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有一些細節還需要再整理
因您可能有客變時間的壓力
我先稍微把它整理了一下放在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0&t=1483388&last=18450439
如果您有其他疑問會比較方便我做後面的討論
所以走道盡量不僅要作為走道使用
而是在不影響每個空間出入口動線、臥室內部空間原本的機能應用、合理的動線和舒適度的條件下
有同時可使用其他機能的用途(e.g使用收納、同時可出入多個其他機能空間、增大空間感等)
這樣的走道空間就有了複合性的價值
一般建築師在作規劃的時候
因時間和法規的侷限
著重於容積、結構、安全、內外觀設計、基礎工程
而每個住家單位內機能空間基本所需坪數和採光等等的問題則大多僅能盡量平均化或盡量合理化
卻因此造就了多數消費者觀念上的習慣
最近接到一個自地自建的屋主
同樣也是因為面臨這樣的問題而來詢求相關協助
住家設計不同的是一家庭成員的"人"為思考中心
藉由檢視並調整單一case的所有環境與內部細部條件以提升整體空間生活品質
有些配置在一般業主看起來似乎跳脫了傳統的手法
卻是其與建築設計專業各有所值的地方
wonderfulife wrote:
通常"走道"在空間裡是必要卻又一不小心就會顯得多餘的空間
所以走道盡量不僅要作為走道使用
而是在不影響每個空間出入口動線、臥室內部空間原本的機能應用、合理的動線和舒適度的條件下
有同時可使用其他機能的用途(e.g使用收納、同時可出入多個其他機能空間、增大空間感等)
這樣的走道空間就有了複合性的價值
..(恕刪)
這段話,太棒了。
wonderfulife wrote:
一般建築師在作規劃的時候
因時間和法規的侷限
著重於容積、結構、安全、內外觀設計、基礎工程
而每個住家單位內機能空間基本所需坪數和採光等等的問題則大多僅能盡量平均化或盡量合理化
..(恕刪)
與其說是合理化,晚學不盡認同;目前多數的建商平面圖,譬如:一進門須經過餐廳,才到客廳。
我迄今仍不能參透其中理義,還請開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