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到工廠挑樣品這樣的方式很不錯,我喜歡,我的設計師是他自己去他配合的廠商拿幾片來就說這幾片適合,我想,很多設計師也是這樣的方式,所以我很羨慕你能遇到這樣的設計師^^
回es_mato大大:
我想,在歐美,應該是不太會像台灣的情況一樣,報價高低難以掌握,當然,我相信設計師他們的確會有所謂的運費等等之類的附加費用,但..價格低廉的不見得就不會有這樣的附加服務,我想,這還是取決於人心的出發點,很感謝es大大讓我了解一些我可能沒看到的問題^^
回kk1215大大:
我很想自行採購,但說真的,外行人真的只能看表面,就是因為不會看,才委託專業,但也就是因為他報價實在是很不合理,我才會自己去問,才會發現像kk大大說的"有得是一成,有得是一倍"
回eurikabox大大:
就像你說的,還有更多的細節,像是原本跟我說東南亞的磚是進口磚,後來不經意說出廠商要出清存貨,所以才以2xx的優惠價可以拿到,又說這是冠軍的東南亞副廠的廠牌,但就詢問兩家以上的瓷磚店,都說冠軍並無副廠在東南亞,的確,我也覺得我跟設計師的信任已產生變化,但,若設計師不能坦承以對的時候,說真的,要還能讓我繼續信任他對我而言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也很希望我能相信他,只要設計師能趕快回電給我.....

回hithere大大:
我相信瓷磚的價格的確有高低點在,但就像你說的差到快兩倍實在是很不可思議,我一直在告訴自己,"設計師他自己也被騙了",但就常理來判斷,設計師也很有經驗,又不是第一次買,所以,我想我的自我催眠是有限的

回m169898大大:
我相信每個找上設計師的業主都是這麼想,我真的很期待搬進去的心情,從決定好設計公司,然後開始討論到開工,我很enjoy在這種感覺,與設計師的溝通,將我希望的感覺實體化,這也是我當初在買房子不買已裝潢好的房子,因為能設計自己的家,也像是打造自己的夢想家,所以,我也希望能與設計師好好的溝通,所以..一直都期待我的手機趕快響

回mark0612大大:
瓷磚的確不是由設計師親手去貼,但師父的工錢,應該是已經算在一坪2500的貼工裡,把他工錢加到材料費裡這個我可能沒辦法認同= =,其實我貼坪也不大,才17-8坪,因為若以設計師的材料報價加上貼工實在是高得有點不合理,所以必須在還沒貼之前就得質疑,若貼下去後了再來質疑,我想可能馬北呼阿...
感謝各位大大各方面的心得,讓小弟發現可能有自己很多沒注意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我都很樂意與設計師討論,所以,我希望設計師能像各位大大一樣熱情的回應來回應我....
老實說....
設計師算是自己認識的人,雖然不很熟
但是呢,工程進行了不熟也會熟了
說實在的,找認識的來做不好多於好
設計圖修改&確認了很多次,都是小弟希望修改哪才作修改
當然報價也是跟著修改了很多次
不過呢,因為是認識的,所以報價的內容小弟是沒有討價還價過
其中一定也有幾項是小弟覺得不大合理的地方
可是我的想法是....
既然我不能砍你的價錢,那你就要能給我最好的施工品質
所以一有地方我覺得怪,或是沒弄好的地方,一律改
如果他的工班施工真的很小心很認真的話
基本上被我刁的機會會少很多
偏偏就是有被我刁到的,那個鋁窗前後一共來弄了4次,還不是本地廠商
冷氣原本一天要弄完,結果來了兩天
以上是小弟的做法
很簡單,有辦法賺的你就賺,不過要真的有能力賺才行.....
但是很多設計師是三項都要賺
如果一般人去瓷磚行 水電行 甚至燈具行 隨便問的價錢(不含裝)
卻比設計師拿同樣東西的價錢(不含裝)還便宜 說的過去嗎?
