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急問」請問板上大大,配電軟管可以埋在牆內嗎?

fc681100 wrote:
我們水電跟我說這軟管拉新的電線,然後就可以埋管了,但是看板上大大的照片,好像都是用pvc管在拉電線,這樣到底可以嗎?

一場誤會。
雖然長得很像,
但這是硬管不是軟管。
樓主第一張照片中間有GHCD-16的標示,
GH是『硬質PE浪管』的縮寫;
CD是『埋設用之可撓性配電導管』
16指的是外廓直徑,也就是16mm,一般俗稱四分管。
樓主請看清楚第一張照片中央的中文標示,
有一行是被遮住了三分之一的『混凝土埋設專用管』
實際上這是較先進的電路佈管材料,
樓主可以試著拿一截管子放在地上整個人踩上去試試它的強度,
就知道它其實並不是軟管了。

(附帶一提,軟管的縮寫不是GH而是GL)

的確版上很多板友都採用pvc硬管施工,
也許版友們做完了功課之後覺得這是比較好的方式…
以看得到的開箱文內容來看,
說它是目前01版友們佈線套管用的主流工法也不為過。
不過…在這裡RAY還是想推薦大家使用CD可撓管,
這裡試著分析一下兩者的差異好了:

1.原料:
CD可撓管的原料:強化複合樹脂;
PVC硬管的原料:聚氯乙烯。

2.耐撞擊性:
這個不用說,請各位版友各拿一支6尺長的PVC硬管與CD可撓管用力甩擊地面,
看看PVC的耐撞擊度和強化複合樹脂能不能相比…

3.彎曲自由度:
由於PVC硬管是不可彎曲的,
所以通常遇到轉角的做法,
不是以彎頭來轉接就是以烘彎的方式處理,
彎頭對穿線器來說會造成少許阻力…這倒還好,
烘彎的時候如果施作得不細心而形成皺摺,
就會造成硬管內徑縮減。
內徑縮減除了穿線的難度增加之外,
當然也就影響散熱的功能。
當然,我們相信版友們請來的水電師傅很高明不太會有這種問題。
不過,採用可以直接折彎又不影響內徑的CD可撓管是不是失敗率降低許多呢?

4.長度限制:
PVC硬管的標準長度=4M,CD可撓管標準長度=50M,
(1"以上的可撓管則為30M)
應該不需要說明了吧?

5.穿線與抽換線材的自由度:
以目前較先進的SI與類SI佈線工法來說,
不論是地面架高的SI或是施作了天花的類SI,
都可以取得較傳統全埋管工法要來得大許多的管路彎折半徑,
在這樣的狀況下,
CD可撓管就會擁有一管到底而且容易取得順暢管路弧度的優勢,
這樣的狀況下當然在長線路的日後穿線與抽換線路方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題外話:
其實RAY常常在01看到工程照片的開箱文的時候覺得納悶,
既然全戶都做了天花了,
為什麼還要在地面開溝埋管啊??
往上埋並不會比往下埋多很多材料費,
但是以類SI的方式拉到天花上面去…
日後維修、改線的時候…真的差很多啊…)

6.牆面的龜裂機率:
在空間有限的狀況下,
台灣能採用標準的全SI工法的住家真的很有限。
所以通常只能採水平管走天花、垂直管還是要埋入牆面的所謂類SI工法。
也就是說,它和傳統佈管方式一樣,
需要在牆面打溝槽埋管之後再以水泥填補粉平。
而PVC硬管平滑的表面與CD可撓管溝齒狀表面的水泥握裏力差異有多大,
應該就不需要筆者多做說明了。

7.施工速度:
就如同前面說明的CD可撓管具有一管到底的工法上優勢,
其實光是省下來的水電師傅彎管、接管的工資,
就足以COVER它比硬管多出來的材料費還有餘。
這也就是SI工法幾乎都是採可撓管施工的原因之一。

8.毒性:
由於埋牆電管唯一的功能就是拿來穿線,
而線路在長時間高功率發熱的時候其實是會導致這些電管產生一定程度的氧化揮發的。
這種狀況下,
CD可撓管的複合樹脂毒性就會比聚氯乙烯要來得好太多,
當然不要忘了許多水電師傅為了好做事而愛用的烘彎工法,
表面膠膜已經熱融過的PVC硬管,
在線路發熱時逸散的氯化物氣味會更濃。
(一不小心烤焦了的那種就更嚴重)
這也就是RAY常常在說很不中意看到烘彎電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我知道一直以來有這個工法,
我也承認它的確是合格的工法之一,
so what?
在我的工地有水電師傅敢拿出噴燈,
我就是直接翻臉。

