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設計師該賺多少?

yisn2jzw wrote:
置於找設計師=命=運氣
其實很有道理
找老婆=命=運氣
買房子=命=運氣
買車=命=運氣
路邊吃滷肉飯好不好吃=命=運氣
人生做所有的事=命=運氣

要賺業主多少錢..不是命...運氣吧-.-
是你的左良心右貪心吧
個人也是覺得該設計費監工費該賺就要給設計師賺無可厚非....但是有的真的工程費灌水灌的太誇張....假設外面統包報價100..我給設計師通包工程他報110~115我都還可以接受..但是太多都報130以上有的還重複計價...甚至奇怪我的牆壁只有2m怎做的櫃子他報3m還不含框哩...衣櫃鋁框門報價20000基本上好在有去看工地看起來跟ikea的真的沒什差..一直遊說說家電一起他幫我裝一裝這樣我比較省事!但是同樣的一台lg洗脫烘洗衣機和三星46吋的led電視....別說什麼同樣型號燦坤一個賣22000左右一個70000左右...但是居然被報價一個31000一個105000還不含安裝費歐...基本上我不知道燦坤利潤賺幾%拉...但是設計師靠家電利潤起碼30%,今天如果他只報多個1000~2000我都還能接受..但是差那麼多擺明的就是什麼!!!我也不想說了..還一直說算我很便宜跟我稱兄道弟還要找一起去占酒店...基本上小弟買來渡假的這間室內12坪的小房子.準備了百萬來做都還會被人嫌說做大坪數的都比我這間好做..只能說大家要裝潢真的要自己多做點功課吧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wrote:
小弟最近需要裝潢也找...(恕刪)


不好意思,看起來你應該就是希望設計公司能夠從設計到施工全部幫你完成,你也願意付設計費及監工費

不是不可以

但是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先將設計圖的部分完成後,再來談工程費及監工費

今天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該會告知你磁磚建議用什麼磁磚,木地板建議用什麼木地板,廚具用什麼材質,對吧

當場你可以告訴設計師,你會去詢問這些建材的大概價位,符不符合你的預算,總要先看過建材才知道質感好不好吧

這些都還是在設計階段喔

在簽設計約前你就應該明白表示,先把設計階段完成再談工程約,工程不一定由原來設計公司承作

而到工程約時,只要依照圖面材質估價再加上監工費,這是下一個的階段(這是指由個人或公司完全統包工程)

今天有圖有材質了,才有一個依據去計算工程費真正需要的金額是多少(不準也有9成9吧)

為什麼說工程費及監工費分開來,你找了三家個人或公司(完全統包),正常來說同樣的圖面同樣的材質工程費差距不大,這樣不就可以減少你當冤大頭的機會嗎

確認工程承包公司後,你有付監工費,那就有一個專門負責你的工程的人每天都應該去工地看看幫你處理工地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你只要針對這一間公司要求進度及工程品質,廠商師父都有人幫你處理

而建材對不對有沒有照圖做重要的工法對不對,如果在簽設計約時有告知設計師需重點監造(不需要天天去),自然還有設計師幫你把關,這樣工程品質應該也不會差到那去吧


adiclee wrote:
如果一個設計師一坪收...(恕刪)


3D圖
細部大樣
磁磚計畫
佈置計畫書
家具搭配表
材料板
燈具圖說
水電消防空調圖說都清清楚楚

一個業主付了設計費這些圖面本來就是應該清清楚楚

所有室內現場的尺寸都正確
誤差在5MM以下(不要求到這麼精準,但是也應該9成5都對吧,我知道有一些中古屋沒拆掉不知道實際狀況)

施工圖=竣工圖 (施工圖本來就應該是竣工圖,圖面有修改需要改圖就會有新的圖面或現場手稿,不然驗收依據是什麼)

開工後都不需要到現場解決問題~~
收頭收尾(照以上幾位大哥的觀點~~付完設計費這些都是該有的)

現場解決問題,要看是什麼問題,如果是圖面設計錯誤或標示不清,設計師當然有責任處理

收頭收尾一般來說圖面上會註明,如果沒有,現場監工會詢問或建議如何收法,設計師業主只要同意就可以(這是一通電話或mail就可以解決的)

工班(廠商)當然是照圖施作,作起來有沒有錯誤是監工的責任,如果對於一般常見的施作尺寸設計師畫的圖不是這樣,監工會去詢問設計師,也許是設計師劃錯或是設計師就是要設計這樣,圖面的問題是設計師應該與業主確認無誤才對

監工無權更改設計圖或更換建材,因為圖面建材是設計師與業主溝通過的


15萬元的設計費,花兩個月的時間設計應該算是不錯吧
喜歡研究室內設計,歡迎大家來討論 Pworld 部落格有更多有關裝潢的文章
看到說要誤差5MM以下就知道有問題了。請自己拿捲尺測量看自己家裡房間是否方正
,量一下就知道牆是歪的,老房子甚至地板到天花有兩三公分的誤差,這種情況這尺
寸硬做上去就會出問題。