何況設計師都有長期合作的店家 理應更低價 更低的部分
如果不願意回饋給業主 那就當成設計師多的利潤 我想大家都能接受
但是許多的設計師開的價錢 卻常常比業主(散戶)自己去問的零售價
貴至少三成 把業主當肥羊宰 甚至會和瓷磚行串好
就像開版樓主一樣 叫業主去某某家店自己去選擇要的花色
結果根本是套好招(價錢) 好開高價宰肥羊就地分贓
不要忘了關於擺設空間隔局規劃 業主已經付了設計費了
而施工安裝以及廢料清除 業主也付了施工費和清運費
監工有些設計師還有一筆監工費用 其實也是工頭在作 設計師偶爾來看
或者是業主要來看時才出現
該他賺的都給他賺了
為什麼很多設計師都要用在料錢 狠狠灌水
我有聽過鄰居講他親戚的真人真事
設計師宰一個單親媽媽 那個設計師溫文儒雅為人親切開著雙b跑車
一整個時尚先進 然後還說他能體諒單親媽媽經濟的壓力
會用最少的花費盡量設計到最好 讓單親媽媽選擇了讓他作
手法就是吃定有些人不會算 或者沒去算需要多少料件(用才來算)
或者單純信任設計師
單親媽媽為了遺忘不幸的婚姻 把這個新窩看的很重 時常有擴就去現場
結果房子瓷磚 水泥 沙等等叫來的量 設計師還有親切的解說
讓她去算料來多少 並且說是需要的量 事實上大概是快兩倍的量
而且每項料件價錢又比零售價貴了三成
結果預計一百萬的裝修 費用膨脹到了一百六十幾萬
單親媽媽提出疑問 說怎麼會多這麼多
設計師說我東西都有點給你看過 就用完了 和施工破損阿
甚至木作也是 說因為設計的東西造型 難作導致廢料太多 芭拉巴拉的
然後他為了設計讓你的孩子能夠從小學用到大學畢業的巴拉巴拉設計
所以才會導致費用增加 他是為了讓你們能住的很溫馨又實用才超出一些預算
反正廢話一堆就是說他沒有浮報 外行的善良的單親媽媽相信了就買單了
唯一誠實的 只有講好的瓷磚品牌(國產大牌)沒有被換成比較便宜的東南亞牌
衛浴 家電設備應該是有logo不好偷才沒有換
但是搬入一年多快兩年 加壓馬達壞了叫了水電修 才發現加壓馬達是翻修品.....
衣櫃電視櫃廚櫃門把等等五金也陸續故障或掉漆
單親媽媽因為膨脹預算太多 手頭緊 叫了他弟弟來幫他拆換 打算diy
兩人拿了拆了的五金去到了鄰居介紹的附近的材料行 比對size
材料行老闆跟他們說 他們裝的是大陸製的便宜貨 故障外觀掉漆是正常的
老闆又說 櫃子小小的把手 如果她們要一樣大陸製的25塊 義大利的75
可是單親媽媽記得 設計師跟他說買的是德國的一支270塊.......
然後每當有人講到房屋修繕設計 他就把他悲慘的遭遇說了一次
我家附近就流傳了 不要輕易相信設計師 .....
無言無鹽 wrote:
設計師的價錢是含貼工的價錢嗎?
