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iRenn wrote:這節目有時候轉到會看一下,先不論設計與價格等問題…我只覺得節目在「AFTER」時,打的柔光看的眼睛很不舒服。因為這節目幾乎是以三夾板直接上漆,才能節省預算,不柔光,那就看到粗粗的三夾板表面了。對於日本蓋防子預算有疑問的,請看緯來日本台的住宅改造王,東京都內蓋單一透天厝的(就不是建商一次蓋上百棟好cost down),含結構內裝平均一坪造價55~75日幣。折算一下就知道國興的住宅改造王算是節目優惠價,不能當真實日本的行價。
有在看的朋友到最後結尾有沒有看到他們施做的坪數跟規模啊大部分案件的整體坪數都是不會太大吧要不要換算一下單坪造價啊大多是貴的嚇死人吧氣候條件不同材料供應品質不同施工工法不同法規不同民情不同消費水準不同還在那邊只花台幣五百萬做很多的感覺還可以打折咧拜託~不要自我感覺良好
我倒是覺得跟台灣某台的置入性行銷很像專為設計師打名聲只不過台灣只講結果日本講求整個過程改造王某些設計太講求創意原本沒必要的也花下去反而讓整個預算往上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於同行有交換心得作用(相互學習)不過還是很讚嘆設計師的用心不管是真還是假改造之後實在是耳目一新這代表....有錢甚麼都做的出來只要你敢花
那節目看來是真的很誘人~但那些貼心的小設計~應該都源自於空間不足吧!!另外也有極大的可能是因為節目關係~所以設計費才會那麼便宜吧!!真的設想台灣的話~只有北市昂貴的房價~才需要這麼利用空間吧!!個人感覺啦!!
我覺得,這種價錢不是做不到,而是這是節目效果,願意以這種價格承攬的廠商(設計、建築、工匠)是極度少數的(以個人的從業背景來探討)再者,其實他所做的設計成果,對於「真實生活」還是有一段差距的,很多生活上的物品收納也都是輕描淡寫罷!地緣、氣候差距也很大,很難列在一起比較的!台灣颱風爆多;日本的颱風也多 但集中在南部、海濱台灣緯度低,四面海,濕度極高;日本緯度高,四面海,平均濕度低很多很多所以,日本比台灣更適合木造;而台灣也熱多了,共識上比較常採用比熱指數低的,山洞型構造(冬暖夏涼)要考慮木造的話,南洋海島風格的木造,應該更適合台灣,架高通風 呵呵真實的存在有其社會環境背景的演化,請參考也就是說,全能改造王的價格是做得到的,設計師 也是有的 在台灣但這種承攬金額,真的只有佛心來著才有可能(在日本也一樣,別忘了節目往往添加了效果)
其實我比較懷疑的是,台灣有沒有這種施工精神與敬業態度去施工。去看看台灣裝潢的工地,煙頭檳榔渣一大堆,環境也沒清掃。很多裝潢垃圾根本就被埋在裡面。這種看不到的品質才是為人詬病的地方。而且很多師傅(這樣說還抬舉了)根本不求長進,不學新的材料施工與技術。連個防蟑落水頭都沒見過,還把它給拆了說這樣水流才會順暢才對。台灣的室內設計師很多搞藝術出身的,根本沒有幾個有實做經驗與技術,只會設計一些根本做不出來或是不實用的裝置藝術。設計的空間動線與操作根本不合實際生活所需,我懷疑這些設計師有沒有住過自己設計的房子,有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
archbug wrote:我覺得,這種價錢不是做不到,而是這是節目效果,願意以這種價格承攬的廠商(設計、建築、工匠)是極度少數的(以個人的從業背景來探討) +1.........願意承接的廠商,我想應該也是抱著打廣告的心態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