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折騰,對於房屋裝修預算規劃,也有一些粗淺的想法。大家都是人阿,業主和設計師都是人生父母養的,殺價和賺錢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立場本來就是對立的,所以我的觀念很簡單,設計師和工班那邊不要拿錢不辦事,偷工減料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我(業主)自己的事情了。為什麼說是業主自己的事呢?東西是自己要用的,當然就要自己挑,自己決定,賺多賺少是設計師人家自己決定,立場是對立的,人家沒有必要少賺,業主也沒有義務要多花,所以功課是需要去做的,小弟的(做事)習慣是每樣東西都會同時找個兩三家廠商做尋價的動作,再把尋到的最低價和設計師報價做比較,如果設計師報的價格比較低,就由設計師那邊去做,如果自己尋的價格比較低,就和設計師說自己在那邊問到的價格比較低,看設計師要不要降價,不要就讓別人做。像我的鋁門窗,空調,廚具就都是自己找的廠商,設計師人也不錯,會幫我和廠商協調安裝及監工,而地板和衛浴則是設計師願意降價,讓設計師承做。首先,要對自己喜歡想要的東西清楚,清單開給設計師,他們會幫你處理的,如果自己沒有意見委託設計師幫你決定,等貨到了,也裝上去了,就不要嫌東嫌西或反悔,因為是自己委託人家幫你決定的。再來談談預算吧,這部份可分為舊屋翻新和新屋裝潢兩種個人以為舊屋翻新預算至少需要200以上,因為需要砍掉重練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大門,水電管路,地板,鋁門窗,外牆防漏水,內牆壁癌處理,衛浴,廚具這些基礎工程,當然東西等級不同,工班技術不同,價錢也不同,但林林總總的,80~100萬大洋,個人覺得是一個合理的數字,60A的甲級防火門一扇4~5萬大洋總要吧,差一點的也要 3~4萬。水電管路15~20萬,(太平洋電線電纜 2.0mm & 5.5mm,COSMO ART/星光 開關 & 插座,白鐵冷熱水管,士林電機無熔絲開關 & 漏電斷路器)地板 QS含工帶料6000大洋一坪,國產拋光石英磚 4000~5000一坪,室內20坪含損料10%,10出頭萬就不見了,當然大間一點的室內30坪的也有,抓個中間值,15萬大洋也合理,鋁門窗看窗數,看大小,也是看等級,個人覺得15~20也是個合理的數字,(5mm+3mm 膠合玻璃>10mm 強化玻璃,Price & Performance),YKK,鵝牌,錦宏 & 正新 都是網上有口碑的廠商。防漏水和壁癌這不部分不好抓,這個要一次做到好,裝潢得再漂亮,花再多錢,漏水把木做 & 天花板 給泡爛了,也是沒用,準備個15萬以上,個人覺得會比較妥當些。衛浴看間數,看等級,一間就粗抓10萬大洋,(臉盆,臉盆龍頭,馬桶,浴缸,淋浴龍頭,瓷(板岩)磚,,淋浴拉門,鏡(櫃),四合一暖風(抽風)機,防水處理(180cm 以上 or 至天花板)) 一般家裡都希望至少有兩間,這樣20萬大洋就飛了。在加上廚具,IKEA 隨便看一看也要10幾20萬,15萬是個合理值,這樣加一加,100萬不就這樣不見了嗎?新屋裝潢基本上這些基礎工程都可以省了,衛浴和廚具一般都有內含,省一點將就著用,預算就少了。把基礎工程拿掉,新舊就都一樣了,不外乎就是天花板啦,木作,油漆,更改隔間所產生的泥作,雜項就是保護,拆除,燈具,五金,磁磚,玻璃,金屬鐵件,石材,壁紙,窗簾,清潔。樣樣都要錢阿。個人以為,保護,燈具,五金及清潔這四項不能省保護工程除了自己家裡,更重要的是公共空間的保護,這關係到和左鄰右舍未來的友好關係燈也是很重要的,除了照明功能外,還影響到家裡的氛圍,及荷包(省電),以目前 流明/瓦 (衡量光效) 最好的,應該還是 T5,所以我們家全部間接照明都是使用 T5 日光燈管,除了省電,亮度夠之外,色溫(光的顏色)還可以自己挑選,其他的燈就幾乎都是省電燈泡了,除了吊燈和壁燈是使用傳統白熾燈,但還好不常開,至於像是MR16這種小型投射燈,需使用到鹵素燈這種的,我個人就不是很喜歡,因為費電和高熱的關係,即使鹵素燈的照度和演色性表現非常的好。五金鉸鍊個人覺得,關係到櫃門好不好開,開久了會不會卡卡的,或者是歪一邊,甚至整個鉸鍊鬆脫,雖然是小東西,但是三天兩頭為了它找人來家裡修,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所以一開始就直接選用好一點的,這樣以後才會省事。 