9.直接更換管路的可能性:
如果哪位版友家中的空間夠大、高度夠高,
真的可以採標準的全SI工法施工的話,
請想像一下…過了十年、二十年,
在抽換線路的同時如果可以順便連管路一起做抽換的話,
是不是對於管路的強度與壽命上會更容易照顧呢?
這對PVC硬管來說…除非開了一堆的維修孔,
否則其實是不可能的事…

以上的分析是說明筆者支持CD可撓管佈管的工法的邏輯,
有謬誤之處歡迎指正,
不過筆者並不是販售CD可撓管的盤商,
請網友們不要誤會…

至於樓主家中工程的問題,
筆者其實一般是建議4分管純粹用於弱電訊號線,
而電源電力的管路盡量採用6分管,
除了讓日後的散熱效果更好之外,
過幾年如果有加線路的需求,
也具有較高的彈性。


fc681100 wrote:
還有浴室熱水管我說是不是要有包覆,但水電說埋在牆裡的不用

壓接管埋在牆裡不用保溫這句話常聽水電說,
不過這東西真的太薄了…
實在不建議這樣做。
雖然樓主的水電師傅已經佈好了管,
我們當然在沒有必要的狀況下不會想叫他拆掉更換而害他虧損,
但至少亡羊補牢在現有的管路外面加一層保溫包覆,
對日後的使用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icefirer wrote:
因為看照片管路狀況有點糟糕...

沒錯,
不論是水管還是電管,
真的佈得很糟糕。
除了那些烘得歪七扭八的冷水管(居然還烤焦)之外,
管路的配置佈向…
簡直就是一個自由亂佈的程度。
希望這個師傅(&業主?)的記性夠好,
未來在牆面要鑽孔裝設五金或時鐘之類東西的時候,
還記得管子彎來彎去的所有位置,
不要中鏢…

不論如何,
那些歪七扭八+烤焦的部份,
強烈建議樓主堅持請師傅拆掉更新。

更重要的一件事:
一些比較黑心一點又愛烤彎管的師傅,
為了縮短烘彎的施工時間,
是會拿較薄的A管(電路套管用)來混充較厚的W管(水管)的,
請樓主務必除了檢查冷水管路是否為南亞產品之外,
千萬不要忘了看清楚水管的規格是W管還是A管、B管。

warrenwang111 wrote:
可撓管日後要換線 重新抽線時比較難穿管!!!

很難理解這句話。
聲明一下…完全不想和W大有筆戰,
不過…可以麻煩開示一下這個邏輯是打哪兒來的嗎??


zh9nbv wrote:
牆內管線全用的是軟管不是PVC硬管不好做, 建議拉明線... ."



當下聽到心內涼了半截, 買都買了不能退(也不想退), 拉明線整個都破壞了美觀, 前手整理過都新新要砍掉重練也很可惜(沒剩什麼錢了) 這樣軟管走線應該還是OK的吧各位大大!! ~~>_<~~

其實CD可撓硬管和PE軟管真的長得很像,
一般外行消費者很難辨認。
建議你不妨試著用手去壓壓看會不會被壓扁,
正常只要指力壓得扁的就都是軟管。
軟管在水泥補平的過程中由於擠壓會被壓扁到緊貼著裡面的線材,
所以一方面無法抽換線、二方面也完全喪失散熱功能,
拿軟管來做埋線…可以說是超黑心的一種偷工減料工法。


fc681100 wrote:
水電說這樣45度比較好,到底是真的嗎?

45度比較好這句話是正確的,
因為降低了水錘的衝擊,
就可以延長管路的壽命。
但是他那個亂到不行的管路配置,
很難讓人同意他的做法是好的…

bigpiz wrote:
一場誤會。雖然長得很...(恕刪)


bigpiz大, 自地自建的全新屋規劃的話, 水管以明管規劃(當然還是免不了有短距離要埋入牆內)這必較簡單. 不過這短距離的埋入,是灌漿前就先埋入好, 還是灌漿後再敲一條溝來埋比較好?

