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感謝各位的意見,有基座的工字鋼架構應該是較好,但這區幾乎都是L鐵+C型鋼沒見到基座架構,身為末端的消費者,很難分別去找鐵工,水電,木作.........等等.一般都是直接找單一設計師來包全部,所以如果有些部份不滿意,卻也難去要求 ( 或不知如何要求 ). 這部份有賴大家分享與指導,讓消費者與施工者能有效溝通,做出物有所值的作品.補上範例完工照,靠牆側C鋼與L鋼立面沒有焊,雙拼有點焊,焊點有上漆
價格並不是安全問題。也不是現階段的問題當你決定使用鋼構時,有沒有考慮過樓版要如果把重量往下分佈傳遞直接搭在牆壁?那牆是RC 還是磚造或輕隔間?就算是 RC 那厚度? 那麼重螺栓也不會小,鐵工的工具是否可以碰到鋼筋也削鐵如泥的貫穿?結構被破壞了?!那萬一鑽到水管或其它管路呢?國外多數配管是外露的,不像台灣喜歡埋在牆體裡面。相對的要直接利用牆體,風險也是很高的。最好的方法是;自己立柱去支撐增加的樓板。但是現實的狀況是在這一個階段通常業主就會.......決定就照一般鐵工的方法做就好了,反正又沒有人被壓死過。關鍵在四週再立四根鐵柱,業主就有會天馬行空的想法出來了所以根本談不到價格及安全問題。其實再立四根或更多的柱子也可以用設計手法來解決。但是在台灣;人不是談風水。就是奇怪的想法。要便宜,有比找鐵工更便宜更安全的。鐵平台幾十年前台灣就開始大量使用倉儲及貨架了,有的堆高機也可以上去走的。它有鐵平台的系統,用的就像萬用角鐵的概念一樣,因為大量大產,規格化的應用;所以便宜,安全。這是一個很好的應用,但你可能被回一句,那有人把貨架裝在家裡的?我家又不是倉庫但在一些大型的書局或餐廳卻都被採用了。現在談的雖然是安全的問題也不是因為價格就得去犧牲安全,事實上可以更省成本,只是 ...... 當然真正遇過業主就知道,雖然口中說安全第一,但是安全可以配合價格,風水,別人說,老師傅打折的。就算一樣兩邊用角鋼,中間不用任何C型鋼你只要用大樓用的 DECK板 (http://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29OShwimnYTblduYsozxUg)如圖中的DECK鋼板再電焊,承載也不會比你加了一堆C型鋼來得差。你可以看到舖上去了人已經可以在上面。如果你要當樓板用。先下木角料再舖隔音棉,釘上水泥板。一下子樓板就好了。不管你要貼磚或舖木地板都可以。釘了角鋼,又弄了一堆型鋼,結果樓板呢?還沒有好有些工廠要給外勞住,裁好DECK板,牆上釘上螺栓。放好DECK板焊在螺栓上,舖上合板,完成了。這夠省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