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d Yih wrote:
純就敝人對一般小型住...(恕刪)
小昕媽 wrote:
如果設計師監工都百分...(恕刪)
怎麼刪除了原先寫的內文?還好有完整看到

謝謝~您的經驗很值得我們這些未來業主們警惕呢...迫於時間壓力下,只好黯然接受...

同樣是預售,小弟的狀況好些,半年來,除了自己跟家人研究,在電腦上畫了十幾個版本的隔間配置圖外,設計師也根據我的圖,我們幾次的聊天討論(目前在空間配置的階段,已當面討論5次以上,每次1~3hr,小到每個廚房五金件都是討論範圍),加上他自身的經驗,做了更平穩對稱的規劃(出了五六種版本CAD+SKP)。
小弟覺得好的規劃一定是經過充分的溝通與思考,急就章下很容易有遺憾。從使用者的人性與實用角度出發,再以認同的美學概念去完善。
目前離交屋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還有時間慢慢琢磨風格與細節,同時吸收大家的經驗,有機會就連同設計師去欣賞喜歡的大師作品,讓這個case能圓滿落幕

Chad Yih wrote:
另一棟大樓中有人說,
人人皆能做設計.....哈哈哈哈!~
天大的笑話!!!~
這句話有甚麼好笑的呢?
本來就是人人都能做設計。尤其是室內設計,屋主的原始理念才是最重要的。
台灣許多設計師都患了大頭症,自以為比屋主本人更了解屋主的生活習慣。所以不尊重業主,導致完工後業主抱怨一堆。
設計師也不過比一般人多了解一些資訊、多了 些監工的時間罷了。尊重一下業主的意見,才不會事倍功半。
kuoyuan1 wrote:
這句話有甚麼好笑的呢?
本來就是人人都能做設計。尤其是室內設計,屋主的原始理念才是最重要的。
台灣許多設計師都患了大頭症,自以為比屋主本人更了解屋主的生活習慣。所以不尊重業主,導致完工後業主抱怨一堆。
設計師也不過比一般人多了解一些資訊、多了 些監工的時間罷了。尊重一下業主的意見,才不會事倍功半。
看來這位大大真的不太了解,甚麼叫[配置]甚麼叫[設計]
你說生活習慣,這個只不過是[機能的規畫],這只是室內設計其中的一環而已,例如就衣櫃而言,長大衣有多少,長褲是用折掛,還是用褲架用掛的,我的衣量有多少,毛衣折好要用活格放,還是抽屜放,我需要多少抽屜?襪子,領帶,毛巾,內衣褲怎樣收納,....其實這只要一些較有經驗系統家具店的[配置業務員],應該就可以滿足...,但是所謂設計,不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如衣櫃,化妝台,電視櫃,床邊櫃,拆開來設計,也不是一個牆面在設計,也不是4個牆面在設計....而是四個面與天,地,六個面都要互相呼應....,再來每個空間單元如何整合...
室內設計師,在畫設計圖時,每一條線,每一個垂直,水平分割的高度,尺寸與每一個比例都是有意義的...
再來舉一些例子,你知道何時要用對開簾,羅馬簾,百葉簾嗎(純設計角度)?
我們常在廚房或書房做拉門,你知道究竟拉門甚麼時候,要做在靠廚房內,還是餐廳這邊?要做在書房內,還是書房外?
再來您有關照明計畫,燈具配置的位置,多寡,究竟mr16要離牆面多遠,燈光投射是最佳位置?
還有許多許多...慢慢想到再補充......
以上舉例應該與資訊多寡,多些時間監工沒關吧!
freemandesigner wrote:
看來這位大大真的不太了解,甚麼叫[配置]甚麼叫[設計]
你說生活習慣,這個只不過是[機能的規畫],這只是室內設計其中的一環而已,例如就衣櫃而言,長大衣有多少,長褲是用折掛,還是用褲架用掛的,我的衣量有多少,毛衣折好要用活格放,還是抽屜放,我需要多少抽屜?襪子,領帶,毛巾,內衣褲怎樣收納,....其實這只要一些較有經驗系統家具店的[配置業務員],應該就可以滿足...,但是所謂設計,不是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如衣櫃,化妝台,電視櫃,床邊櫃,拆開來設計,也不是一個牆面在設計,也不是4個牆面在設計....而是四個面與天,地,六個面都要互相呼應....,再來每個空間單元如何整合...