當電管以傳統暗管規劃時, 最麻煩的是硬管會影響灌漿, 尤其是在配電箱那一帶.或是電管密集處, 容易有蜂窩. 所以想請教您電管的明管配置問題.

當電線管路配置明管時, 配電箱還需要埋入RC內灌漿嗎?是不是就直接用壁虎鎖在灌好的牆上,再以木作的假牆覆蓋. 這樣的話綁鋼筋跟釘板模時, 水電的施工部份較少, 比較不會因為水電耽誤了版模, 常常吵架

傳統街屋長條型的地形, 左右兩側牆面都要有插座. 電箱是在單一側牆面, 還是分別兩側牆面都有配電箱好?
長型街屋的前後距離頗長, 電管在天花板的部份,該不該再灌漿前就預留套管穿樑? 好像該留蠻多洞的?
電燈開關的垂直管, 是該埋入板模內灌漿,還是灌好再打溝埋入? 電箱處做木作假牆成本還可負擔, 每一處電燈跟插座如果也都做明管,遮蓋的費用太高了.

插座都是在低處, 配電管也都要從天花板拉下來嗎? 這樣垂直管在牆內的距離還是頗長. 傳統工法都是索性走地板下,這樣垂直管的距離比較短.
或是要配電的邏輯違反傳統, 三樓的插座走二樓的天花穿透地板上來.這樣就是三樓插座吃二樓電箱, 二樓插座吃一樓電箱了

電燈的水平管部分,也索性做明管對嗎? 不過這樣穿樑套管我怕洞太多了, 想說電燈動到跟抽換的機會較少, 要埋入RC內灌漿
非常感謝RAY大的建議,其實我也有問過水電烤焦部分,他就跟我說那只是表面的塑膠膜而已,我也覺得他的管路彎來彎去的,很不好看,但是昨天試水也沒有漏,這樣叫他拆掉重作好嗎?水電會不會更不爽呢?還有W管跟A管要看那裡呢?下星期土水要進場,其實進度已經落後很多了,拆掉在重作會不會花很多時間呢?不太敢凶水電,怕凶他們後就給我亂做,謝謝,在麻煩大家建議,感謝。
warrenwang111 wrote:
可撓管日後要換線 重新抽線時比較難穿管!!!

很難理解這句話。
聲明一下…完全不想和W大有筆戰,
不過…可以麻煩開示一下這個邏輯是打哪兒來的嗎??

呵呵 R大 別那麼緊張 針對事情 我是很願意討論的 別講的好像我每天吃飽閒閒天天找人筆戰一 樣 呵呵 打贏也沒錢收咩!

回答你的問題 這是1個擁有乙級室內配線技術士合格證書 執業超過20年經驗的人說的!!!

他說法規並沒有規定一定要用可撓管或PVC 事實上可撓管比PVC硬管更容易施工而快速!!但是可撓管的外表和裡

面的形狀1樣!!如果你走90度然後泥作完成後 日後如果要更換線路 換線穿管時會很容易卡在溝縫中比PVC光滑的

表面難穿管!!這是實務經驗!!所以他還是用PVC硬管!!報告完畢!!
crab69 wrote:
自地自建的全新屋規劃的話, 水管以明管規劃(當然還是免不了有短距離要埋入牆內)這必較簡單. 不過這短距離的埋入,是灌漿前就先埋入好, 還是灌漿後再敲一條溝來埋比較好?

原則上自地自建的時候,
需要走電管的牆面當然是RC前先預埋比較好。
通常較有經驗的設計師與水電師傅,
在工程施作中非必要的時候是會避免去切割敲打RC埋管的。

原因1:有可能建商的板模很接近鋼筋+拆模後的粉平又做得很薄,
那麼我們可能連溝都打不進去,
就會演變成只好將整道牆做厚來埋管的結果。

原因2:實務上只要是不同密度的建材就會有不同的熱脹冷縮係數,
即便是RC與水泥砂這麼接近的材質,
在幾次熱脹冷縮後再加幾次地震的搖晃下來,
接縫處剝離的可能性平均都有5%上下。
(5%只是RAY現在自行略估的數據,非實驗或統計數據)
而管路埋在RC中的時候是做在鋼筋的內側的,
並不會有這個問題。

原因3:RC灌注的磅數高的時候,
在RC牆上切割敲打出一道管槽所耗費掉的工時,
也許會是在磚牆上開一道管槽所耗費工時的四、五倍,
所以RC牆的打槽埋管數量多的時候,
就會降低整體工程的施作效率。


crab69 wrote:
當電管以傳統暗管規劃時, 最麻煩的是硬管會影響灌漿, 尤其是在配電箱那一帶.或是電管密集處, 容易有蜂窩. 所以想請教您電管的明管配置問題.

