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

【開剖文】關於原木製材...

z大您好:因購買新居,預計裝潢需要柚木集成材地板,看了您的文,很想先了解,是否可PM些資料給小弟,謝謝(不知可否要您工廠住址和電話)
請問一下,是否有黑酸枝的照片呢?還有問一下黑酸枝的產地還有相關的資料
doralai wrote:
請問一下,是否有黑酸...(恕刪)


請直接搜尋 → 黑酸枝
因為小弟也是得上網查詢......

或是問看看您傢俱製作的朋友,他應該有相關資料的...
ZURG wrote:
【有秋天的感覺了....來剖雲杉】
製材
配件也備齊了....準備窯乾


ZURG兄你好:

想請教一些乾燥問題

1.原木進來後需要擺放多久乾燥才可開剖?
2.開剖後變成尺寸不一的製成材,如『自然乾燥』需要放多久板材含水率可達到平衡?
3.貴司有用機器烘乾製成材嗎?
SCH1014 wrote:
ZURG兄你好:想請...(恕刪)

1.原木進來後需要擺放多久乾燥才可開剖?
2.開剖後變成尺寸不一的製成材,如『自然乾燥』需要放多久板材含水率可達到平衡?
3.貴司有用機器烘乾製成材嗎?


1.
要看樹種,採取不同的流程,以及原木進貨前的存放環境來判斷、各廠商的習慣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例如:雲杉可以直接動工、台檜隨意放到乾縮最好、榧木放10~15年不算久....


2.用"木材水份計"判定最準確


3.有

ZURG wrote:
1.
要看樹種,採取不同的流程,以及原木進貨前的存放環境來判斷、各廠商的習慣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例如:雲杉可以直接動工、台檜隨意放到乾縮最好、榧木放10~15年不算久....


2.用"木材水份計"判定最準確



謝謝ZURG兄的回覆

1.貴司判斷成材乾燥與否都用木材水分計?
2.請問以6*6 CM的台檜角材來說,台灣的環境天然乾燥『大約』要放多久呢?
3.如使用強制KD窯乾對檜木的乾燥來說並非『最佳方式』?天然乾燥最好?
因為實在太喜歡實木家具了
不知道如果要做開放式書櫃(就是一隔一隔的沒門沒背後的版子)哪種木材比較合適
雲杉可嗎?

哪種木才可以持續釋放木頭香呢?

感謝
SCH1014 wrote:
謝謝ZURG兄的回覆...(恕刪)


1.
是的,大家總是要有個判斷依據


2.
木材的乾燥經驗,是無法由現成資料、別人的經驗促成的

建議您以木材水份計為準,自行反覆作試驗,從失敗品逐步修正

而木料最終用途不同,需要的乾燥程度也不同

以台檜來說,陰乾到表面出現明顯乾縮的痕跡(不再收縮),依原木取材部位不同,需要15~30年以上

入過儲木池,再加3~5年

禁伐前出材的台檜,陰乾至今20多年 → 很乾燥

也就是這種庫存新料昂貴的原因之一


3.
窯乾要花錢、易變形,但是快速

陰乾耗時佔空間,但是相對溫和

什麼是最好的方式?? 對我們來說,能達到客戶標準、按時交貨出去就最好的方式....


木材乾燥經驗,算是各家口耳相傳的機密

江湖一點訣.......小弟誠心建議您,有機會參觀製材廠的話~忌問這方面的問題



chiyen wrote:
因為實在太喜歡實木家...(恕刪)


雲杉OK,但是您需自行找師傅

最好在裝潢現場製作起來,否則很不好搬運...


木材的味道,數個月~數年後終究會消散.....不建議以這點為選購依據

還是您乾脆用樟木,萬一味道消失......噴點天然樟腦油就成了


謝謝Z大的建議
看來我還是先不動好了...

蘭勃舵 wrote:
謝謝Z大的建議看來我...(恕刪)


還是以您覺得最好的方式為主啦

小弟只是覺得這托盤的外貌舊化~來自宜蘭高山上的"天地精華" (水潤、塵落、風吹)
而落在上面的香灰,也是您祖父母.....親手點燃的

  • 3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