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最好還是留10CM左右
不論是省電燈具或是LED都還是有管線跟散熱的問題
一般型的冷媒管
至少也有6-7公分的厚度~
所以一般會建議還是做
而建商的樓板通常
都不能看
或是板大可以走走美式LOFT風格
將管線作有設計的排列也可以保留原本的樓高~!
其實挑高的空間除了要看坪數大小之外
還要想想這個空間的採光(窗戶)的高度~
如果配合拉高~這個空間會感覺不賴
不然整體空間很高
採光卻是只有在中間段~那就如上面大大說的住在塔中~!!
甚至是監獄式的高塔~!!!
結果釘出來, 居然 18 公分. 比預期最多 15 公分還要高, 不知道為什麼要釘這麼低, 難到超薄的坎燈要散熱也一定要到這個高度, 還是因為做太久的木工,還是停留在以前燈具的高度. 不過我有跟他講過我會想裝超薄的,為了
天花板不要這麼壓迫,個人覺得已經強調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但是沒用.
然後間接層板狐度也是..到冷氣的地方的狐度要收到最小, 反而兩邊都幫我收到最高點.問他還強調說照我的做,冷氣會突出 30 公分不好看. 反正都有理由.
最後最好真的如他所說的好看. 現在我不敢給他臉色看, 都順著他. 因為說了他都會不高興, 講話就突然變很大聲.
為了最後完工只好忍著點....
還好, 我堅持櫃子是作系統櫃.
countvivian wrote:
已經在裝潢中,不過抱...(恕刪)
設計著重比例,好的設計讓人感覺舒適
高低是相對,人的眼睛很容易受'騙'的
一個不高的天花,樑柱若不明顯,空間適切,也不一定會有一壓迫感
(例如:浴室一般都不高...也不會有壓迫感,但如果一間一坪大的浴室有3米高的天花那才令人難過呢..)
一個相對高的天花(超過3米以上),若邊緣有高達50公分的橫樑(很多大樓都超過這個尺寸)
那看起來絕對不舒服
所以不要針對細小1-3公分的尺寸鑽牛角尖,除非天花已低於230以下(快跟門同高了,但有些夾層還沒這高度呢)
要先從整體比例著眼...
又若壁面如果分離式送風機厚度約25-35之間,燈盒當然盡量修飾讓機器不至於太突出才好...
不然好像把送風機當主角式的突出,那就本末倒置了...(除非你覺得送風機是裝潢中漂亮的裝飾品..)
比例最重要....配色次之...把握這兩點...基本上就離成功的裝修不遠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