當電線管路配置明管時, 配電箱還需要埋入RC內灌漿嗎?是不是就直接用壁虎鎖在灌好的牆上,再以木作的假牆覆蓋. 這樣的話綁鋼筋跟釘板模時, 水電的施工部份較少, 比較不會因為水電耽誤了版模, 常常吵架


一般做SI或類SI的時候,
大部份配電盤的箱體是不埋入RC中的。
標準SI的做法的確如你說的,
通常是做假牆或第二層輕隔間沒錯,
而在省空間的考量下我們常用的類SI方式是…
室內如果有儲藏室或更衣室等比較不需要隔音的空間的話,
就將該空間的隔間牆做成輕隔間,
然後所有的管路可以事先預留好,
到時候全部穿進輕隔間的間隙裡再進箱體。

不但施工方便快速,
水電師傅不會和板模工打起來,
業主也不用擔心箱體附近的太多管路會造成大量的未灌漿蜂窩,
日後維修或甚至要加管加線都會容易許多。

要注意的是輕隔間牆的內鋼架骨料只有6.5公分厚,
箱體當然不可能整個埋入而會有少許的內突,
所以會建議在儲藏室、更衣室之類較沒有美觀爭議的位置。
內突的程度請參考這張相片:

挑這一戶的照片給你看是因為順便可以看到工程快做完的時候,
業主突然通知要增加一項設備。
(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到底是增加什麼了…OTZ)
由於管路僅是佈在輕隔間裡面,
所以當時唯一的破壞就只是在箱體的上面開了個小洞(左上角)來做管路塞入箱體的動作,
從這裡CRAB大應該就能體會為什麼會說日後維修加管的彈性比較大了。


crab69 wrote:
傳統街屋長條型的地形, 左右兩側牆面都要有插座. 電箱是在單一側牆面, 還是分別兩側牆面都有配電箱好?

除非房子大到百坪以上,
否則一般我們是只有做單一個配電盤,
放在中央位置最好。
如果沒辦法置中,
就放單一側,
維修的工作仍會比放在兩側要來得單純。



crab69 wrote:
長型街屋的前後距離頗長, 電管在天花板的部份,該不該再灌漿前就預留套管穿樑? 好像該留蠻多洞的?

套管穿樑其實兩個4"套管就非常的綽綽有餘了。
(除非你想要每個插座都做專迴啦…)



crab69 wrote:
電燈開關的垂直管, 是該埋入板模內灌漿,還是灌好再打溝埋入? 電箱處做木作假牆成本還可負擔, 每一處電燈跟插座如果也都做明管,遮蓋的費用太高了.



插座都是在低處, 配電管也都要從天花板拉下來嗎? 這樣垂直管在牆內的距離還是頗長. 傳統工法都是索性走地板下,這樣垂直管的距離比較短.

對,由於空間與預算的考量,
所以我們一般牆面的確是埋入磚牆內的,
所以才說它是類SI而不是正統的SI施工。

RC的部份可以事先套在鋼筋內會最好,
事後打管打槽的部份也還是建議由天花打下來,
某些排成一排的複合插座,
(如電視主牆的位置)
是可以由一個較寬的槽溝埋入3到5支幹管來一口氣做好的,
(管路1電源、管路2專迴、管路3弱電線、管路4喇叭線、管路5HDMI或AV之類…)
所以其實多花的材料和工資有限。


crab69 wrote:
或是要配電的邏輯違反傳統, 三樓的插座走二樓的天花穿透地板上來.這樣就是三樓插座吃二樓電箱, 二樓插座吃一樓電箱了

不建議。
日後如果要加迴路,
你總不可能每次都打樑穿樓板吧?
埋牆還是比較容易維修與修改的工法,
師傅的邏輯上也比較單純不易出錯。




crab69 wrote:
電燈的水平管部分,也索性做明管對嗎? 不過這樣穿樑套管我怕洞太多了, 想說電燈動到跟抽換的機會較少, 要埋入RC內灌漿

純以配電來說,兩個4"套管綽綽有餘了,
不需要把它想得太複雜。
只要你每支管路中的配線數量做到法令標準以下,
它的散熱就不會出問題,
可以把所有的電管併攏穿過同一個預留孔的。


fc681100 wrote:
非常感謝RAY大的建議,其實我也有問過水電烤焦部分,他就跟我說那只是表面的塑膠膜而已,我也覺得他的管路彎來彎去的,很不好看,但是昨天試水也沒有漏,這樣叫他拆掉重作好嗎?水電會不會更不爽呢?

