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打針是一定會的,接下來他就會拿附近的成交行情表給你看了,至於有沒有那個價值就要跟家人好好商量了,多一個人的意見是有好沒壞的,我個人是覺得......再往巷子裡面一點的會更好,那邊比較清幽
裝潢部分,反正最後都要打掉重練,至於隔幾間跟地板墊多厚都沒差了,拆還好,清運費會比較痛,找到好的師傅比較重要~~
比較要注意的是~地板水平的問題,我有看過很斜的~~那真的很難醫....
東湖近幾年的發展真的很快,從以前連公車都不會到,到現在四通八達的,以前往汐止只有一條路,下班必塞!!到現在多了堤外便道可以走,以前哪有東湖交流道~~到現在往北二高或往市民大道上高架就到了,要去內湖大賣場商圈,也是上東湖交流道下南京交流道幾分鐘車程就到了,假日又有大湖公園可以踏青,東湖住這麼久了,說真的我很愛這邊,這邊唯一的缺點就是愛下雨,不管怎樣~~很歡迎你成為我們的鄰居~~~~
地獄倒楣鬼pp wrote:
1200除 37坪 =32萬
這價格不對吧??
他又是坪數太大....況且露臺只能算3分之2價格
你全部敲掉所花的錢就很多了
還要砌新牆....
價格不應該這樣出
等斡旋金過期了就收回吧
樓上的算法怪怪的吧...樓主不是都說「權狀坪數」有 42 坪,以公寓的計算標準來說,基本上還是依照總價除以權狀坪數來計算單價,似乎沒有聽過露台只能算 2/3 價格的說法。所以樓主目前看的這間單價大概在 30.9 萬左右
一般比較常聽到的露台價格的算法,指的是「不含在權狀內」,但有約定專用的露台 (使用坪數會大於權狀坪數)。一般來說像是這類的露台,在議價時就有可能會以權狀坪數的 1/3 左右來議價。
不過說真的,以這間公寓之前已經隔成套房的情況來說,買下來之後要自住一定是得要大整理的。算上後續裝潢整理的費用,的確可能會逼近 1500 萬,如果是有1500萬預算的話,應該已經可以試著去看看東湖附近的中古電梯華廈了...
1. 那附近生活機能不錯, 方圓300公尺內, 吃喝玩樂樣樣兼備, 哈啦影城, 誠品書店, 東湖路上一字排開都是賣吃的, 另外在明湖國小附近也是一堆吃的. 然後也有小型菜市場與頂好超市, 方便. 欲售的房子是在一條小巷內, 比較清境, 可以享受這些生活機能, 但卻不會被吵雜噪音影響到.
2. 學區是明湖國小與國中(好像是還不錯的學校in內湖區), 然後附近還有南湖高中與南湖國小, 小孩就學不是問題
3. 鄰近大湖公園, 附近有不少登山步道, 加上鄰近四個學校, 有一定的綠地
3. 交通方便,
開車: 鄰近一高二高與國道五號, 要進市區, 可從康寧交流道上, 南京東路經流到下, 然後接市民大道, 往信義區或台北車站都快, 或者從民權隧道走, 也是不遠
捷運: 位在兩個捷運站中間, 走路大概都都要10分鐘才能到
公車: 哈啦對面公車一堆, 亦可走到東湖路上, 那邊有更多往南港方向的公車
4. 附近有兩個建案正在施工中, 一個就是開價55/P(轉角的那個), 原來一塊廢棄荒地, 另一個是舊大樓(樓下原來是市場)拆掉改建, 據說熱銷, 一下賣光光, 還來不及去訪價就鎖盤了
幾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1. 附近車位難找, 巷子不大(兩條單行道橫貫), 車子出入不少
2. 雨水真的很多, 要準備除濕機. 常常這裡有飄雨, 但是市區卻是陰天無雨
3. 要考慮電梯華廈的話...哈拉對面大部分都是10年以上的大樓, 只有在靠近東湖與你目標的後面, 各有一個5-10年的新大樓. 倒是在哈拉同側那邊有幾個新蓋好的建案, 當初在預售時我都有去看過, 當時開價從33到4x都有, 現在要賣, 起跳都是40以上, 加上3成的公設, 相對可用空間可能就沒那麼大了
我也有想過要出手, 不過考量到即便要當包租公, 隔成六間真的太多, 要滿租不易, 管理也麻煩, 同樣出問題的風險也大. 要改回一般住家, 這又是另外一筆花費, 如果堅持要賣1300萬, 或許請他先改回原來格局, 大家再來談...
ldj wrote:
樓上的算法怪怪的吧...樓上的算法怪怪的吧...樓主不是都說「權狀坪數」有 42 坪,以公寓的計算標準來說,基本上還是依照總價除以權狀坪數來計算單價,似乎沒有聽過露台只能算 2/3 價格的說法。所以樓主目前看的這間單價大概在 30.9 萬左右
一般比較常聽到的露台價格的算法,指的是「不含在權狀內」,但有約定專用的露台 (使用坪數會大於權狀坪數)。一般來說像是這類的露台,在議價時就有可能會以權狀坪數的 1/3 左右來議價。
不過說真的,以這間公寓之前已經隔成套房的情況來說,買下來之後要自住一定是得要大整理的。算上後續裝潢整理的費用,的確可能會逼近 1500 萬,如果是有1500萬預算的話,應該已經可以試著去看看東湖附近的中古電梯華廈了....(恕刪)
不
我的意思是他是坪數過大 讓單價看起來似乎很低(其實還是不低)
一樣是三房 坪數33坪就很大了
版主原文意思好像是有公設 所以我公設就不算在內了
我去年4月買了一間20年公寓,室內實坪有22坪多,屋主隔成3間套房,買下後我隔成2房一廳一衛(開放式廚房/餐廳/客廳)並把後陽台外推出去,所以使用面積25坪跑不掉;花了整整2個月的時間以及將近120萬(拆除,管線全部更新,粉光,油漆,地板,天花板,以及局部木作,鋁門窗全部更新,衛浴重做,加裝廚具及分離式冷氣,更換電熱水器為天然瓦斯,滿多舊家具家電沿用),我只有買設計師的圖,所以是自己"重點式"監工,在很克難的情況下購屋成本從42.5/P增加到47/P
您的坪數大上許多,預估200萬的話也是相當"緊"喔,一個不小心就超過了,很多東西都是"看不見"的費用,尤其是基礎工程,跟安全性有關的,你一定省不下手,所以如果要弄到有設計美感,有裝潢的感覺,我真的建議一坪的預算要抓到7萬喔~~
當初屋主就是看在要整理很麻煩,所以價格上是真的有比較軟,應該可以用這點跟屋主談談看,祝您 購屋順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