木工作完都會有一公分的誤差了,鋸子鋸一刀就會有鋸子厚度1MM的誤差,你當木工
是雷射切割啊?這樣累加起來一排櫃子就有一公分誤差,有關係嗎?沒關係啊,因為木
工對齊的不只有個公分長度,還有總長度跟牆面天花地板跟其他劃分。一面牆化分六
格木櫃,你是要照圖公分尺寸很準的做,結果每片門片各有1MM大小誤差,看起來大
大小小,還是木工把六片疊起來比較來拉齊。

設計師的圖重點要清楚要仔細,讓各工班知道自己從哪裡開始做,以哪裏對準,自己
跟其他工班責任分際在哪邊,各工班如何前後進場出場,關鍵的尺寸或是切分比例要
很清楚,施作內容施工圖要仔細,沒有工班可以偷工的地方。

業主要在意的是這個設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每個人身高不同,喜歡的生活方式不
同,就會有不同的設計尺寸顏色材質。業主是被服務的,被服務的人只需要管是否合
喜歡好用與是否負擔的起,專業的問題就留給專業的人。

否則每個問題往下深入一點,就有很多種情況與解法,要每一個條列出來,就是一本
施工手冊,你到書店工程部分隨手翻一本,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跟解說。有些業主自
己找工班發包幾次就以為無所不能,其實那些水準如果是設計事務所新人拿給老闆看
,馬上就給罵到臭頭,專業程度差太多了。

至於該賺多少錢,如果有這麼好賺,電子業不過茅山道士(毛利三到四),鴻海早就殺
進來了。如果統包只需要一成就可以搞定,早就出現像日本竹中工務所五六千人的大
型工務公司。
設計專業的門檻在哪,其實看01的討論帖就知道.
反對者能圍繞的議題,大都停留在設計風格.美感....
這些資訊可經由抄襲與模仿取得....
所以直接認定可以取代....
更甚者,還有原屬下包人員,為取得最大利益,利用開放平台鼓吹忽略設計管理,
直接由工程人員或材料廠商取代這一環節...............

其實diy也非壞事,但是他還是有門檻存在.....
若涉及結構,電力,消防等安全問題的大範圍改裝判斷....
是否屬diy的範疇,則需要各位好好思量....

既然決定diy,放棄委託專業人員的協助..
那其實也不過就是責任的轉移與認定....
由diy業主自行承攬工程的責任...(這部分在目前室內裝修法規限制下,尚為可行)...
但是藉由此來鼓吹大眾忽略專業的存在性,則令人擔憂......
擔憂的是,其他大眾需負擔這些非專業判斷確可能涉及安全性的改裝,存在你家的樓上或樓下

-----------------------------------------------------------------
有關於設計業的良莠問題,其實就跟所有的產業一樣,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還是有點不同......
設計業原則上可歸類為個人事業,簡單的說...他是個以"人"當為品牌的行業
市場機制自然會淘汰掉風評不佳與專業執行能力差者...
這部分可由口碑,可由合約來做管理與約束....
業主並非盲目無所依據.........................
------------------------------------------------------------------
最後想說....
diy 不是壞事,的確適合簡單裝修與預算型業主的好選項....
經由一些簡單裝飾性改裝,人人都可以布置自己的好宅....
但是設計專業,也絕非買幾本雜誌來看看或者上網學學繪圖軟體就可以取代的.....
請依據自己的需求做正確的選擇,這討論區才算有意義...
不然只是淪落成一個無聊的戰場.....
也讓在這樣惡質的01言論競爭下,幾乎很少看到專業人員做建議...
真正需要專業協助的消費者,反而更會無所適從........................
------------------------------------------------------------------
至於設計師鑽多少合理,很抱歉...
整個業界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只要在雙方委託信任平衡的狀態下,設計費本身根本不會是討論的議題.....
這就是成案的立基點.......專業與信任


numebr014 wrote:
要賺業主多少錢..不...(恕刪)

pworld wrote:
不好意思,看起來你應...(恕刪)


5mm以內的誤差~看來你真的很不懂~即使用雷射測距儀來測量誤差都還是有一兩公分~5mm的誤差~別當作所有房子都蓋的完美,水平垂直都是絕對的~

施工圖=竣工圖~那個設計師不想這樣啊~不過還是要請業主~還有業主的親朋好友多多配合~

要賺多少??一個工程2成合理吧~要養助理店租水電管銷...這誰出~?

如果覺得設計師賺很多~可以去找統包阿~
我一直搞不懂
以我昨天找設計師估的舊公寓重練 29坪
報價200萬左右。設計費9萬多 打折過 監工費5趴 九萬
這樣已經快20萬 三個月工程。
如果報價又賺兩成 不就賺我40萬?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