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頂樓水泥拆除(至 RC層) 及清運
2 清洗頂層
3. 彈性水泥4層+不織布
4. 鋼筋沏整及混凝土灌漿
5. 粉光及洩水坡度.
1 & 2 沒問題
3.
a. 可以問一下彈性水泥每一層施工多厚,建議以1mm ~2mm一層為
佳,太厚的話,容易上面的水分揮發得比下面快,水泥乾燥過程中容易有裂痕
出現,太薄的話,彈性水泥的防水膜會無法正常生成。
b. 彈性水泥每層塗的方向要垂直交叉,這樣可以避免一些施工不均勻的狀況。
c. 台灣地震多,中間放不織布,因為布的彈性比水泥好,為了讓水泥斷裂
後,不織布仍然有防水效果,所以不織布上面通常都會在上一層防水塗料。
可以問問看是不是有上塗料,單純不織布應該是不防水,最近有一些類似玻
璃材質的材料可以用來取代不織布,使用年限較長,但是彈性較差,較少大
地震的區域可以考慮使用。
4. 混泥土本身沒有防水,主要是靠彈性水泥和不織布
5. 廠商應該在彈性水泥這一層就做好坡度,這樣水滲下去到防水層的時候,才
會正確被導到排水管,不然的話其實滲下去的水其實是積含在防水層,只有表面
的水被排到水管,含在水泥的水就變成只靠蒸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