以我自己遇到的裝潢經驗,以馬桶、浴缸而言,水電行的牌價打個8折講真的還算合理,
因為設計師去拿這些馬桶、浴缸是牌價的3~4折,但是這些折扣差價中,包含人家的安裝,
以浴缸無牆壁的而言,裡面有浴缸安裝後的砌磚、貼磁磚、抹縫等。 (恕刪)
小弟有不同的經驗 小弟家最近有房子在裝修
父親大人自己找土水作作包場的 一開始就估好價 因為我爸自己會推算需要多少的料
所以在談價時 土水就不敢浮報 而找搭配的水電時也是全包 只有料我們自己買
結果我爸隨便去巷口的a水電行詢價 衛浴就是打三到四折
b水電行專賣國產最大牌 衛浴也是打四到五折
設計師合作的店家 給的價不應該高出 零售價吧
設計師報價單 大多都是只有料錢 不含施工費用 有興趣去買本裝潢雜誌
你會發現裡面的設計案例 報價單
常常只會寫家具n萬 衛浴n萬 家電n萬 施工費n萬而已
偶爾寫細點會把施工費拆成 泥作n萬 水電n萬 就是表示報價施工都是另計的
又突然想到我和我爸去燈具行(我爸認識因為以前搬家跟他買過兩次)
買燈具有看到 發現長的一樣的東西 如嵌燈 吸頂燈...等等
品質和價差十萬八千里 有著厚實白鐵外殼又反射面電鍍的十分好和厚實玻璃的嵌燈 320塊
以及長的一樣 卻薄如鋁罐的黑鐵外殼 外殼電鍍粗糙 反射面也是電鍍很差 外蓋壓克力版的只要80塊
店家說 有些無良設計師 像是這種嵌燈 由於燈泡壞才會去動到 大都一兩年後了
所以都是拿80的開四五佰塊 當業主換燈泡時不小心捏的殼變形
都會自認為是自己外行拿捏不好 才會在拆裝中傷到燈組變形
根本不會去怪設計師
最近也請設計師要裝潢新的房子
當初也請他們看過 也告知我要的預算(我是預算型的買家)
他們也覺得 這個預算可以做的出來
最後出來的報價 竟然多出我原本的預算百分之六十以上
雖然有提到 價位還可以商量
我也不想砍價 就詢問他為什麼價位會比預算高出那樣多
再把那些高預算的"設計" 請他拿掉 再給我重新報價
目前有看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好比說對講機 為什麼配合"設計"而移位 要收取一些費用
這方面 我倒覺得 應該配合對講機 而修正設計
至於有一些網友提到 什麼材料搬運的損傷
或是木工太困難 所以報費的木頭的價位
這些本來就不是消費者應該承擔的項目
還有料的錢 通常設計師會單獨報料的費用
施工的錢 也一定另外計費
就好比原本樓主說的 料的錢 就貴了快一倍
再加上設計師後面不接電話 及沒有回應的態度
更讓消費者心寒
更不要去提 設計師和消費者拿到的產品價差
就像很多人提到 我們是因為不了解 才請設計師幫忙
但是 就看你要賺多少了吧 光是料錢 就要賺個一倍
是真的太過誇張...
樓主是已經施工了 我目前正考慮更換設計公司當中
因為 我等了一個多月了 我還沒看到"設計圖"
雖然我請他把資料重給 但是過了一個星期 都沒看到進度
真的太慢了...太不積極了...
挺煩的 報價看的越仔細 越覺得目前這家 浮報很多
感覺只是報高 要讓我來砍價的
然後 生意人一定會說
~我們報的錢 很實在 價錢可以商量 一定讓你滿意(但是就不說出個數字)
重點是 這家設計公司 還是~~認識的
很想快搬新家 不過 看來 還要再等個二個月
看來 要白繳三個月的管理費了...
選到後來才選定這一家冠軍磁磚
那有沒有想過這位設計師幫你跑了多少家建材行找磁磚?
花了多少時間在選磁磚?
還要跑來跑去的車資?
光一個磁磚就可以選這麼久
那其他零零總總的東西呢?
總共花費多少時間精神?
不過要是設計師能客戶到現場選購
然後請廠商直接報價這樣最清楚的也是最簡單的
但前提....
也要客戶能夠配合時間
通常 我的作法
不管是哪類建材
就是自行先去廠商那邊選好配好建材
然後請客戶自己找時間去看喜不喜歡
如果喜歡就請廠商直接報價給客戶
當然客戶會想有回扣這件事
但其實你已經看過東西了
妳在去別間問應該問到也會是差不多價格了
但你不用擔心東西會有問題 且整體搭配又是有設計感
重點.....若有問題 妳只需找設計師負責
而不用擔心是不是施工的人有問題 還是東西有問題
至少不用擔心會有互推皮球到最後沒法收尾
而廠商可以只單單賣你產品 當然可以算便宜
但他有保固嗎? 她算是買斷東西吧
但你設計師 卻還要算保固 以後維修問題等等的風險
這是你有想過的嗎?
http://www.wretch.cc/blog/rinostw 亞媞空間設計~認真工作‧快樂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