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否反映出 國人在裝潢.購屋方面的糾紛發生率甚高?
而01相當程度擔負了民間消費者保護的功能角色和公益任務
這正是01身為一個商業網站卻能同時堅持媒體價值的難得之處
問題是
這是否也意味著:
1.國內的購屋.裝潢等交易現況 確實存在有相當的不公.不法等潛在風險?
2.消費者遭遇相關問題時 似乎明顯缺乏專責的保護和救濟機制
小蝦米再有理 面對大鯨魚多半仍是無助 因此求助媒體往往成為首要選項
...
這些問題是否有可能從制度面(遊戲規則)著手改善
而非僅是藉由輿論提醒 期待個案減少...
也許
國內的公平交易管理機構.消費者保護團體等相關單位
是不是思考一下 這方面需要再加把勁?
chiang wrote:
居家版目前是我們收到最多存證信函的版了,也是害01被告最多的版。
老實說我常常在想這個問題,是不是發生糾紛了就一定要告來告去,難道沒有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從自行車那邊溜了過來,原本以為這邊熱鬧,才幾天就發現這裡根本是菜市場,吵雜叫罵不斷,且浪潮洶湧,不力爭上游,一下就被夾雜著的假買家、假用戶、假問題、假開箱、假理想實現家淹沒掉。
為什麼同是01,不同的版就有不同世界?
是搞裝潢的、想裝潢的不如賣車的?騎車的?
都是台灣人呀! 那野差家追?
除了建議大大們不要隨意丟餅屑食物(像請推介…或請看預算…之類)
這樣丟,除了引來蟑蟻蒼蠅外,你是得不出答案的
想知道什麼貴不貴,孤狗一下,訊息比這裡多得多。
由此可見01似乎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到北捷人潮洶湧站去看看,看站務員如何誘導乘客?
到好市多去看看看,看他們如何調節人流使出入景然有序?
這些”出走”,對只關在房子裡的版鞭們應該有好處。
所有的人都需要成長,但01要帶頭。
希望不要因劣逐良,到最後,在這裡高來高去的全剩下假扮買家的賣家。
chiang wrote:
我們有標準的處理流程,只是廠商才不管你的處理流程是什麼,反正就是電話騷擾跟疲勞轟炸,電話中解釋在清楚也沒用,對方繼續迴圈.....反正就是盧你就對了,看你最後會不會受不了妥協。
這邊看起來的話是標準處理流程出了問題....
因為如果這個流程連對方打個電話盧你都無法處理了,
那....是還能處理什麼事情啦xD
chiang wrote:
法院當然會受理,因為法院不會一開始就瞭解事情的原委,而且很多廠商是利用要告人這方式來達成目的,整個流程不一定會走到最後,只是光走這流程也夠煩人跟浪費時間精力的。
我有時候常想,那麼有時間打電話騷擾我們,或是有錢請律師,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問題處理好,不也省得後續這些煩人的動作.....
看到這邊猜想蔣大沒有被裝潢業者搞過的經驗?
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問題處理好?
因為這邊就是黑心業者賺錢的點呀....
東偷西搞之下動輒數十萬上百萬,
這還只是一個案子,哪個業者不是身上背一堆案子?
再加上又不是每個案子的屋主都會發作,忍氣吞聲的更多,
相較之下,偶而有個案子要花些電話費或是請律師的錢,
這些錢跟之前賺來的相比起來算什麼?xD
與其在這邊對網友做肯定沒效果的呼籲,
不如自己防禦能力做好
畢竟是在01的地盤,其實很有主場優勢的
需要提供什麼證據也都有,大概最大的問題就是怕麻煩了吧?
如果是怕這個那真的沒辦法了,各種不同的生意都有其麻煩之處呀....
ps
我家當初裝潢被整就是多虧了01...Orz
度過了夢魘般的幾個月阿...
當時私下有跟好幾位被害者保持著聯繫,
我們這些被害者都算低調的,沒有太在01上發表激動感想,
可想而知其實在居家板沒有鬧上檯面的受害者其實是不計其數了@@
我反而覺得不應該低調欸
我的意思不是說要出來"鬧"或是單純的"取暖"
而是團結起來用正面的方式爭取應有的權益
一方面使不肖業者願意出來面對解決
同時也讓更多消費者有學習的機會
我覺得01可以給鄉民的不只是聲援/溫暖/舞台...而已
更還有知識/資訊的力量
尤其如購屋.裝潢方面
業者與消費者所具備的知識/資訊常是不對等的
過去 業者常可挾其專業欺負消費者
但網路發達以後此情形已大為改觀
今日01已成為許多民眾的知識/資訊來源
更是避免被騙上當的後盾
這樣的良性循環相信也可以為好業者帶來更健全的環境
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長期來說
我們應該可以期待這是一股台灣社會進步的動力吧~
(呃~ 有沒有這麼嚴重啊... 放飯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