Blum 的值得推薦,用它的鉸鍊,還可以隨自己選擇要不要加緩衝背包,這樣櫃門關起來就不會有聲音,其他品牌的鉸鍊就要選擇緩衝棒了,這樣會比較沒有整體感。清潔就更不能省了,那些木做的灰塵肯定超乎自己的想像,小弟第一次裝潢的時候,就是自己清,沒有請清潔公司,不誇張,清了整整三天,還清不乾淨,還把自己累得比狗還累,裝潢就這麼幾次,花點錢,千萬不要累到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天花板就選擇日本麗仕矽酸鈣板,木做就選擇 F3 等級以上木心板,油漆,設計師說現在立邦的漆大部分是彼岸產的,所以我就選擇 ICI 的漆,竹碳漆還不錯啦,擦起來不會有味道。其實材料錢都不貴,即使選擇比較好一點的,貴的是工錢。所以千萬不要省那麼一點小錢,將來叫人家來維修的工錢才划不來。根據各個項目,把自己喜歡想要的東西放進去估算,再做一番取捨,記得善用 Google & Excel,這樣預算就大致可以抓得出來。記得要先把傢俱 & 家電的預算還有緊急預備金先預留起來,生活要過,傢俱和家電搬家的時候都搬得走,以後賣房子的時候裝潢是搬不走的,買方也不會因為有裝潢而加價。老師有交代,裝潢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因為房子沒有裝潢,傢俱 & 家電搬一搬,也是可以住人。有什麼不清楚的,回覆(衝人氣,不要再往下沉了)問小弟,小弟再補完。
版主大人的這番話真是說到小弟的心坎裡。小弟也是最近這兩、三個月剛搬入新家,同樣也是老屋翻修,而且剛好也是走美式風格。基礎管路、水電、防水處理,想要在一、二十年的中古屋好好的再住上另一個一、二十年,一坪三、四萬恐怕跑不掉。這些都是花大錢,但外表完全看不出來的。多出來的預算才是真正裝潢和家具。從二月起,開始找設計師決定風格走向,每個假日便是我們最忙的時間。從家具(二月分訂的期貨,到現在還有未到港的)的EA、stickley、Martha,水晶燈從燈王找到Beby又找到Baccarat,廚具、家電、衛浴、大理石地板、瓷磚,到瓷畫及其他擺飾品、以及寢具等,每一樣都是先Search,然後到現場看,再請設計師看過並討論配色,才去下訂。幾乎每件事都要三次以上才能定案。很累,但很有趣,也是很棒的回憶!所以版主您的開箱文,我看了之後就特別的有感觸!對了!版主你們家的沙發後來如何?也請分享一下吧!
cyhuang886 wrote:對了!版主你們家的沙發後來如何?也請分享一下吧!...(恕刪) 沙發阿,已經是最近這兩個星期來以來,親朋好友遇到我問的第一個問題,經過木做師父,小設計師,EA的店長,EA傢俱搬運的人,和小弟我這5個人一起在現場會診,最後所有人馬一致決定放棄,退掉重新訂一張小一點的,所以還要再等半年。只是退掉這一張要收 20% 的手續費,痛阿,一隻 iPhone4 32G 就這樣莫名其妙不見了小的這一張沙發,因為變相漲價的關係 (同一塊布,但布的等級上調一級),反而比原本比較大的這張還貴上一點,雖然EA說他們願意吸收,但20%阿!!lordofamd wrote:其實買美式家具真的不必當凱子, 參加團購就能省很大, 而且不用等六個月...(恕刪) 在決定跟EA買之前我們就知道有團購這種東東,和網站了。自己本身對代理商產業還算有點了解,光銷售折讓這部份,就不是一般消費者所看得到的,EA對於大量訂購的特殊價格優惠,或者是直接降價,這都是原廠(EA)對於經銷商(團購)或代理商(台灣EA)可能會有的銷售獎勵手段。 當然也可能什麼都沒有,是我自己想太多,但不知參與團購者是否有看到或拿到美國EA直出的發票? 這樣原始價格就會比較清楚一點,雖然仍有銷售折讓的可能。個人是不相信幫忙團購且不收費用這種善舉啦,還一波接一波哩,還是這位善心人士家裡有買不完的傢俱需求,順便幫大家處理?如果這位善心人士有心有力的話,倒不如去慈濟或世界展望會當義工不更直接,更有意義有幫忙出力,拿點報酬,個人覺得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但, 我比較有疑問的是,保險是否足夠,萬一船在海上出事,這些貨物誰負責?雖然EA的包覆很不錯,但是如果是出廠就有的瑕疵,或者船運的過程中不小心有問題造成傢俱的損壞,這些是誰負責,該怎麼處理?到港報關後,怎麼拉貨到自己的家裡,找貨運公司,怕把傢俱搬壞,找搬家公司,貨又怎麼從海關搬出來? 我是不知道啦以後正常使用下,傢俱難免會損傷,找誰維修?像小弟這樣,買回來後,發現搬不進來,又該怎麼退?林林總總,一堆問題啦,小弟沒有心力再去煩惱和處理這些問題,還是努力賺錢比較快一些