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Cffc wrote:但是此種施工方式地板...(恕刪) 總高度2.4公分(印尼夾板1.2公分、木地板1公分)在我們家,剛好可區隔出玄關(沒有鋪木地板)與室內的空間如果室內高度真的不高、也很在意室內的高度那可能就不太適合鋪木地板了我們家室內高度230(樑下)-280(最高)公分全室鋪木地板,沒有壓迫感唷!~
原則上~有三各選擇1.整間作~不管是直鋪或是平鋪~不會有介面差的問題2.使用~海島型超耐磨平鋪施工: 4分夾板當底(底板可以用黏的,再把面板釘上去~)平鋪施工3千多~直鋪施工: 通常拋光磚的平整度不錯~趨近於水平~先放一層泡棉~再把面板放上去~不能釘~只能在企口上白膠固定~房間四周合密~門頭第一支~稍微上膠固定~線不要跑掉就可以~因為沒有底板~所以一坪只需要2千多~但是難免遇到不平的地方~會有一點浮動或下沉~會有不扎實浮浮的感覺~一般住家還是盡量建議使用平鋪施工~會比較沒有問題和耐用~3.至於傳統密集板超耐磨直鋪~應該就可以不用考慮了~一樣直鋪施工~也是只有2千多~穩定性差容易變形~與其要直鋪施工~選海島型超耐磨直鋪就好了~價錢差不會太多~何必選傳統密集板冒變形的危險!! 提供參考嚕!!
無敵胖胖~地板菁英 wrote:原則上~有三各選擇1...(恕刪) 補充一點~平鋪施工 12MM 印尼夾板 + 海島型超耐磨地板 厚度 9MM = 2.1 CM 總厚度直鋪施工 泡棉約2MM + 面板厚度9MM = 1.1 CM 總厚度
edance wrote:我們家的地板也是拋光...(恕刪) 您家裡的作法~算是有點彈性的作法~可以說它靜音~可以說它緩衝~都可以~事情會有一體兩面~有優有缺~但是畢竟有底板~缺點的問題不會太大~您也已經遇到過了~缺點也就是因為底板下面有相當厚度的泡棉~厚泡棉具有較大的緩衝彈性~因為拋光的地很平~所以異音的來源~出現在釘子上的機率比較彽~但是容易出現在牆壁四周圍~厚泡棉的彈性大~再加上底板沒有釘沒有黏~所以面板上去之後~如果靠牆壁四周圍的面板~師傅求好心切合的太緊密的時侯~面板和牆壁 或是 面板和系統櫃的踢腳板~合太密摩擦~就很容易產生異音~尤其是系統櫃的踢腳板~美耐板磨美耐板~聲音很明顯!! 所以師父後續才會再四周有聲音的部份補釘加強~將摩擦產生異音的位置~固定~如果平鋪沒有泡棉~比較扎實不軟~產生異音的機率會低一些~各有利弊~看個人需求~一般採平鋪作法比較普遍一些~多鋪厚泡棉~沒有不好~沒有不對~但是費用會較高~會比較軟~看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