱能散出去,我們是為了不讓熱能進房子。
16.屋頂的太陽能板和大水塔。
17.水泥牆壁、拋光石英磚地板。
18.需要能晾衣服的後陽台。新蓋的房子多有直立式隔柵,遮掩衣服也遮掩瓦斯管路。
19.磨石子、洗石子、抿石子地板或牆面。
20.板岩磚砌的浴缸?最近好像退流行了。
21.以前流行木紋塑膠地磚,仿歐美硬木拼接地板。近年流行海島型地板,仿歐美實木地板。
22.有收納功能的床頭櫃。
23.玄關處有鞋櫃,和一堆拖鞋。
24.農舍門面常見數支裝飾用的羅馬柱,然後是磁磚或洗石子的表面。
25.明明是有獨立院子,房子卻跟左右都連在一起。騎樓也是常見的台灣建築。

我覺得以上是常見的台灣特色,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

SuperKaruru wrote:
我自己就在美國念室內設計,
可是回臺灣後可能又要重新適應臺灣人的口味


其實台灣人沒有什麼口味,每個業主都有自己的想法,業主說要鄉村風也不見得就是鄉村風,他可能要的是地中海的希臘風,但是他跟你溝通的時候會說他要鄉村風。前置作業的照片和溝通就變得非常重要。甚至你做好藍色白色的搭配給他,但是他自己買的配件會有綠色壁貼、黑色冰箱,這是什麼風?反正業主高興就好了。

vanurd wrote:
看台灣介紹住宅的節目開口閉口就是收納收納 聽的就很煩 都沒有個人特色


雖然我不喜歡那些節目的置入性行銷,但這就是「台灣的風格」就是注重收納。
台灣人很喜歡在別人不知道可以收納的地方做收納,如果有客人來,聽到客人驚呼的聲音就會很開心。

而有沒有個人特色,說不定對一些人來說也無所謂,只要住得舒服、東西好收好用,這就夠了。
畢竟房子是自己要住,又不是要給別人看的。
shinemarcia wrote:
那麼喜歡鄉下為何不弄個「四合院風」?明明就是水泥建築要搞到好像木造建築,貼附線板壁板然後再配上X牌氣密窗,我猜歐美人看台灣的室內設計,應該也不暸我們幹嘛學他們鄉下的風格吧?他們搞不好覺得東方的四合院和窗花文化很優美,而不是看到一堆模仿巴洛克風、法國風的四不像線板很正統。...(恕刪)

台灣的三合院/四合院風還是很多,
只不過原本三合院/四合院是只有1~2層樓,中間是中庭,
現在東西南北廂房已經變成十幾層或幾十層的大樓集合式住宅了!而中間還是中庭。

至於真的三合院/四合院,前陣子有看到新聞,
新的建案賣約4千萬,這還是在地價便宜的桃園。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5/142/2xi9c.html
雖然有人認為這種適合養老,但看起來還是有樓梯/門檻,並沒有做無障礙空間。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cthu6666說的沒錯
如果有花時間對於目前所謂的英式古典或美式古典做些研究
不難發現
這些早期的室內風格的確都是"佈置"取向
而佈置不外乎是以基本色調如煙燻藍、絨毛黃、湖水綠等璧面
搭配古典的元素如璧燈,釘扣沙發,璧爐造型的電視櫃等混搭而成
整體而言
英式感覺較為古式樸質
美式則沿革自英式
在風格上相對新穎
而近觀所謂新古典
則加入更為時尚奢華的元素
如大量採用金屬,玻璃甚至水晶等過去沒有的元素
這些都難掩低調浮華風采
乍看下是很搶眼
但仍不如古典風耐看
這就是維多利亞風之所以風靡世界二百多年的原因
個人亦醉心於古典
特別是美式的亮麗古典

changerlu wrote:
記得以前在歐洲念書時...(恕刪)


贊成, 尤其是當地上的拋光石英磚跟萊爾富還有百貨公司一模一樣的時候, 很容易覺得一般台灣人的家是拿來給外人看而不是自己住的.

看電視上的節目最讓我想吐的幾個字就是:
1.收納
2.大器 (才幾十坪, 那裡大器?)
3.低調奢華 (明明就是俗氣)
TC
flycode wrote:
台灣的三合院/四合院...(恕刪)

真的 ~~~~~~~
窗戶外可以直接看到對面1樓的紅色瓦片屋頂和庭院
美國女房客第一次來看屋看到就很興奮很高興的說要租要租 @@
外國人反而比較喜愛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