不爽也要換。
雖然烘彎的確是合格的工法之一,
但是合格並不包括可以烤焦。


fc681100 wrote:
還有W管跟A管要看那裡呢?

就寫在水管上…
抱歉由於沒有想到去拍過水管上標示文字的特寫,
所以找不到照片給你看…
但是你在工地現場檢視一下水管表面,
一定找得到文字標示的。

fc681100 wrote:
下星期土水要進場,其實進度已經落後很多了,拆掉在重作會不會花很多時間呢?不太敢凶水電,怕凶他們後就給我亂做,謝謝,在麻煩大家建議,感謝。

那就直接換水電師傅吧…
現在的狀況就已經是亂做了。

樓主家完工後如果想要修改某個迴路或增加一個插座或釘個釘子掛時鐘…
在這麼自由的佈管方式下,
是打算每次都用管路探測儀探完再施工??
還是每次拿著你現在拍的紀錄照片來比對牆內的管路走向?
(記得有改過管路的部份,還得新舊照片交叉比對一下啊~!!)

那個看到鬼的佈管…換了是RAY早就把他從頂樓踢到一樓去了,
容忍他幹嘛?

改管與加保溫加起來多花的時間不到兩天,
兩天的延誤工時換得未來十年的安心,
值不值得呢?

順便提供一張埋牆熱水管加保溫的方式供你參考,
有拜有保庇…不,是有保溫有熱水…:

要求他做一下吧。


warrenwang111 wrote:
回答你的問題 這是1個擁有乙級室內配線技術士合格證書 執業超過20年經驗的人說的!!!
他說法規並沒有規定一定要用可撓管或PVC 事實上可撓管比PVC硬管更容易施工而快速!!

可撓管比PVC施工迅速這一點是對的,
法令上PVC硬管或可撓管都是合格的工法也是對的。
不過…
比較好奇的是執業超過20年的經驗裡面,
有幾年的可撓管施工經驗??
(講得白一點,我認為他根本沒施作過)

warrenwang111 wrote:
但是可撓管的外表和裡面的形狀1樣!!如果你走90度然後泥作完成後 日後如果要更換線路 換線穿管時會很容易卡在溝縫中比PVC光滑的
表面難穿管!!這是實務經驗!!所以他還是用PVC硬管!!

所以RAY才納悶大家幹嘛把管路往地面佈…
既然捨不得地面的厚度,
直接在天花裡面做個大彎不是挺輕鬆愉快的嗎?


所謂實務經驗,是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人才有資格說的話。w大要不要回頭問一下您的水電師傅,這輩子見過CD可撓硬管長什麼德性沒有??還是在問過水電材料行的材料報價之後就嚇得根本不敢叫貨,所以一切用「猜」的??

再聲明一次小弟絕對不敢跟w大筆戰,
(沒事被外行人拿個翹曲磁磚硬要指泥水師傅沒敲平,
然後我還得去勸自己的業主別跟人家筆戰免得被當成我的分身…
這樣的狀況還蠻困擾的…)
以上有冒犯之處,請w大千萬不要介意…

bigpiz wrote:
原則上自地自建的時候...(恕刪)


R大大 心胸別那麼狹小咩!!上次壁磚那張圖的事 都過這麼久了您還記在心上喔?? 我本來就不是內行!!也不敢挑剔

您的大作 就因為是外行 所以看到那張圖和我目前家中在鋪的不太一樣 順口問一下而已! 您可以回去看一下 我是疑

問句!!看您回文口氣中帶著不悅! 我想算了!圖也是您PO的 看到的也不只我一個!!只是我也不是您的業主!!你業主

滿意與否 是真的與我無關 我本意是真的再問磁磚翹曲度而已!!別記仇記這麼久吧!!何必哩!!!!