室內設計師,在畫設計圖時,每一條線,每一個垂直,水平分割的高度,尺寸與每一個比例都是有意義的...
再來舉一些例子,你知道何時要用對開簾,羅馬簾,百葉簾嗎(純設計角度)?
我們常在廚房或書房做拉門,你知道究竟拉門甚麼時候,要做在靠廚房內,還是餐廳這邊?要做在書房內,還是書房外?
再來您有關照明計畫,燈具配置的位置,多寡,究竟mr16要離牆面多遠,燈光投射是最佳位置?
還有許多許多...慢慢想到再補充......
以上舉例應該與資訊多寡,多些時間監工沒關吧!
freemandesigner wrote:
這不過是每位設計師在...(恕刪)
其實美醜並無一定之定義...你覺得好或美..業主也不一定認同..你覺得可笑的也許業主生活習慣上有需求.房子是業主自己生活自己要用的..當然是以業主為優先吧...
這個行業主要的問題在於良佑不齊..資訊不對等透明..劣幣逐良幣...業主風險極大...不管我預算是50萬還是500萬如果無法達成共識不接也無所謂..就是有很多無良的業者先騙先接..頭洗了慢慢砍所以才會令人詬病...
以一般家用裝潢非商業裝潢...收不到錢的比例應該是極低吧...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反而是承包者跑路未收尾居多....
自己練也沒啥不好...為何會自己練??自己練不辛苦嗎??會自己練都是被高額的報價單或是找不到理想的設計師不然誰要自己練????
自己練至少不受氣...我從頭練到尾練完後已經住快2年了..就實用性及美觀我個人還是很滿意...
我也看過很多所謂設計師的作品有些運用燈光家具擺設..其實一看驚艷.看久了就蠻膩的...只有匠氣沒有靈氣...
也不知道誰發明用石材當電視牆..遠看照片都還好..你現場看都是接的有接縫....再過幾年萬一不流行用石材當電視牆時1看就知道是哪時候的裝潢了....比較容易過時..當然這是我個人之見...
我是找不到設計師材自己練...練完了其實我很慶幸我自己練...自己的家自己住的開心愉快最重要..如果一直受氣或是很多網友和設計業者搞到要要寄存證信函..勞心勞力.住起來會愉快嗎???慎選..慎選.....
freemandesigner wrote:
看來這位大大真的不太...(恕刪)
我前後裝修過五次,每個小有名氣的設計師都是一樣,"設計"掛嘴上就以為天下無敵。
難道屋主不能有對"配置"、"設計"的想法?這些想法不算是"設計",只有設計師想的才叫設計?
說屋主不會設計,這種設計師真的接不到有想法的客戶。
這社會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專業,有每個人的獨特考量及特殊生活模式,當這些條件在業主的腦海裡成形時,業主就已經對未來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設計。
freemandesigner wrote:
再來舉一些例子,你知道何時要用對開簾,羅馬簾,百葉簾嗎(純設計角度)?
我不管"純設計角度",房子是我要住的,實用擺優先。不好用、不好清潔的設計,對我來說絕對無法接受。
好比Y-Chair,實在不好久坐,我後來也選擇了簡單好坐的傳統設計餐椅,因為我吃頓飯需要很久的時間。
好看是一時的,好用才是長久的。這也是我和設計師溝通最久的地方。
滿足了實用的基本條件,設計師對我來說就是美化,實現我的夢想,讓我看了爽。這樣我花幾百萬才有意義。
常見許多設計師的案例,也許令人驚艷,但我絕不想住進去。空間規劃、空氣流動的設計實在令人搖頭,對健康的重視度也讓人看不下去。
偏偏這些設計師是目前主流,現在想要有健康、實用的設計,不自己練還真做不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