所謂實務經驗,是有實際操作經驗的人才有資格說的話。w大要不要回頭問一下您的水電師傅,這輩子見過CD可撓硬管長什麼德性沒有??還是在問過水電材料行的材料報價之後就嚇得根本不敢叫貨,所以一切用「猜」的??



再貼一次 !!他是我的 水電技師 執業超過20年 牌照也有並依此維生 所以 你說它有沒有實務經驗!!!我沒有用猜的

我說1定有!!!

R大有沒有實際去打管 穿管 佈線 施工 我不知道 R大是否有這方面證照 我不知道 我沒有 因為我外行我只出一張

嘴!!不知R大是和我一樣只出一張嘴還是????您有證照 您也親身施工過????

(講得白一點,我認為他根本沒施作過)


R大 認為它沒有施工過可撓管 不管是因為工法還是價位 是 作夢夢到還是神明顯靈!還是和你自己寫的一樣難道你也是 用 的!!

我至少沒有用猜的 我不懂就問咩 內行 外行 都是虛名!!當內行 很辛苦的!!

別老是覺得筆戰咩 !!!我心胸沒那麼狹小辣!!!我還怕您介意哩!!!!







warrenwang111 wrote:
他是我的 水電技師 執業超過20年 牌照也有並依此維生 所以 你說它有沒有實務經驗!!!我沒有用猜的



我說1定有!!!

執業超過20年,
不表示有CD可撓管的施工實務經驗。


warrenwang111 wrote:
大有沒有實際去打管 穿管 佈線 施工 我不知道 R大是否有這方面證照 我不知道 我沒有 因為我外行我只出一張



嘴!!不知R大是和我一樣只出一張嘴還是????您有證照 您也親身施工過????

乙級證照並沒有這麼難考,
RAY自己家中的工程倒是為了好玩曾經自己打管佈管佈線過。

W大不妨把我在YAHOO知識+中有關水電知識的問答拿去問一下這些有執照的專業人員,
看看RAY有沒有這個資格去考乙級證照。

沒有去考純粹是由於工地中施工的人不可能是我,
所以考它並沒有意義。
實務上用得到的證照RAY的確有空就會去取得,
所以手上連勞工安全衛生業務主管、施工架作業主管這類偶爾會需要用到的證照都有,
W大改天閒著沒事做的時候可以考慮上內政部去查詢。

但是請放心,
RAY自己沒有證照所以承接工程當然不是自己動手做,
而是請來至少有甲級或乙級證照的師傅施工。


warrenwang111 wrote:
R大 認為它沒有施工過可撓管 不管是因為工法還是價位 是 作夢夢到還是神明顯靈!還是和你自己寫的一樣難道你也是 用 猜 的!!

沒錯,
是用猜的。
W大還是應該考慮回去問一下這位專業的老師傅,
看看RAY是不是猜對了。

NO筆戰~NO筆戰~我是卒仔~~
剛有打電話給水電,跟他說我覺得管路有一些問題,想在討論研究一下,聽的出來他的口氣滿不爽的,只是說明天十點多會在工地,在來討論,想說到時後假如又說一堆有的沒有的理由怎麼處理呢?換掉我也想啊,但那是統包我也沒時間在找另一個,而且費用一付出去一半了,希望可以在重新配冷水管就好了,熱水跟排水管我覺得是還好,就冷水管亂接,這樣他應該可以接受吧,謝謝RAY大還有W大的建議,在我心中你們兩個都是神人級的,也很謝謝你們的建議,可惜小弟能力就沒辦法這麼專業,希望可以硬起來,感謝。
糞管旁好像沒有冷水管,另外也要接110V插頭。

因為有些人的馬桶要裝免治馬桶蓋,需要110V電源,而且如已經選好免治馬桶蓋,要看他的電源與水管是在左邊還是右邊,才能決定電源與等水管入口!


還有,所有浴室的電源,在電箱內一定要裝漏電斷路器!

熱水管如果沒有包覆,冬天用熱水,有時候因冷縮熱漲,牆壁會有叮叮咚咚的聲音出現,建議包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每次到空間設計與裝潢裏欣賞文章時,都會看到不同的意見。

小弟基本上也是從事相關行業,也在現場看過監工與施工人員起衝突的。

烘管確實是不好的,尤其烘管的位置如果受到太陽長期的曝曬之下會特別的脆弱。

但是在浴室或廚房等地方如事後變更,位移個幾公分不烘管好像也說不過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